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危險因素分析
本文關鍵詞:老年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危險因素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 1.調查老年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發(fā)病狀況; 2.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影響因素,為早期診斷、早期防治提供理論指導。 方法 1.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西山煤電集團公司職工總醫(yī)院內分泌科及老年病科全部住院患者,篩選符合條件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9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對檢測項目知情同意。實施問卷調查,填寫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物理檢查及實驗室數(shù)據(jù)。入選標準:①已確診的2型糖尿病(依據(jù)WHO1999年診斷標準);②年齡≥60歲。 2.所有入選患者均進行了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同時有神經電生理檢查(neural electrophysiological test, NET)檢查結果。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的診斷符合胡仁明2009版“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診療規(guī)范”,以神經電生理檢查(NET)為“金標準”診斷。 3.依據(jù)神經電生理檢查結果將1192例患者分為單純糖尿病組(非DPN)(n=294)及糖尿病合并周圍神經病變組(DPN組)(n=898),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DPN的發(fā)病狀況及危險因素。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x±s)進行描述,采用方差分析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χ2檢驗);以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有無(無=0,有=1)為因變量,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危險因素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1.119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DPN898例,年齡6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DPN的發(fā)生率為75.34%。 2.非周圍神經病變組(非DPN組)與周圍神經病變組(DPN組)比較,性別、吸煙、體質指數(shù)、收縮壓、舒張壓、血脂、血尿酸、膽紅素、尿素氮、血白細胞、血小板、胰島素敏感指數(shù)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3.DPN組患者平均年齡(66.64±6.18)歲、平均病程(8.10±6.42)年、入院即刻指尖血糖(11.09±4.71)mmol/L.空腹血糖(9.10±2.51)mmol/L.2小時血糖(15.81±6.45)mmol/L.糖化血紅蛋白(9.61±2.56)%、血肌酐(78.83±39.70)Umol/L.谷丙轉氨酶(29.11±18.75)IU/L、纖維蛋白原(4.01±1.93)g/L,并且以上指標與非DPN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DPN組血紅蛋白、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shù)偏低,與非DPN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DPN組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增加,與非DPN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4.以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有無(無=0,有=1)為因變量,進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病程、入院即刻指尖血糖、2小時血糖、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shù)在兩組間有著性差異(P0.01),其中年齡、病程、入院即刻指尖血糖、2小時血糖是老年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危險因素,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shù)是其保護因素。 結論 1.年齡60歲以上糖尿病患者DPN的發(fā)生率為75.34%,提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較高的周圍神經病變的發(fā)生率。 2.老年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fā)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危險因素有:年齡、病程、入院即刻指尖血糖、2小時血糖;保護因素有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shù)。 3.此研究表明:入院即刻指尖血糖為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獨立危險因素。在相關研究中,針對即刻指尖血糖與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研究很少,但即刻指尖血糖作為一種監(jiān)測血糖手段,因為其方便性、簡單性、普及性以及可操作性等對臨床的幫助很大,因此,可以用于預測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發(fā)生。
【關鍵詞】:老年 2型糖尿病 周圍神經病變 危險因素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587.2;R741
【目錄】: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中英文對照11-12
- 前言12-13
- 1. 研究對象與方法13-14
- 2. 結果14-21
- 3. 討論21-25
- 4. 結論25-26
- 參考文獻26-29
- 附錄129-30
- 綜述30-39
- 參考文獻34-39
- 附:病例報告一例39-41
- 個人簡歷41
- 在學期間論文發(fā)表41-42
- 致謝4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文英;從脂毒性到糖尿病再到血脂異常[J];國外醫(yī)學.內分泌學分冊;2004年04期
2 王先令,陸菊明;血糖波動對糖尿病預后及其慢性并發(fā)癥發(fā)生發(fā)展的影響[J];國外醫(yī)學.內分泌學分冊;2005年03期
3 周昊;丁新生;黃紅莉;周聯(lián)生;葛許華;;依達拉奉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大鼠坐骨神經PARP表達和細胞凋亡的影響[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2年02期
4 成玉澤;李劍波;;雪旺細胞在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J];國際內科學雜志;2009年01期
5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shù)據(jù)公報(第1號)[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1年08期
6 陳曉倩;畢艷;胡云;童國玉;朱大龍;;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病率及危險因素分析[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1年10期
7 湯正義;侯瑞芳;龔慧;楊洋;張連珍;張煒;王衛(wèi)慶;李小英;寧光;;綜合分析法診斷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對其臨床特點和發(fā)病危險因素的影響[J];內科理論與實踐;2007年03期
8 楊昊;張莉;李艷;;血糖波動與老年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2年06期
9 劉然;陸菊明;劉劍鋒;王津京;鄭丹;譚培昭;馮巧飛;;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相關慢性并發(fā)癥的影響[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2年12期
10 苗新宇;方福生;成曉玲;閆雙通;盧艷慧;李劍;李春霖;田慧;;中老年人群胰島β細胞功能對糖代謝的影響[J];解放軍醫(yī)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本文關鍵詞:老年2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危險因素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02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nfm/390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