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2004年—2008年成都地區(qū)奈瑟氏淋球菌耐藥及質粒譜的分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27 03:47
【摘要】: 目的:淋病是常見的性傳播疾病(STD)之一,因普遍存在耐藥,傳統(tǒng)的抗生素青霉素、四環(huán)素早已不再應用于淋病治療,有資料顯示,高水平質粒介導的TRNG(耐四環(huán)素淋球菌)和染色體介導的TRNG的比例在上升,而產(chǎn)青霉素酶淋球菌(PPNG)有下降趨勢,這可能與近年來青霉素不再作為治療淋病的一線藥物有關。因此,對淋球菌耐藥菌株的研究依然是淋球菌耐藥流行病學監(jiān)測的重要指標之一。淋病奈瑟氏菌(NG)產(chǎn)生耐藥與染色體介導、質粒介導、多重可傳遞耐藥系統(tǒng)即mtr外排系統(tǒng)、脂肪酸耐藥系統(tǒng)即far外排系統(tǒng)和norm外排系統(tǒng)有關。研究發(fā)現(xiàn),質粒介導的耐藥占所有耐藥菌株的91%左右,可通過電泳使不同分子量大小的質粒因遷移率的不同而顯示出不同的條帶。用分子生物學技術進行質粒譜分析可以更準確的監(jiān)測耐藥的變化。本文通過2004年—2008年成都地區(qū)淋病奈瑟氏菌耐藥狀況的研究,分析了近五年該地區(qū)淋病奈瑟菌耐藥的現(xiàn)狀及其耐藥質粒譜的變化,為淋病耐藥監(jiān)測提供了更翔實的依據(jù),同時為淋病的藥物治療提供了重要參考。方法:1.收集2004年—2008年共150株奈瑟氏淋球菌,并經(jīng)細菌形態(tài)學、氧化酶和糖發(fā)酵實驗進一步確證;2.將收集的淋球菌制成10~8CFU/ml菌懸液,加入裂解液,100℃加熱15分鐘,10000r/min離心15分鐘,取上清液2ul作為PCR擴增模板,在微量離心管中依次加入10×buffer(含Mgcl_2 1.5mmol/1)3ul;10 pmol/l特異性正反引物各1 ul;10mmol/l dNTP 0.25 ul;Taq DNA聚合酶1.5U;模板DNA 2ul;加入雙蒸水至30ul后加入液體石蠟10 ul后按照反應條件進行PCR擴增,之后在微量離心管中加入0.25%溴酚藍5ul,混勻靜置后取6 ul加入2%瓊脂糖凝膠水平式電泳槽加樣孔中,并在首尾孔加6 ul DNAmarker以作參照,電泳儀電壓調節(jié)至75V,電泳2小時后關閉電源,取出平板于紫外儀下觀察結果并照相,畫圖記錄。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分別將2004—2008年間耐青霉素、耐四環(huán)素和耐環(huán)丙沙星的淋球菌菌株的平均耐藥率與2000—2004年的平均耐藥率進行比較,得出三種藥物的耐藥率變化。將2004—2008年分離的NG菌株的耐藥質粒大小及型別進行分析得出2004—2008年NG質粒譜。結果:1.2004—2008年間PPNG檢出情況:2004年—2008年從每年30株NG菌株中檢出的耐青霉素菌株分別為:27、3、0、6、18株;每年PPNG耐藥率分別為:90.00%、10.00%、0.00%、20.00%、60.00%;PPNG在2004—2008年間的耐藥平均率為36.00%。2.PPNG的耐藥類型:2004年和2008年PPNG以染色體介導為主,主要為340bp大小的penA基因(耐青霉素結合蛋白2編碼序列);2005年和2007年以質粒介導為主,主要為產(chǎn)物長度為535bp的TEM基因。2004—2008年間PPNG耐藥質粒均為亞洲型質粒。3.2004—2008年間TRNG檢出情況:2004年—2008年從每年30株NG菌株中檢出的TRNG菌株分別為:12、20、13、23、15株。每年TRNG耐藥率分別為:40.00%、66.67%、43.33%、76.66%、50.00%;TRNG在2004—2008年間的耐藥平均率為55.33%。4.TRNG的耐藥類型:以質粒介導為主,為501bp大小的tetM基因(耐四環(huán)素核糖體保護蛋白編碼序列)。5.2004—2008年間耐環(huán)丙沙星菌株(CPNG)檢出情況:2004年—2008年從每年30株NG菌株中檢出的CPNG菌株分別為:29、21、2、9、25株;每年CPNG耐藥率分別為:96.67%、70.00%、10.00%、30.00%、83.33%。;CPNG在2004—2008年間的耐藥平均率為58.00%。6.CPNG的耐藥類型:均為染色體介導,為380bp大小的gyrA基因(DNA回旋酶A亞單位編碼序列)。結論:1.PPNG近五年(2004年—2008年)耐藥平均率(36.00%)較過去五年(2000年—2004年)(94.07%)下降58.07%,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有顯著性差異(X~2=372.001,P<0.05),提示停用青霉素治療淋病后,NG對青霉素敏感性有上升趨勢。2.TRNG近五年(2004年—2008年)耐藥平均率(53.33%)較過去五年(2000年—2004年)(57.57%)下降2.24%,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無顯著性差異(X~2=0.265,P>0.05)。3.CPNG近五年(2004年—2008年)耐藥平均率(58.00%)較過去五年(2000年—2004年)(76.79%)下降18.79%,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有顯著性差異(X~2=249.197,P<0.05),提示停用環(huán)丙沙星治療淋病后,NG對環(huán)丙沙星敏感性有上升趨勢。4.2004年和2008年成都地區(qū)PPNG耐藥以染色體介導為主,為340bp的penA基因介導,2005和2007年PPNG耐藥以質粒介導為主,為535bp的TEM基因介導。5.2004—2008年間成都地區(qū)TRNG耐藥以質粒介導為主,主要為501bp的tetM基因介導。6.2004年—2008年間成都地區(qū)CPNG耐藥均為染色體介導,主要為380bp的gyrA基因介導。7.2004年—2008年成都地區(qū)PPNG流行質粒譜為535bp,TRNG流行質粒譜為501bp+700bp和501bp。8.2004—2008年間PPNG耐藥質粒均為亞洲型質粒,未見非洲型和多倫多型。9.本實驗證實,CPNG的耐藥機制主要為染色體介導,與國內外報道基本一致。
【學位授予單位】:瀘州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R759.2;R45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珠珍;;產(chǎn)青霉素酶淋球菌的R質粒(日)[J];地方病譯叢;1992年04期

