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泌尿論文 >

乙肝病毒X蛋白結合蛋白過表達對膀胱癌侵襲轉移及預后預測價值

發(fā)布時間:2017-08-08 04:21

  本文關鍵詞:乙肝病毒X蛋白結合蛋白過表達對膀胱癌侵襲轉移及預后預測價值


  更多相關文章: 膀胱尿路上皮癌 乙肝病毒X蛋白結合蛋白 侵襲和轉移 預后


【摘要】:目的乙肝病毒X蛋白結合蛋白(hepatitis BX-interacting protein,HBXIP)在多種腫瘤中存在過度表達,且其過表達與腫瘤的惡性進展相關。本研究旨在探討HBXIP過表達與膀胱尿路上皮癌臨床病理特征和預后的關系。方法收集延邊大學醫(yī)院2010-01-01-2014-12-31有完整臨床病理資料,且病理檢查確診為膀胱尿路上皮癌的100例癌組織作為研究組,10例同期癌旁組織作為對照組;另取10例配對的新鮮癌組織及癌旁組織作為研究組及對照組。采用免疫組化SP方法、蛋白質印跡法和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檢測HBXIP的表達,分析其與腫瘤病理分級、分期等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同時研究HBXIP表達水平與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預后的關系。結果免疫組化結果顯示,HBXIP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高表達率為86.0%(86/100),明顯高于癌旁正常膀胱組織中的20.0%(2/1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36;同時,肌層浸潤組中HBXIP高表達率為79.3(23/29),明顯高于非肌層浸潤組的50.7%(36/7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6。蛋白質印跡法檢測結果顯示,膀胱尿路上皮癌中HBXIP的相對表達量為0.712±0.135,明顯高于癌旁正常組織(0.326±0.07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7。RT-PCR實驗結果顯示,膀胱尿路上皮癌中HBXIP mRNA的表達量為5.46±0.34,明顯高于癌旁正常組織(1.01±0.2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1;HBXIP高表達率與腫瘤浸潤深度(P=0.048)及淋巴結轉移(P=0.036)呈正相關;HBXIP高表達患者術后復發(fā)率為42.5%(20/47),而HBXIP低表達患者術后復發(fā)率僅為15.1%(8/5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3。影響患者生存率的單因素分析顯示,HBXIP高表達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術后生存率明顯低于HBXIP低表達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4;肌層浸潤組(T2~T3)術后生存率明顯低于非肌層浸潤組(T0~T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3。多因素分析顯示,HBXIP表達水平是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預后獨立危險因素,P=0.031。結論 HBXIP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存在著過表達,且其過表達與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惡性進展相關,其過表達可以預示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不良預后。
【作者單位】: 延邊大學醫(yī)院泌尿外科;延邊大學病理學教研室;
【關鍵詞】膀胱尿路上皮癌 乙肝病毒X蛋白結合蛋白 侵襲和轉移 預后
【分類號】:R737.14
【正文快照】: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6,23(24):1607-1612Chin J Cancer Prev Treat,2016,23(24):1607-1612膀胱尿路上皮癌(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BUC)是泌尿系統(tǒng)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近年來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其手術后容易復發(fā)且反復復發(fā)后惡性度增加,并易出現(xiàn)遠處轉移[1]。乙肝病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建業(yè);秦自科;李永紅;韓輝;劉卓煒;樊衛(wèi);吳沛宏;堯凱;張志凌;蔣麗娟;許鎮(zhèn)州;周芳堅;;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18)F-FDG PET/CT診斷及評價[J];現(xiàn)代泌尿生殖腫瘤雜志;2012年05期

2 李振華;高小林;于秀月;張哲;李白;孔垂?jié)?;多基因甲基化檢測在尿路上皮癌中作用的研究[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年07期

3 李振華 ,孔垂?jié)?,王平 ,劉新 ,劉同才;尿液中端粒酶活性在尿路上皮癌的診斷及監(jiān)測復發(fā)中的意義(英文)[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2年11期

4 張業(yè)貴;畢新剛;韓亞玲;蔡巖;徐昕;吳玉鵬;楊壹羚;馬建輝;趙平;賈雪梅;王明榮;;多色熒光原位雜交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診斷中的應用[J];癌癥;2007年02期

5 任維果;周自寅;劉志祥;邊家盛;王忠;吳石;朱從武;;高危淺表膀胱尿路上皮癌術后短期再活檢和電切的臨床意義[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8年12期

