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對大鼠腎細胞線粒體損傷及Pgam5/Drp1表達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2-03 13:37
目的:探討尿酸干預大鼠腎細胞對其線粒體損傷及磷酸甘油酸變位酶家族成員5(Pgam5)和發(fā)動蛋白相關蛋白1(Drp1)表達的影響。方法:0. 6 mmol/L尿酸干預大鼠腎細胞NRK-52E,采用MTT法檢測細胞活力,Hochest 33258染色觀察細胞形態(tài),流式細胞術檢測細胞凋亡水平,透射電鏡觀察線粒體形態(tài)結構,免疫熒光染色觀察Pgam5和Drp1陽性表達情況,RT-qPCR檢測線粒體中Pgam5 m RNA的表達水平,Western blot檢測細胞質基質中Pgam5和Drp1蛋白表達水平。結果:與正常細胞比較,尿酸干預組細胞活力顯著降低,凋亡率顯著升高,線粒體腫脹、空泡化,嵴斷裂,線粒體中Pgam5的m RNA表達顯著降低,而細胞質基質中Pgam5和Drp1的蛋白表達水平顯著升高(P<0. 01)。結論:尿酸可破壞腎細胞線粒體結構,上調細胞質基質中Pgam5/Drp1表達,誘導細胞凋亡。
【文章來源】: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20,36(0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尿酸對NRK-52E細胞活力的影響
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觀察細胞形態(tài),發(fā)現正常組細胞大部分細胞呈圓形或橢圓形,細胞核呈均勻藍色熒光,出現極少濃染致密的細胞碎片,呈亮藍色,即為凋亡小體;尿酸干預組細胞形態(tài)異常,出現大量亮藍色細胞碎片,即凋亡小體增多,見圖2A。采用流式細胞術檢測了各組細胞凋亡水平,統(tǒng)計Q2-2和Q2-4細胞凋亡率,結果顯示尿酸干預組細胞凋亡率顯著高于正常組(P<0.01),見圖2B。3 尿酸對腎細胞線粒體形態(tài)結構的影響
透射電鏡下觀察細胞線粒體形態(tài)變化,正常組細胞線粒體形態(tài)正常,嵴結構完整;尿酸干預組線粒體腫脹、空泡化,且嵴結構被破壞,出現斷裂,見圖3。4 尿酸對腎細胞Pgam5和Drp1表達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細胞凋亡途徑的研究進展[J]. 李帥,張炳東. 山東醫(yī)藥. 2017(37)
[2]線粒體功能障礙在尿酸損傷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的作用[J]. 李文,吳紅赤,封寶紅,趙悅,任鳳芹,韓威.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 2015(03)
[3]四妙散對尿酸誘導的人腎小管上皮細胞TGF-β1及α-SMA表達的影響[J]. 高碧珍,陳繼承,康潔,張凌媛,許珈齊.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2015(02)
[4]高尿酸血癥與腎損害[J]. 趙娟,張卓莉. 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2014(10)
[5]線粒體DNA穩(wěn)定性與疾病的關系[J]. 黃珊,高文祥,高鈺琪.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14(02)
[6]線粒體形態(tài)與細胞凋亡的關系[J]. 門秀麗,張麗萍,吳靜,劉虹麟,張文健,婁晉寧. 生理科學進展. 2012(05)
本文編號:3016594
【文章來源】: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20,36(0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尿酸對NRK-52E細胞活力的影響
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觀察細胞形態(tài),發(fā)現正常組細胞大部分細胞呈圓形或橢圓形,細胞核呈均勻藍色熒光,出現極少濃染致密的細胞碎片,呈亮藍色,即為凋亡小體;尿酸干預組細胞形態(tài)異常,出現大量亮藍色細胞碎片,即凋亡小體增多,見圖2A。采用流式細胞術檢測了各組細胞凋亡水平,統(tǒng)計Q2-2和Q2-4細胞凋亡率,結果顯示尿酸干預組細胞凋亡率顯著高于正常組(P<0.01),見圖2B。3 尿酸對腎細胞線粒體形態(tài)結構的影響
透射電鏡下觀察細胞線粒體形態(tài)變化,正常組細胞線粒體形態(tài)正常,嵴結構完整;尿酸干預組線粒體腫脹、空泡化,且嵴結構被破壞,出現斷裂,見圖3。4 尿酸對腎細胞Pgam5和Drp1表達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細胞凋亡途徑的研究進展[J]. 李帥,張炳東. 山東醫(yī)藥. 2017(37)
[2]線粒體功能障礙在尿酸損傷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的作用[J]. 李文,吳紅赤,封寶紅,趙悅,任鳳芹,韓威.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 2015(03)
[3]四妙散對尿酸誘導的人腎小管上皮細胞TGF-β1及α-SMA表達的影響[J]. 高碧珍,陳繼承,康潔,張凌媛,許珈齊. 中華中醫(yī)藥雜志. 2015(02)
[4]高尿酸血癥與腎損害[J]. 趙娟,張卓莉. 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2014(10)
[5]線粒體DNA穩(wěn)定性與疾病的關系[J]. 黃珊,高文祥,高鈺琪.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14(02)
[6]線粒體形態(tài)與細胞凋亡的關系[J]. 門秀麗,張麗萍,吳靜,劉虹麟,張文健,婁晉寧. 生理科學進展. 2012(05)
本文編號:30165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nfm/30165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