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胸腺基質淋巴細胞生成素在特應性皮炎和濕疹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
本文關鍵詞:人胸腺基質淋巴細胞生成素在特應性皮炎和濕疹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 出處:《瀘州醫(yī)學院》2013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特應性皮炎 濕疹 胸腺基質淋巴細胞生成素 IL-4 IFN-γ
【摘要】:目的: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和濕疹(eczema)是皮膚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可于任何年齡階段發(fā)生,往往會持續(xù)數(shù)年,反復發(fā)作。國內外的流行病學調查報道顯示這兩種疾病發(fā)病率呈持續(xù)上升趨勢,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健康問題;颊呔胁煌潭鹊酿W和皮膚損害,而其病因和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缺乏特效的治療手段,對患者的生理心理和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困擾,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目前對特應性皮炎和濕疹發(fā)病機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Thl/Th2細胞亞群平衡失調上,而針對胸腺基質淋巴細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 TSLP)與Thl和Th2關系的研究甚少,對TSLP在該類疾病中對Thl/Th2細胞亞群平衡的影響我們所知有限。本實驗初步探討人TSLP在特應性皮炎和濕疹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以及TSLP與Thl/Th2細胞亞群之間的關系。 方法:采用病例對照研究,收集特應性皮炎患者、濕疹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3ml/人,自然狀態(tài)下靜置待血液凝固后低速離心(lOOOr/min,15-20min),提取血清,保存于-80℃超低溫冰箱待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 ELISA)技術檢測各組血清中TSLP、IL-4, IFN-γ細胞因子濃度,比較各組之間的差異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實驗數(shù)據(jù)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比較用t檢驗,指標間相關性用Pearson直線相關分析。 結果:1.血清免疫因子水平:CDTSLP:特應性皮炎組為184.61±35.90pg/ml,濕疹組為165.03±23.49pg/ml,正常對照組為136.49±18.59pg/ml。特應性皮炎組血清TSLP水平顯著升高,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濕疹組血清TSLP水平顯著升高,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特應性皮炎組血清TSLP水平高于濕疹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IL-4:特應性皮炎組為81.46±9.26pg/ml,濕疹組為76.09±6.73pg/ml,正常對照組為35.11±7.86pg/ml。特應性皮炎組血清IL-4水平顯著升高,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濕疹組血清IL-4水平顯著升高,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特應性皮炎組血清IL-4水平稍高于濕疹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③IFN-γ:特應性皮炎組為46.88±10.92pg/ml濕疹組為45.00±9.50pg/ml正常對照組為26.61±11.65pg/ml。特應性皮炎組血清IFN-γ水平顯著升高,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濕疹組血清IFN-γ水平顯著升高,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特應性皮炎組血清IFN-γ水平稍高于濕疹組,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TSLP與IL-4、IFN-γ相關性分析:①在特應性皮炎組,血清TSLP水平與IL-4呈直線正相關關系(r=0.519,p0.05);血清TSLB水平與IIFN-γ呈直線負相關關系(r=-0.726,p0.05)。②在濕疹組,血清TSLP水平與IL-4呈直線正相關關系(r=0.627,p0.05);血清TSLP水平與IFN-γ呈直線負相關關系(r=-0.785,p0.05)。結論:本實驗采用病例對照研究方法比較特應性皮炎患者,濕疹患者及正常人血清TSLP、IL-4、IFN-γ水平。初步發(fā)現(xiàn):①特應性皮炎患者和濕疹患者血清中三種細胞因子水平均升高,提示在這兩種疾病患者體內的確存在Th1/Th2細胞亞群平衡失調。②TSLP可促進IL-4的表達,TSLP可能對IFN-γ的表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TSLP在特應性皮炎和濕疹的發(fā)病機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③特應性皮炎患者和濕疹患者血清中IL-4和IFN-γ水平均升高,提示這兩種細胞因子在其發(fā)病過程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學位授予單位】:瀘州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58.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王群,吳勤學,陳小紅,顧恒,靳培英;特應性皮炎Th1/Th2免疫狀態(tài)初探[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1年04期
2 周建華;高順強;林元珠;;慢性濕疹皮損中SP和VIP表達及與CD4~+和CD8~+T細胞的關系[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7年09期
3 路雪艷;李鄰峰;尤艷明;;麗水市社區(qū)人群皮膚病流行病學調查及風險因素分析[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08年09期
4 尚金星;張玉平;孟昭影;趙自剛;;特應性皮炎的病因與發(fā)病學[J];醫(yī)學研究雜志;2008年11期
5 楊西群,陳德宇,林江,杜宇;祛風止癢口服液對皮炎濕疹患者Th_1/Th_2的調節(jié)作用[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5年05期
6 顧恒,陳祥生,陳],顏艷,曹寧校,邵長庚,葉干運,金泓,陳秀琴;特應性皮炎診斷標準的評價[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0年04期
7 顧恒,顏艷,陳],陳祥生,曹寧校,邵長庚,葉干運;我國特應性皮炎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0年06期
8 郝飛;特應性皮炎的發(fā)病機制及治療進展[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2年01期
9 顧恒,尤立平,劉永生,顏艷,陳昆;我國10城市學齡前兒童特應性皮炎現(xiàn)況調查[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4年01期
,本文編號:13318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pifb/1331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