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癥對大鼠主動脈平滑肌細胞大電導鈣激活鉀通道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17-08-29 04:43
本文關鍵詞:尿毒癥對大鼠主動脈平滑肌細胞大電導鈣激活鉀通道的影響
【摘要】:背景:目前尿毒癥發(fā)病率居高不下,大血管的病變已成為致死致殘的一個重要并發(fā)癥,但其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離子通道信號轉導異常有關。大電導鈣激活鉀通道(BK通道)在血管平滑肌細胞上表達豐富,對維持血管平滑肌細胞的膜電位及血管收縮和舒張的動態(tài)平衡具有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尿毒癥時血管重構可能與BK通道功能異常有關。目的:探討尿毒癥對大動脈平滑肌細胞BK通道的影響,闡述尿毒癥大動脈損傷的分子機制。方法:(1)將各項檢測基線值無顯著差異的大鼠隨機分為兩組,尿毒癥模型組采用5/6腎大部分切除法,對照組行假手術只分離腎被膜。兩組大鼠均于術前和術后2、8、16、24、30、36周時化驗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以判斷大鼠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并測量鼠尾動脈收縮壓(SBP)觀察模型組大鼠血壓的動態(tài)變化。模型構建成功后,兩組大鼠左側腎臟組織及胸腹主動脈下端進行蘇木精-伊紅(HE)染色法和或馬松三色染色法(Masson)染色處理后用于病理分析,觀察腎臟和血管結構的病理改變。(2)急性酶消化法分離大鼠胸腹主動脈得到單個平滑肌細胞后,全細胞膜片鉗實驗技術記錄平滑肌細胞BK通道電流。(3)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QPCR)和Western blot技術測定大鼠胸腹主動脈平滑肌細胞BK通道亞單位的mRNA和蛋白的相對表達量。結果:(1)動物模型的驗證:①腎功能: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大鼠至少從術后第2周開始出現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升高,在36周時血肌酐值為(102.67±3.28)μmol/L,血尿素氮高達(24.78±5.14)mmol/L,符合造模要求。②腎臟病理變化:模型組殘腎體積增大,形狀不規(guī)則,鏡下殘腎可見腎小管及間質炎性細胞浸潤,腎小管萎縮斷裂擴張,腎小球硬化,腎間質纖維化。③血管病理改變:模型組大鼠主動脈壁局部增厚,平滑肌細胞增生。④SBP變化:術前兩組大鼠血壓無明顯差異,模型組大鼠(n=15)SBP至少從術后第2周開始顯著升高,第2周時對照組大鼠(n=12)血壓為(113.5±3.6)mmHg,模型組大鼠血壓為(128.7±5.4)mmHg,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隨術后時間的延長,模型組血壓逐步升高,在術后第8、16、24、30、36周時模型組血壓值分別為(141.2±4.8)mmHg、(153.9±7.4)mmHg、(163.5±6.7)mmHg、(174.2±6.6)mmHg、(181.3±7.7)mmHg,和對照組比較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主動脈平滑肌細胞BK通道電流變化:當刺激電壓10m V時,模型組主動脈平滑肌細胞BK通道電流密度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在刺激電壓為+70m V時,電流密度分別為(199±17)p A/p F和(85±13)p A/p F(n=6);(3)BKα亞基和β1亞基m RNA的表達:應用2-ΔΔCt的計算方法,將對照組大鼠目的基因2-ΔΔCt值設定為對照值1,得出模型組大鼠的BKα亞基和BKβ1亞基mRNA的表達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4)BKα亞基和β1亞基蛋白的表達:使用內參β-actin標準化,Western Blot檢測發(fā)現模型組BK通道α亞基和βl亞基蛋白表達與mRNA表達趨勢一致,均較對照組低(P0.05)。結論:1、5/6腎切除可以引起腎形態(tài)學和功能上的改變,而且腎臟的損傷可進一步導致系統(tǒng)性動脈高血壓,左心室肥厚,主動脈重構,說明該模型適用于尿毒癥及其心血管病并發(fā)癥的研究。2、尿毒癥大動脈平滑肌細胞BK通道表達下調、BK通道電流密度下降可能是尿毒癥大鼠血壓升高、血管重構的重要原因。
【關鍵詞】:尿毒癥 血管平滑肌細胞 BK通道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692.5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1章 引言11-13
- 第2章 材料與方法13-31
- 2.1 實驗材料13-18
- 2.1.1 實驗動物及分組13
- 2.1.2 主要藥物及試劑13-14
- 2.1.3 實驗溶液配制14-17
- 2.1.4 主要實驗器械17-18
- 2.2 實驗方法18-31
- 2.2.1 尿毒癥動物模型的建立18-21
- 2.2.2 大電導鈣激活鉀通道全細胞電流的記錄21-23
- 2.2.3 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mRNA的表達23-27
- 2.2.4 Western Blot檢測蛋白表達27-30
- 2.2.5 統(tǒng)計學處理30-31
- 第3章 結果31-39
- 3.1 模型的鑒定31-35
- 3.1.1 大鼠一般情況和成模率31-32
- 3.1.2 腎臟病理變化32-33
- 3.1.3 血壓的變化33
- 3.1.4 尿毒癥引起心臟的變化33-34
- 3.1.5 尿毒癥引起主動脈的變化34-35
- 3.2 BK電流的變化35-36
- 3.3 BK通道 α 和 β1 亞基mRNA表達的變化36-37
- 3.4 BK通道 α 和 β1 亞基蛋白表達的變化37-39
- 第4章 討論39-43
- 第5章 結論43-44
- 致謝44-45
- 參考文獻45-50
- 綜述50-57
- 參考文獻55-5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Hudaifa Alani;Asad Tamimi;Nihad Tamimi;;Cardiovascular co-morbidity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Current knowledge and future research needs[J];World Journal of Nephrology;2014年04期
2 李慧穎;張毅;楊紹松;董玲;;平滑肌細胞鈣離子相關通道與血管重構性疾病[J];心臟雜志;2011年06期
3 韓蓮花;林佳;鄭冬冬;楊向軍;蔣文平;;高血壓大鼠主動脈平滑肌BK通道表達增強[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11年09期
4 劉燕鋒;王云霞;葛郁芝;張淑華;楊冬梅;吳志婷;;低溫下血壓升高對血管平滑肌細胞大電導鈣激活鉀通道的影響[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年09期
5 王如興;李肖蓉;羊鎮(zhèn)宇;李庫林;鄭杰;張,;郭素峽;孫莉萍;陸彤;;大電導鈣離子激活鉀通道對糖尿病大鼠冠狀動脈血管張力的調節(jié)[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0年36期
,本文編號:75139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7513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