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藥降糖復方藥效及作用機制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21 07:56
目的:探索2型糖尿。═2DM)小鼠模型最佳血糖干預評價點;嘗試建立兼具胰島素抵抗(IR)和β細胞部分損傷特征的T2DM小鼠復合模型。以傳統(tǒng)中藥驗方六味地黃湯和玉泉散為基礎,添加相關西藥組成中西藥降糖復方,開展該復方的降糖藥效學研究;通過對該復方基礎中藥驗方拆方,觀察配伍藥對的降糖效果及其作用機制。方法:1.雄性C57BL/6小鼠高脂飼料喂養(yǎng)4周,用50 mg/kg STZ腹腔注射5次誘導T2DM小鼠,并以健康C57BL/6小鼠作為正常對照。分別測定對照組及T2DM組小鼠12小時內連續(xù)空腹血糖和連續(xù)隨機血糖,分析小鼠血糖規(guī)律,評估餐后2小時血糖作為T2DM小鼠血糖干預評價點的科學性;通過對T2DM小鼠餐后2小時血糖進行長達7周的觀察,驗證了餐后2小時血糖作為藥效干預評價點的穩(wěn)定性,并嘗試選取餐后2小時血糖作為后續(xù)T2DM小鼠造模評估及藥物干預的血糖評價點。2.雄性C57BL/6小鼠高脂飼料喂4周,期間每只小鼠皮下注射1 mg/kg劑量地塞米松,連續(xù)2周隔日注射7次,以50 mg/kg STZ腹腔注射5次,嘗試建立T2DM復合模型。通過長期觀察小鼠飲水、攝食、體重及餐后2小時血糖,評估復...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原因及研究現(xiàn)狀
2型糖尿病治療進展
立題依據(jù)
技術路線圖
第一章 2型糖尿病C57BL/6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評價
1.1 2型糖尿病動物模型研究進展
1.1.1 常見的2型糖尿病動物模型的造模方法
1.1.2 2型糖尿病動物模型存在的不足
1.1.3 針對2型糖尿病模型存在的問題提出的擬解決方案
1.2 2 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干預評價點的實驗觀察
1.2.1 材料與儀器
1.2.2 實驗方法
1.2.3 結果
1.2.4 討論
1.3 2 型糖尿病小鼠復合模型的建立
1.3.1 2 型糖尿病小鼠復合模型建立的理論依據(jù)
1.3.2 材料與儀器
1.3.3 實驗方法
1.3.4 結果
1.4 討論
1.5 小結
第二章 中西藥降糖復方對2型糖尿病小鼠的藥效觀察
2.1 中西藥降糖復方治療2型糖尿病的理論依據(jù)
2.2 實驗材料與儀器
2.2.1 實驗動物、飼料、STZ配制及儀器
2.2.2 實驗藥物
2.3 實驗方法
2.3.1 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2.3.2 實驗分組及干預措施
2.3.3 給藥劑量
2.3.4 動物取材實驗
2.3.5 指標測定
2.3.6 統(tǒng)計方法
2.4 實驗結果
2.4.1 對照組及T2DM組小鼠造模前后體重及血糖變化
2.4.2 各組小鼠給藥期間一般情況及存活狀況觀察
2.4.3 給藥期間對照組及復方組小鼠攝食及飲水變化
2.4.4 對照組及給藥組小鼠給藥期間體重變化
2.4.5 對照組及給藥組小鼠給藥期間血糖變化
2.4.6 給藥后各組小鼠血清胰島素及HOMA值
2.5 討論
2.6 小結
第三章 基礎中藥驗方的拆方配伍對藥的藥效觀察
3.1 降糖復方基礎中藥驗方的拆方配伍對藥研究基礎
3.2 材料與儀器
3.2.1 實驗動物、飼料
3.2.2 實驗藥物
3.2.3 實驗試劑
3.2.4 試劑配制
3.2.5 儀器
3.3 實驗方法
3.3.1 2 型糖尿病小鼠復合模型制備
3.3.2 分組及干預措施
3.3.3 給藥劑量
3.3.4 動物取材實驗
3.3.5 指標測定
3.3.6 統(tǒng)計方法
3.4 實驗結果
3.4.1 2 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評估及成模率
3.4.2 對照組及對藥給藥組小鼠飲水量
3.4.3 對照組及對藥給藥組小鼠攝食量
3.4.4 對照組及對藥給藥組小鼠小鼠體重
3.4.5 對照組及對藥給藥組小鼠血糖
3.4.6 各組胰島素、胰高血糖素及HOMA值
3.4.7 各組對藥給藥后T2DM小鼠胰腺病理組織的對比
3.5 討論
3.6 小結
第四章 拆方配伍對藥降糖作用的機制研究
4.1 2型糖尿病病因機制的研究進展
4.2 材料與儀器
4.2.1 設備儀器
4.2.2 主要試劑
4.3 實驗方法
4.3.1 ELISA測定肝臟及胰腺組織中通道蛋白含量
4.3.2 統(tǒng)計與分析
4.4 實驗結果
4.4.1 各組小鼠血清TNF-α及IL-6含量
4.4.2 各組小鼠肝臟組織中GLUT-4及IRS-1 蛋白含量
4.4.3 各組小鼠組織中PI3K、AKT及 STAT5 蛋白檢測
4.4.4 各組檢測指標間多元相關分析
4.5 討論
4.6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縮略語表
在學期間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葛根和葛根素治療糖尿病及并發(fā)癥的研究進展[J]. 張洪敏,曹世杰,邱峰,張德芹.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9(06)
