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花斑癬皮損處馬拉色菌的分離鑒定與皮膚色素改變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3-23 13:39
【摘要】: 前言 花斑癬是臨床常見皮膚病之一,夏季易發(fā)病,致病菌為馬拉色菌,此菌也可在正常皮膚上分離到。發(fā)病時和病愈后皮損處常表現(xiàn)為色素減退或色素沉著,治愈后色素改變常需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后才能恢復正常。新的真菌分類認為花斑癬致病菌為馬拉色菌屬,而通過生理學試驗、形態(tài)學、分子生物學,超微結構等的研究馬拉色菌可分為七個種,一個種為非嗜脂性、六個種為嗜脂性。本研究依據(jù)馬拉色菌屬新的分類原則分離鑒定了花斑癬患者皮損處,以及背部、上臂正常皮膚的馬拉色菌菌種,確定了花斑癬的主要致病菌種并對花斑癬皮損色素沉著和色素減退是否為不同的馬拉色菌菌種所致進行了探討。 材料和方法 1.于2002年7月~2002年10月期間收集浙江地區(qū)花斑癬患者共108例。納入標準:臨床有典型花斑癬皮損表現(xiàn),如圍繞毛孔的圓點狀至指甲蓋大小斑疹,邊緣清楚,表面常附有少量極易剝離的糠秕樣鱗屑。皮疹顏色從灰白、棕色至褐色不等。真菌直接鏡檢陽性。排除標準:最近一個月內口服或外用過抗真菌藥物的患者。 2.采用刮屑法取鏡檢陽性的皮損包括色素減退或色素沉著部位鱗屑在Leeming和Notman培養(yǎng)基上做馬拉色菌培養(yǎng)。培養(yǎng)7~14天后經50%派克墨水染色鏡下確定為馬拉色菌后在90mm的平板上(同種培養(yǎng)基)劃線分離單菌落,取單菌落于同種培養(yǎng)基斜面上增菌保存。 3.鑒定方法采用Guillot和熊琳報道的對該菌的形態(tài)學和生理生化特性的鑒定方法進行鑒定,包括過氧化氫酶試驗、分解七葉苷試驗、吐溫試驗、PEG-35蓖麻油(Cremophor EL)試驗,以及形態(tài)學鑒定等綜合鑒定。 結果 1.從108例患者皮損處共分離到馬拉色菌124株。有63例(占患者總 數(shù)58,3%)患者皮損處分離到球形馬拉色菌,其中51例(占47 .2%)單獨分 離到球形馬拉色菌,10例(9.3%)同時分離到合軸馬拉色菌,2例(1.9%) 同時分離到糠批馬拉色菌。有41例(占37.6%)患者皮損處分離到合軸馬 拉色菌,其中28例(占25 .9%)單獨分離到合軸馬拉色菌,10例同時分離到 球形馬拉色菌,2例同時分離到鈍形馬拉色菌,1例同時分離到糠批馬拉色 菌。其他從10例患者皮損處單獨分離到糠批馬拉色菌,2例單獨單獨分離 到限制型馬拉色菌,1例單獨分離到鈍形馬拉色菌,1例同時分離到糠批和 斯洛菲馬拉色菌。 2.在108例患者中皮損表現(xiàn)為色素沉著有48例(占44.44%),色素減 退45例(41.67%),,色素沉著、色素減退共存有9例(8.33%)、潮紅2例 (1 .85%),以及色素沉著潮紅共存4例(3.7%)。 3.本次調查患者中最短病程為3天,最長為20年,色素沉著和色素減 退的平均病程分別為17.33士6.91月和14.23士5.73月。 結論 浙江地區(qū)花斑癬的皮損致病菌種以球形和合軸馬拉色菌為主,皮損表 現(xiàn)為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與馬拉色菌菌種和病程長短無關。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R75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熊琳,冉玉平,周光平,代亞林;馬拉色菌屬的分類及其在幾種皮膚病的分布情況[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0年05期



本文編號:259680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259680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259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