2 莫冰;余克花;黎帆;李蓉;宋礦余;;雙復制子質粒消除耐藥質粒的研究[J];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年07期

3 陳明清;林昭春;;中藥在消除R質粒中的應用[J];四川中醫(yī);2008年06期

4 劉衛(wèi)兵;王乖娟;荊魯華;史同新;;威海地區(qū)淋球菌流行株質粒譜研究[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6年02期

5 郭麗芳;王明義;;微生物質粒研究進展[J];醫(yī)學檢驗與臨床;2007年01期

6 甘莉萍;劉渠;陳應堅;楊慧;;志賀菌質粒圖譜及耐藥譜分析[J];職業(yè)與健康;2006年14期

7 張波;李晨;董慧;寇田田;許文濤;田洪濤;羅云波;;1種快速高效提取乳酸菌質粒的方法[J];中國食品學報;2014年09期

8 張寅晨;吳雨龍;;中藥連翹對大腸桿菌R質粒消除作用的研究[J];安徽農(nóng)學通報(上半月刊);2009年13期

9 梁靜娟;王家睦;嗜熱脂肪芽孢桿菌質粒的研究[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年02期

10 K. Samuel;林春貴;沈茜;;遠東耐青霉素淋球菌株中3.05-兆道爾頓“多倫多”β-內酰胺酶質粒的分布[J];地方病譯叢;199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曹學松;林濤;李霜;歐陽平凱;何冰芳;;質粒高通量快檢方法的改進[A];第一屆全國化學工程與生物化工年會論文摘要集(下)[C];2004年