6 秦燕明;孫浩;翟水龍;郭濤;張順興;吳建農;;尿路上皮癌中Survivin,p53,bcl-2的表達及意義[J];江蘇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8年01期

7 付偉偉;董濤;;上尿路上皮癌臨床診斷方法分析[J];齊魯醫(yī)學雜志;2008年01期

8 李祖茂;;26例上尿路上皮癌臨床病理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9年14期

9 李偉;梁建波;韋華玉;莫耀禧;;應用熒光原位雜交技術診斷尿路上皮癌的臨床研究[J];中國癌癥雜志;2010年01期

10 王全義;張仁亞;;富于黏液樣基質的尿路上皮癌[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葉錦;靳風爍;王鵬;;熒光原位雜交在尿路上皮癌預警診斷中的應用[A];第十六屆全國泌尿外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梁軍號;齊雋;陳建華;張良;王偉民;劉建河;白強;康健;沈海波;盛旭俊;虞永江;;41例輸尿管尿路上皮癌的臨床分析[A];第十五屆全國泌尿外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孫庭;謝文杰;梅金紅;王共先;崔蘇萍;馬明;;多色熒光原位雜交技術診斷尿路上皮癌的臨床應用[A];華東六省一市泌尿外科學術年會暨2011年浙江省泌尿外科、男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4 邱曉拂;胡衛(wèi)列;王元利;王尉;沈文;張長征;;熒光原位雜交技術在上尿路上皮癌診斷中的臨床意義[A];第七次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泌尿外科學術年會暨第二次廣東省中西醫(yī)結合泌尿外科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許清泉;黃曉波;熊六林;張在先;馬凱;于路平;于澄釩;王曉峰;朱積川;;吉西他濱聯(lián)合順鉑方案治療晚期尿路上皮癌近期療效評價[A];第十五屆全國泌尿外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6 陳衛(wèi)民;曹雷華;謝平;陳捷;;馬蹄腎合并腎盂尿路上皮癌一例報告并文獻復習[A];華東六省一市泌尿外科學術年會暨2011年浙江省泌尿外科、男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7 孫庭;馬明;謝文杰;習海波;傅斌;肖坤;;多色熒光原位雜交技術診斷尿路上皮癌的臨床價值初評[A];華東六省一市泌尿外科學術年會暨2011年浙江省泌尿外科、男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8 邱曉拂;胡衛(wèi)列;;熒光原位雜交技術檢測尿路上皮癌 尿液的臨床研究[A];第七次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泌尿外科學術年會暨第二次廣東省中西醫(yī)結合泌尿外科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程亮;;尿路上皮癌組織學變異型的研究新進展[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07年學術年會暨第九屆全國病理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10 張豪杰;盛璐;謝旦聲;吳惠興;戴文斌;丁海雍;汪東亞;徐駿;周俊;張正望;孫忠全;錢偉慶;宋建達;;尿路上皮癌腎實質內轉移二例報告并文獻復習[A];第十五屆全國泌尿外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何俊;lncRNA MALAT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機制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2 方晨;尿路上皮癌治療中保留器官預后評估[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3 孫陽;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劑抑制膀胱尿路上皮癌作用機制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4 郭剛;2微米激光在尿路上皮癌治療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1年

5 陳敏豐;熒光原位雜交技術在尿路上皮癌及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6 宋偉;膀胱尿路上皮癌DAPK基因的表達及其啟動子甲基化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7 劉光明;DEK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達及腎移植術后尿路上皮癌特點[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王軍;miR-14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達及其功能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9 周密;膀胱尿路上皮癌CCR7表達的意義[D];中南大學;2011年

10 李云飛;EN2在人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達及其作用機制初步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易童;趨化因子受體CXCR6及其配體CXCL16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D];川北醫(yī)學院;2015年

2 劉剛成;細胞周期素D1(CCND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的實驗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高嵩;膀胱尿路上皮癌組織中PCDH17的表達及臨床意義[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曾博文;KLF4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達及意義[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5 方X;PI3K/AKT信號通路相關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5年

6 邱峰;NMP22在尿路上皮癌中的診斷價值及相關干擾因素的分析[D];蘇州大學;2015年

7 王虔;血清及尿液中MicroRNA-21檢測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診斷和預后中的臨床價值研究[D];河南科技大學;2015年

8 王珂;膀胱癌細胞單克隆抗體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早期診斷中的臨床應用[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5年

9 曾琪;抗菌肽LL-37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表達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5年

10 黃雪強;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MDSC及TGF-β的表達及臨床意義[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63821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63821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2cc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