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單核細胞及其來源的朗格漢斯細胞中IL-18BP的表達
發(fā)布時間:2020-05-19 20:36
【摘要】:銀屑病是一種以角質形成細胞異常增生伴角化不全,真皮乳頭微血管增生及炎癥細胞浸潤為主的慢性皮膚病。我國約有300萬以上患者,而全世界則有近2000萬患者,多為青壯年,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心理健康和社會經濟建設。銀屑病的發(fā)病機理目前尚不清楚,受到遺傳代謝異常及神經心理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免疫功能的異常在其發(fā)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現(xiàn)在大多認為其是Th1反應為主的免疫性疾病。 朗格漢斯細胞(LC)是一種位于表皮的特殊的樹突狀細胞(DC),其在銀屑病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逐漸受到重視。人DC和單核細胞可產生IL-12和IL-18,誘導T細胞(包括CD4+和CD8+)和NK細胞產生IFN-γ,IFN-γ又反過來可以誘導DC和單核細胞產生IL-18BP,其與IL-18結合抑制IFN-γ的產生,因此形成IL-18/IL-18BP負反饋環(huán)路調節(jié)Th1反應。我們既往的研究發(fā)現(xiàn)銀屑病血清中存在細胞因子異常,本文的研究發(fā)現(xiàn)銀屑病患者血漿中IL-18BPa的濃度比正常人減少,進行期血漿中的濃度最低,退行期血漿中的濃度與正常人相近,與銀屑病PASI評分呈負相關性,說明在銀屑病外周血中存在抑制因子IL-18BPa的下降,IL-18/IL-18BP負反饋環(huán)路的異常,使Th1反應增強,可能在銀屑病的發(fā)病機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LC在體外可由外周血單核細胞培養(yǎng)獲得,目前認為外周血單核細胞是LC的前體細胞。IFN-γ主要由外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中的T淋巴細胞和NK細胞產生,而單核細胞是產生IL-18BP的主要細胞。人類IL-18BP基因至少有四種不同的亞型IL-18BPa、IL-18BPb、IL-18BPc和IL-18BPd。其中IL-18BPa和IL-18BPc與IL-18具有高親和力,結合后抑制IL-18的生物功能,而IL-18BPb和IL-18BPd不能中和IL-18的生物功能。外周血單核細胞可以表達IL-18BPa和IL-18BPb。我們發(fā)現(xiàn)IL-18BPa在銀屑病血漿中濃度比正常人減少,是否是由于單核細胞本身合成功能異常引起,本文對此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銀屑病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PBMC在IL-12的刺激下均表達IFN-γmRNA和IL-18BPa mRNA,而沒有IL-18BPb mRNA的表達,TGF-β1可以通過下調IFN-γ mRNA而降低IL-18BPa mRNA表達,且銀屑病中IFN-γ mRNA和IL-18BPa mRNA的表達均顯著高于正常人對照,進一步證實銀屑病以Th1反應為主,且存在IL-18/IL-18BP負反饋環(huán)路,IL-18BPa mRNA的表達受到IFN-γ的調控。銀屑病患者外周血細胞流式細胞分析發(fā)現(xiàn)銀屑病患者NK細胞計數(shù)顯著高于正常人對照,可能與IFN-γ mRNA的表達的顯著增強相關。因此在IL-12的刺激下,銀屑病單核細胞產生 銀屑病單核細胞及其來源的朗格漢斯細胞IL18BP的表達 . 勺. 工L一18BPa mRNA表達的增加可能是由于工FN一Y mRNA的表達上調。銀屑病患者外 周血單個核細胞(PBMC)在工L一12的刺激24小時后培養(yǎng)液上清中工L一18BPa蛋白濃 度與正常人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可能是蛋白尚未充分合成的緣故,因此銀屑病單 核細胞不存在合成工L一18BPa mRNA的功能異常。 我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單核細胞本身可能不存在合成工L--18BPa功能異常,那么單 核細胞來源的LC是否存在合成工L一 18BPa的功能異常,從而在銀屑病皮損的發(fā)生 中起到重要作用呢?我們對此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銀屑病患者單核細胞來源LC在形 態(tài)和表形上與正常對照沒有明顯差異,工FN一Y不但可以誘導LC表面HLA一DA的表 達上調,而且可以誘導LC分泌IL一18BPa mRNA和IL一18BPa蛋白的表達,但與 正常人對照沒有顯著差異,說明銀屑病中單核細胞來源的朗格漢斯細胞合成 工L一18BPa的功能與正常人對照相近。 銀屑病病中單核細胞及其來源LC與正常對照在合成IL一18BPa mRNA功能上 無差異,而外周血中IL一18BPa蛋白濃度降低,可能是復雜網絡系統(tǒng)相互作用的 結果,從而導致IL一18/IL一18BP負反饋環(huán)路的異常,Thl反應增強,,銀屑病加重 和發(fā)生。
【圖文】:
銀屑病單核細胞及其來源的朗格漢斯細胞IL一18BP的表達進行期患者血漿中兒一18BPa蛋白的水平最低;銀屑病患者進行期、穩(wěn)血漿中IL一18BPa蛋白的水平與正.常人比較,差別均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者退行期血漿中工L一18BPa蛋白的水平與正常人之間的差別則無統(tǒng)計學上結果表明銀屑病患者存在抑制劑工L一18BPa水平的降低,其參與了銀病過程。如圖1、2所示。
上結果表明銀屑病患者存在抑制劑工L一18BPa水平的降低,其參與了銀病過程。如圖1、2所示。圖1.銀屑病患者與正常人血漿中工L一18BPa蛋白水平的比較
【學位授予單位】:復旦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R758.63
本文編號:2671447
【圖文】:
銀屑病單核細胞及其來源的朗格漢斯細胞IL一18BP的表達進行期患者血漿中兒一18BPa蛋白的水平最低;銀屑病患者進行期、穩(wěn)血漿中IL一18BPa蛋白的水平與正.常人比較,差別均有高度統(tǒng)計學意義,者退行期血漿中工L一18BPa蛋白的水平與正常人之間的差別則無統(tǒng)計學上結果表明銀屑病患者存在抑制劑工L一18BPa水平的降低,其參與了銀病過程。如圖1、2所示。
上結果表明銀屑病患者存在抑制劑工L一18BPa水平的降低,其參與了銀病過程。如圖1、2所示。圖1.銀屑病患者與正常人血漿中工L一18BPa蛋白水平的比較
【學位授予單位】:復旦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R758.6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唐玲,于益芝,李泉,唐躍瓊,連曉風,鄭茂榮;銀屑病患者角質形成細胞對朗格漢斯細胞免疫刺激功能的影響[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2年08期
2 唐玲,鄭茂榮,顧軍,方躍明,范青源,王玉娥,于益芝,曹雪濤;銀屑病患者單核細胞誘生的郎漢斯細胞特征分析[J];上海醫(yī)學;2000年03期
3 唐玲,陶蘇江,于益芝,王聞雅,劉書遜,顧軍,鄭茂榮;銀屑病患者角質形成細胞對朗格漢斯細胞分化發(fā)育的影響[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2年04期
本文編號:267144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26714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