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異常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分布及血脂指標的相關性
發(fā)布時間:2021-03-02 16:50
目的:探討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sdLDL-C)表達水平與血脂異;颊叩姆植记闆r并分析sdLDL-C與其他血脂指標的相關性。方法:血脂異常患者133例,根據(jù)血脂異常臨床分型標準患者分為四組:高膽固醇血癥組33例、高三酰甘油血癥組33例、混合型高脂血癥組45例、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血癥組22例,選取血脂正常者30例為對照組,采用過氧化物酶法測定血sdLDL-C水平以及終點法測定其他常規(guī)血脂指標:總膽固醇(T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觀察各組血脂異;颊呒皩φ战M的sdLDL-C水平分布情況以及sdLDL-C和常規(guī)血脂指標水平的相關性。結果:血脂異;颊吒吣懝檀佳Y組、高三酰甘油血癥組、混合型高脂血癥組的sdLDL-C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 05);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癥組的sdLDL-C水平與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 05);sdLDL-C水平表達與TCHO、TG、LDL-C水平呈正相關性關系,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 05);與HDL-C水平相關...
【文章來源】:吉林醫(yī)學. 2020,41(09)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標本收集:
1.3 測定方法: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各組血脂異;颊咝詣e、年齡、體重指數(shù)(BMI)、合并疾病等基本情況比較:
2.2 各組血脂異;颊哐錽dLDL-C的分布情況:
2.3 血清sdLDL-C表達水平與常規(guī)血脂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頸動脈狹窄的相關研究[J]. 劉暢,劉媛媛. 錦州醫(yī)科大學學報. 2020(02)
[2]中國人群sdLDL-C水平與冠心病心絞痛相關性的Meta分析[J]. 肖洋洋,李寶絢,陳柳燕,陳治中.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20(07)
[3]sdLDL-C、血漿D-二聚體檢測對冠心病的診斷及分型價值[J]. 劉緒園. 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 2020(03)
[4]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對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預測價值[J]. 吳嘉,韋偉市,李卓玲,汪俊軍. 臨床檢驗雜志. 2020(02)
[5]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D-二聚體聯(lián)合檢測評價中醫(yī)藥治療冠心病的研究進展[J]. 劉澤霞,魏紅.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20(04)
[6]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與頸總動脈內(nèi)膜中膜厚度的相關性研究[J]. 孟憲濤,郭占軍.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9(21)
[7]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臨床檢測應用的研究進展[J]. 聞華,張潤玲. 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 2017(12)
[8]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臨床研究進展[J]. 王剛林,張淑香,潘能科,羅琴.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5(12)
[9]不同類型高脂血癥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調(diào)脂治療的影響[J]. 黃岳青.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4(32)
[10]不同血脂水平人群小而密LDL膽固醇分布及其與血脂組分的相關性[J]. 陳力平,林杰,孔維菊,袁俊菲,肖立. 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2 (04)
本文編號:3059600
【文章來源】:吉林醫(yī)學. 2020,41(09)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標本收集:
1.3 測定方法: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各組血脂異;颊咝詣e、年齡、體重指數(shù)(BMI)、合并疾病等基本情況比較:
2.2 各組血脂異;颊哐錽dLDL-C的分布情況:
2.3 血清sdLDL-C表達水平與常規(guī)血脂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頸動脈狹窄的相關研究[J]. 劉暢,劉媛媛. 錦州醫(yī)科大學學報. 2020(02)
[2]中國人群sdLDL-C水平與冠心病心絞痛相關性的Meta分析[J]. 肖洋洋,李寶絢,陳柳燕,陳治中.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20(07)
[3]sdLDL-C、血漿D-二聚體檢測對冠心病的診斷及分型價值[J]. 劉緒園. 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 2020(03)
[4]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對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預測價值[J]. 吳嘉,韋偉市,李卓玲,汪俊軍. 臨床檢驗雜志. 2020(02)
[5]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D-二聚體聯(lián)合檢測評價中醫(yī)藥治療冠心病的研究進展[J]. 劉澤霞,魏紅.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20(04)
[6]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與頸總動脈內(nèi)膜中膜厚度的相關性研究[J]. 孟憲濤,郭占軍.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9(21)
[7]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臨床檢測應用的研究進展[J]. 聞華,張潤玲. 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 2017(12)
[8]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臨床研究進展[J]. 王剛林,張淑香,潘能科,羅琴.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5(12)
[9]不同類型高脂血癥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調(diào)脂治療的影響[J]. 黃岳青.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4(32)
[10]不同血脂水平人群小而密LDL膽固醇分布及其與血脂組分的相關性[J]. 陳力平,林杰,孔維菊,袁俊菲,肖立. 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2 (04)
本文編號:305960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nfm/30596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