中國成年男性人體皮膚汗腺和毛囊的分布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R751
【圖文】:
毛 囊 實 質 為 表 皮 向 皮 膚 深 面 凹 陷 形 成 的 囊 性 結 構( 見 圖1)。1.4 表皮真皮 連接面表 皮 基 底 層 附 于 基 膜 上 , 與 真 皮 乳 頭 層 的 連 接 面 凸 凹 不 平 , 增大 了 二 者 的 接 觸 面 積 ,使 兩 層 之 間 的 連 接 更 加 牢 固[ 1 ],此 處 即 為 表 皮真 皮 連 接 面 。 汗 腺 的 導 管 部 與 毛 囊 都 要 穿 過 此 連 接 面 開 口 于 皮 膚 表面 , 因 此 從 平 行 于 皮 膚 游 離 面 的 橫 切 面 觀 察 可 以 很 好 的 計 數(shù) 毛 囊 和汗 腺 的 數(shù) 量 。 從 橫 切 面 觀 察 發(fā) 現(xiàn) , 汗 腺 導 管 部 管 壁 有 兩 層 或 三 層 小立 方 形 細 胞 呈 同 心 圓 樣 排 列 , 中 心 為 供 汗 腺 分 泌 的 汗 液 排 出 的 小 導管 ; 毛 囊 為 表 皮 向 皮 膚 深 面 凹 陷 形 成 的 囊 性 結 構
頭皮縱切面(示汗腺)HE染色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翔;高文信;王莉;魏秀峰;陳英新;王曉峰;;口腔黏膜上皮細胞體外培養(yǎng)的影響因素分析及改進方法[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07年01期
2 李焱;康皓;;腓腸神經(jīng)營養(yǎng)血管皮瓣修復踝周創(chuàng)傷[J];華中醫(yī)學雜志;2006年05期
3 鄒米紅;;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復骶尾部巨大褥瘡[J];中外醫(yī)療;2009年03期
4 徐鐸;曾令寰;;改良DuFourmental皮瓣在面部皮膚軟組織缺損修復中的應用及療效[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2年03期
5 宋毅;王志遠;翟曉葭;;局部皮瓣修復頭面部缺損創(chuàng)面的臨床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1年03期
6 戴靖宇;;應用示指背側島狀皮瓣修復手部軟組織缺損11例[J];交通醫(yī)學;2011年01期
7 邢新;薛春雨;李蠡;郇京寧;郭恩覃;;The application of island myocutaneous flap for challenging wounds on cervico-thoracic region[J];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2006年05期
8 譚昶;鄧躍群;韓凌;;局部皮瓣在面部缺損修復的臨床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學;2011年03期
9 鄭健生;鄭慶亦;陳錦河;蔡少甫;;小皮瓣修復眼周軟組織缺損的臨床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7年02期
10 賀小虎;周同葵;鞏夢童;;A-T形推進皮瓣在顏面部創(chuàng)面修復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7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陸偉;陽離子白蛋白結合聚乙二醇-聚乳酸納米粒的腦內遞藥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2 張建平;早期宮頸鱗癌淋巴結轉移機理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3 李海紅;細胞分化調控對皮膚及其附屬結構損傷修復與再生作用的基礎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6年
4 馬官營;人體腸道診查微型機器人系統(tǒng)及其無線供能技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5 郭旭東;絨山羊轉胰島素樣生長因子Ⅰ基因體細胞核移植胚胎的制備[D];內蒙古大學;2008年
6 畢建軍;組織工程皮膚種子細胞免疫原性及組織工程皮膚移植SCID鼠的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8年
7 葉東東;胃腸道微型仿生機器人診查系統(tǒng)及運動相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8 胡凱莉;乳鐵蛋白修飾生物可降解納米粒的腦內遞藥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71585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2715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