[2]消渴丸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 黎元元,倪青,謝雁鳴,趙進喜,楊曉暉,魏軍平,張廣德,高彥彬,詹思延. 中國中藥雜志. 2019(24)
[3]中西醫(yī)結合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J]. 廖午誕.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9(17)
[4]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構建的研究進展[J]. 簡磊,符策崗,揭勇. 生命科學研究. 2019(03)
[5]玉泉丸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和治療安全性分析[J]. 景曉琦,王凌偉,原曙春. 糖尿病新世界. 2019(09)
[6]C57BL/6J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優(yōu)化研究[J]. 張吟,黃丹丹,張淑芬,許秋霞,李營營. 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 2019(06)
[7]西格列汀對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脂與改善炎癥反應的作用[J]. 蔡清顏,林開陽,李良毅,黃惠斌.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9(01)
[8]六味地黃丸治療糖尿病腎病研究進展[J]. 王澤,王秋虹,李曉文,孫豐卉,林蘭. 江蘇中醫(yī)藥. 2019(01)
[9]六味地黃丸治療糖尿病研究進展[J]. 張璐,方朝暉. 中醫(yī)藥臨床雜志. 2018(12)
[10]腫瘤壞死因子-α的生物學功能研究進展[J]. 馮馨銳,崔雨舒,何志濤,崔小鵬,王路,潘巧燕,齊玲. 吉林醫(yī)藥學院學報. 2019(01)
博士論文
[1]新消渴方調控AMPK信號通路改善2型糖尿病肝臟胰島素抵抗的機制研究[D]. 史麗偉.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2019
[2]中西醫(yī)治療2型糖尿病的知識圖譜分析[D]. 王淑斌.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4
[3]FOXO1轉錄因子在胰島β細胞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 盧忠燕.第三軍醫(yī)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二甲雙胍通過PI3K/AKT通路影響多囊卵巢綜合征大鼠胰島素抵抗的研究[D]. 金晶晶.廣州醫(yī)科大學 2017
[2]玉泉散治療2型糖尿病隨機對照試驗的Meta分析[D]. 肖馳.大連醫(yī)科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151382
【文章來源】:蘭州大學甘肅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前言
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原因及研究現(xiàn)狀
2型糖尿病治療進展
立題依據(jù)
技術路線圖
第一章 2型糖尿病C57BL/6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評價
1.1 2型糖尿病動物模型研究進展
1.1.1 常見的2型糖尿病動物模型的造模方法
1.1.2 2型糖尿病動物模型存在的不足
1.1.3 針對2型糖尿病模型存在的問題提出的擬解決方案
1.2 2 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血糖干預評價點的實驗觀察
1.2.1 材料與儀器
1.2.2 實驗方法
1.2.3 結果
1.2.4 討論
1.3 2 型糖尿病小鼠復合模型的建立
1.3.1 2 型糖尿病小鼠復合模型建立的理論依據(jù)
1.3.2 材料與儀器
1.3.3 實驗方法
1.3.4 結果
1.4 討論
1.5 小結
第二章 中西藥降糖復方對2型糖尿病小鼠的藥效觀察
2.1 中西藥降糖復方治療2型糖尿病的理論依據(jù)
2.2 實驗材料與儀器
2.2.1 實驗動物、飼料、STZ配制及儀器
2.2.2 實驗藥物
2.3 實驗方法
2.3.1 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2.3.2 實驗分組及干預措施
2.3.3 給藥劑量
2.3.4 動物取材實驗
2.3.5 指標測定
2.3.6 統(tǒng)計方法
2.4 實驗結果
2.4.1 對照組及T2DM組小鼠造模前后體重及血糖變化
2.4.2 各組小鼠給藥期間一般情況及存活狀況觀察
2.4.3 給藥期間對照組及復方組小鼠攝食及飲水變化
2.4.4 對照組及給藥組小鼠給藥期間體重變化
2.4.5 對照組及給藥組小鼠給藥期間血糖變化
2.4.6 給藥后各組小鼠血清胰島素及HOMA值
2.5 討論
2.6 小結