2 蘇勇波;邵寒娟;沈明山;陳亮;;角質細胞生長因子cDNA的提取及質粒的構建[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3)[C];2003年

3 張冉;曾阿娜;覃重軍;;一些鏈霉菌天然環(huán)型質粒加上端粒之后可以復制成線型[A];中國遺傳學會第八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2004-2008)[C];2008年

4 徐可;崔大岑;梁欣;劉建文;;COX-2基因功能質粒的構建及中藥有效成分的篩選[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中藥實驗藥理分會第八屆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5 張冉;曾阿娜;覃重軍;;一些鏈霉菌天然環(huán)型質粒加上端粒之后可以復制成線型[A];2008年中國微生物學會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6 劉慶良;張穎;王曉一;李忠明;;中試規(guī)模堿裂解法提取質粒方法的改進[A];2005全國第二屆核酸疫苗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白艷玲;楊之龍;楊亮;董色;徐海津;張秀明;喬明強;;黃瓜線粒體類質粒的分子鑒定[A];中國遺傳學會第八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2004-2008)[C];2008年

8 李玉恒;李靜;孟宇;孫智峰;李儉;林增;劉從;李鵬;沈冰蕾;李士澤;;CIRPmiRNA干擾質粒的構建及鑒定[A];全國動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2年

9 朱文杰;楊篤才;景奉香;楊燁燁;趙曙霞;;用發(fā)光法進行Ames試驗[A];2000上?萍颊搲疊IO-X研討會暨中德醫(yī)學生物物理和上海流變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10 劉培巖;彭維;劉羿;夏傳琴;余孝其;;抗壞血酸對質粒DNA的切割研究[A];第六屆全國磷化學化工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記者 任海軍;無“毒”培養(yǎng)技術讓干細胞更安全[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2 金林;快速鑒別種子質量[N];中國特產(chǎn)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聶李亞;重組人肝細胞生長因子裸質粒生產(chǎn)工藝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2 趙靜宜;粘球菌內源質粒的發(fā)現(xiàn)、復制區(qū)性質和應用[D];山東大學;2008年

3 趙紅慶;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質粒pO157_Sal的功能探索[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3年

4 陳曉靜;粘細菌內源性隱秘質粒pMF1存在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5 陳正軍;干酪乳桿菌遺傳操作系統(tǒng)的構建與應用[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6 李林;蘇云金芽胞桿菌高頻轉化系統(tǒng)的建立及其性能[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1999年

7 付立霞;嗜水氣單胞菌非質粒依賴性菌蛻疫苗的研制及評價[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8 喬俊卿;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3生防促生相關基因和內生質粒pBSG3的研究及高效生防工程菌的構建[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9 趙旭;陰溝腸桿菌質粒介導耐藥機制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10 周千星;建立組特異性過表達血栓調蛋白的小鼠模型[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雒玉輝;2004年—2008年成都地區(qū)奈瑟氏淋球菌耐藥及質粒譜的分析研究[D];瀘州醫(yī)學院;2009年

2 曹慶龍;乳酸菌中隱蔽質粒的研究[D];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3 劉慧芳;胸膜肺炎放線桿菌質粒的序列測定與分析[D];浙江大學;2006年

4 劉衛(wèi)兵;威海地區(qū)淋病奈瑟菌藥物敏感性及質粒譜研究[D];青島大學;2005年

5 鄭巧雙;輔因子與內源質粒對維生素C發(fā)酵生產(chǎn)的影響[D];江南大學;2010年

6 王文麗;一個新銅綠假單胞菌質粒的分離鑒定及其溫度敏感型衍生體的構建[D];西北大學;2008年

7 李康佳;水稻條斑病菌內源質粒分析與穿梭質粒載體的構建[D];廣西大學;2017年

8 鮮雨琦;沙眼衣原體質粒在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及其機制初步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6年

9 丁奕博;云南鼠疫耶爾森氏菌12mDa質粒的分離、序列測定及生物信息學分析[D];大理大學;2016年

10 顧群;多元質粒工程的研究與應用[D];天津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268290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268290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420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