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動與vWF、HMGB1及冠脈病變的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6-16 16:27
本文選題:2型糖尿病 + 冠心病; 參考:《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摘要】:目的本研究以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與一般臨床資料相匹配的單純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比較,探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與單純2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波動、HMGB1、vWF勺差異及其在冠脈病變中的意義。在血糖波動及大血管病變的機制提供新的證據,為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變的患者在治療及預防方面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方法選取我院內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2型糖尿病是否合并冠心病分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組和單純2型糖尿病組,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50例(CHDDM組)及單純2型糖尿病患者50例(DM組)。此外選取我院體檢中心的非糖尿病健康體檢者10例為正常對照組(NC組)。記錄所有研究對象的一般臨床資料后,采用動態(tài)血糖監(jiān)測儀(CGMS)對所有患者進行連續(xù)72h血糖監(jiān)測并計算日內平均血糖波動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平均餐后血糖波動幅度(mean postprandial glucose excursion, MPPGE)、日間血糖平均絕對差(absolute means of daily differences, MODD)、最大血糖波動幅度(1argest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 LAGE)同時測定血漿高遷移率族蛋白B1 (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s,HMGBl)、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的水平,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HMGB1、vWF的水平及血糖波動參數。采用Gensini評分系統對CHDDM組的對象行冠狀動脈造影并冠脈評分。根據Gensini評分結果將CHDDM組分為三組,A組(18例):1Gensini評分20分;B(15例)組:20Gensini評分40分;C組(17例):Gensini評分≥40分。比較A、B、C三組的Gensini評分、血糖波動及炎癥指標。分析與Gensini評分的相關影響因素。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非正態(tài)分布者采用以中位數以及四分位間距表示。兩組間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或Mann-Whitney U檢驗,兩組率采用卡方檢驗,多組間采用方差分析。多因素比較采用Pearson簡單相關分析及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1.三組間一般資料、動態(tài)血糖參數、vWF、HMGB1比較三組患者的性別比例、年齡、體重指數(BMI)、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無統計學差異。DM與NC組相比,病程、收縮壓(SB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糖化血紅蛋白(HbAlc)、血漿高遷移率族蛋白B1(HMGBl)、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意義(P0.01)。CHDDM與NC組相比,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 R)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病程、收縮壓(SBP)、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糖化血紅蛋白(HbAlc)、血漿高遷移率族蛋白B1 (HMGB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意義(P0.01)。DM與CHDDM組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年齡、體重指數(BMI)、性別比例、胰島素及他汀類藥物的應用、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糖化血紅蛋白(HbAlc)水平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病程、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漿高遷移率族蛋白B 1 (HMGB1)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NC組相比,DM和C HDDM組的MAGE、LAGE、MPPGE、MODD均呈逐漸升高的趨勢,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其中MODD與MPPG E的P0.05,其余P0.01)。CHDDM組血糖波動的指標均水平明顯高于DM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CHDDM分組間血糖波動、vWF、HMGB1的比較對C HDDM組根據Gensini冠脈評分進行分組,比較A、B、C三組間的Gensini評分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C組及B組的MAGE、LAGE、MPPGE、 MODD、HMGB1、vWF水平比A組高(P0.05),C組的MAGE、LAGE、MPPGE、MODD、HMGB1、vWF水平比B組的高(P0.0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3. CHDDM組內Pearson相關分析及多元逐步回歸分析以冠狀動脈Gensini評分為因變量,其他各指標為自變量行Pearson相關分析可見:MAGE、LAGE、MODD、MPPGE、vWF、HMGB1、年齡、TC與Gensini評分與呈正相關(r=0.267、0.341、0.533、0.529、0.635、0.691、0.226、0.106,P0.05)。分別以vWF、HMGB1為因變量,其他各指標為自變量行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MAGE、LAGE、MPPGE、MODD與vWF呈正相關(r值為0.587、0.428、0.319、0.653, P0.05), MAGE、MODD與HMGB1呈正相關(r值為0.691、0.527, P0.05)。以Gensini為因變量,其他各指標為自變量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得回歸方程:Gensini評分=342.865+35.117MAGE+14.821HMGB1+7.927vWF)。4. CHDDM和DM組MAGE與其他因素的相關分析以MAGE為因變量,其他各指標為自變量行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vWF、HMGB1、HOMA-IR與MAGE呈正相關(r值為0.51、0.50、0.03,P0.05)。5.CHDDM和DM組vWF與其他因素的多元逐步分析以vWF為因變量,其他各指標為自變量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得回歸方程:vWF=65.89+23.18MAGE+19.13HMGBl。結論1.與健康對照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動幅度明顯升高,尤其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血糖波動幅度更高。2.與健康對照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氧化應激水平、炎癥反應及內皮細胞損傷程度明顯升高,尤其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升高幅度更明顯。3.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波動越大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程度越嚴重。4.血糖波動是影響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因素,血糖波動通過引起氧化應激、加重炎癥反應、促進內皮損傷、胰島素抵抗等參與糖尿病大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病過程。
[Abstract]:鐩殑鏈爺絀朵互2鍨嬬硸灝跨梾鍚堝茍鍐犲績鐥呮?zhèn)h呬負涓昏鐮旂┒瀵硅薄,閫氳繃涓庝竴鑸復搴婅祫鏂欑浉鍖歸厤鐨勫崟綰,
本文編號:202735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nfm/20273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