第三章 基礎中藥驗方的拆方配伍對藥的藥效觀察
3.1 降糖復方基礎中藥驗方的拆方配伍對藥研究基礎
3.2 材料與儀器
3.2.1 實驗動物、飼料
3.2.2 實驗藥物
3.2.3 實驗試劑
3.2.4 試劑配制
3.2.5 儀器
3.3 實驗方法
3.3.1 2 型糖尿病小鼠復合模型制備
3.3.2 分組及干預措施
3.3.3 給藥劑量
3.3.4 動物取材實驗
3.3.5 指標測定
3.3.6 統(tǒng)計方法
3.4 實驗結果
3.4.1 2 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評估及成模率
3.4.2 對照組及對藥給藥組小鼠飲水量
3.4.3 對照組及對藥給藥組小鼠攝食量
3.4.4 對照組及對藥給藥組小鼠小鼠體重
3.4.5 對照組及對藥給藥組小鼠血糖
3.4.6 各組胰島素、胰高血糖素及HOMA值
3.4.7 各組對藥給藥后T2DM小鼠胰腺病理組織的對比
3.5 討論
3.6 小結
第四章 拆方配伍對藥降糖作用的機制研究
4.1 2型糖尿病病因機制的研究進展
4.2 材料與儀器
4.2.1 設備儀器
4.2.2 主要試劑
4.3 實驗方法
4.3.1 ELISA測定肝臟及胰腺組織中通道蛋白含量
4.3.2 統(tǒng)計與分析
4.4 實驗結果
4.4.1 各組小鼠血清TNF-α及IL-6含量
4.4.2 各組小鼠肝臟組織中GLUT-4及IRS-1 蛋白含量
4.4.3 各組小鼠組織中PI3K、AKT及 STAT5 蛋白檢測
4.4.4 各組檢測指標間多元相關分析
4.5 討論
4.6 小結
結論
參考文獻
縮略語表
在學期間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葛根和葛根素治療糖尿病及并發(fā)癥的研究進展[J]. 張洪敏,曹世杰,邱峰,張德芹.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9(06)
[2]消渴丸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 黎元元,倪青,謝雁鳴,趙進喜,楊曉暉,魏軍平,張廣德,高彥彬,詹思延. 中國中藥雜志. 2019(24)
[3]中西醫(yī)結合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J]. 廖午誕.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9(17)
[4]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構建的研究進展[J]. 簡磊,符策崗,揭勇. 生命科學研究. 2019(03)
[5]玉泉丸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效果和治療安全性分析[J]. 景曉琦,王凌偉,原曙春. 糖尿病新世界. 2019(09)
[6]C57BL/6J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優(yōu)化研究[J]. 張吟,黃丹丹,張淑芬,許秋霞,李營營. 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 2019(06)
[7]西格列汀對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脂與改善炎癥反應的作用[J]. 蔡清顏,林開陽,李良毅,黃惠斌.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9(01)
[8]六味地黃丸治療糖尿病腎病研究進展[J]. 王澤,王秋虹,李曉文,孫豐卉,林蘭. 江蘇中醫(yī)藥. 2019(01)
[9]六味地黃丸治療糖尿病研究進展[J]. 張璐,方朝暉. 中醫(yī)藥臨床雜志. 2018(12)
[10]腫瘤壞死因子-α的生物學功能研究進展[J]. 馮馨銳,崔雨舒,何志濤,崔小鵬,王路,潘巧燕,齊玲. 吉林醫(yī)藥學院學報. 2019(01)
博士論文
[1]新消渴方調控AMPK信號通路改善2型糖尿病肝臟胰島素抵抗的機制研究[D]. 史麗偉.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2019
[2]中西醫(yī)治療2型糖尿病的知識圖譜分析[D]. 王淑斌.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4
[3]FOXO1轉錄因子在胰島β細胞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 盧忠燕.第三軍醫(yī)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二甲雙胍通過PI3K/AKT通路影響多囊卵巢綜合征大鼠胰島素抵抗的研究[D]. 金晶晶.廣州醫(yī)科大學 2017
[2]玉泉散治療2型糖尿病隨機對照試驗的Meta分析[D]. 肖馳.大連醫(yī)科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15138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nfm/315138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