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泌尿論文 >

復發(fā)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中IMP3和CD44蛋白表達

發(fā)布時間:2017-07-03 09:25

  本文關鍵詞:復發(fā)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中IMP3和CD44蛋白表達


  更多相關文章: 膀胱尿路上皮癌 復發(fā) IMP CD 免疫組織化學法


【摘要】:目的:評價IMP3和CD44蛋白在復發(fā)性膀胱癌中表達及二者的相關性。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經(jīng)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診斷為尿路上皮癌(UC)的病例,其中篩選出6個月內(nèi)短期復發(fā)組25例和3年以上較長期首次復發(fā)組29例。應用半定量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短期復發(fā)組和較長期首次復發(fā)組UC病例中IMP3和CD44蛋白表達情況。結果:6個月內(nèi)UC復發(fā)為25例,6例表達IMP3,且均為高級別UC。3年以上較長期首次UC復發(fā)為29例,僅有1例低級別UC表達IMP3。在短期復發(fā)組中IMP3陽性率為24%(6/25),表達強度為弱陽性16%(4/25)和強陽性8%(2/25),明顯高于較長期首次復發(fā)組中陽性率3.45%(1/29)以及表達強度中的弱陽性3.45%(1/29)和強陽性0(0/29)。CD44蛋白表達在兩組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IMP3表達與UC復發(fā)患者的腫瘤分期、分級呈正相關,而CD44表達與腫瘤的分級呈負相關。IMP3表達與CD44表達之間無明顯相關性。結論:IMP3在UC短期復發(fā)組中的表達明顯高于較長期首次復發(fā)組。IMP3可作為新的指標,并聯(lián)合腫瘤病理分期、分級等因素對膀胱UC患者經(jīng)尿道腫瘤電切術后短期復發(fā)的高危性進行預測。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醫(yī)學部基礎醫(yī)學院病理學系;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泌尿外科;
【關鍵詞】膀胱尿路上皮癌 復發(fā) IMP CD 免疫組織化學法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編號:81001135)資助~~
【分類號】:R737.14
【正文快照】: 膀胱癌是泌尿系統(tǒng)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中90%以上為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2015年美國預測新發(fā)膀胱癌患者74 000例,死亡16 000例。男性癌癥發(fā)病率中膀胱癌已上升至第4位,死亡率為第8位[1]。在我國,2008年全國腫瘤登記地區(qū)膀胱癌發(fā)病率為7.49/10萬,居中國惡性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韓蘇軍;張思維;陳萬青;李長嶺;;中國膀胱癌發(fā)病現(xiàn)狀及流行趨勢分析[J];癌癥進展;2013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遵俊;王世先;郭昭建;范先明;;二次電切治療多發(fā)Ta期膀胱尿路上皮癌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3年11期

2 謝子平;譚艷;謝勝;王萬榮;李韜;歐陽海;王澍弘;康照鵬;;量子點熒光標記技術與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檢測泌尿系統(tǒng)腫瘤組織特異性抗原表達的效果比較[J];廣東醫(yī)學;2014年15期

3 游炯;張俊;;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聯(lián)合羥基喜樹堿預防淺表性膀胱癌術后復發(fā)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5年01期

4 陳露;張東旭;崔心剛;高軼;陰雷;徐丹楓;;腹腔鏡全膀胱切除回腸代膀胱腹壁造口術后并發(fā)癥Clavien分類及患者長期生活質(zhì)量的探討[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5年01期

5 周正興;陳紅兵;程冬;張超;馬成民;馬克;劉騁;李波;梁朝朝;;經(jīng)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結合髂動脈灌注化療治療復發(fā)浸潤性膀胱腫瘤24例臨床觀察[J];安徽醫(yī)藥;2015年04期

6 王沛;江春;何旺;林天歆;黃健;;MALAT1對膀胱癌UMUC3細胞功能的影響及下游基因的篩選[J];嶺南現(xiàn)代臨床外科;2014年02期

7 李金洪;張朝暉;員海超;韓平;;非肌層浸潤性膀胱腫瘤膀胱灌注治療進展[J];華西醫(yī)學;2014年05期

8 李兵;沈洲;潘峰;楊雄;徐玉節(jié);劉東;張齊鈞;肖亞軍;曾甫清;;完全腹腔鏡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腸膀胱術的療效觀察[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4年06期

9 雷普;卜小斌;高飛;徐虎;許平;張進;董瀅;王貴榮;;EORTC評分對二次經(jīng)尿道電切膀胱腫瘤的指導價值[J];現(xiàn)代泌尿外科雜志;2014年04期

10 胡帥;俞悅;高云;呂凌;李國強;;IMP3與IGF2在乙肝相關性肝癌組織中表達及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顧偉亭;CDK8和SREBP1在子宮內(nèi)膜癌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2 張棟;磁性溫敏凝膠作為卡介苗載體在膀胱腫瘤灌注治療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3 張濤;二甲雙胍對膀胱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4 張澤鍵;改良與傳統(tǒng)輸尿管皮膚造口術的比較[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5 吳茉莉;白藜蘆醇短時定期治療對膀胱癌的抑制作用及其主要分子靶點[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4年

6 王新君;PKM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達及其對膀胱癌細胞糖代謝和生物學行為的影響[D];中南大學;2014年

7 童時宇;腹腔鏡膀胱全切回腸膀胱術早期并發(fā)癥中改良Clavien系統(tǒng)應用[D];中南大學;2014年

8 劉文韜;二次電切治療的療效和二次電切殘余腫瘤風險分析[D];中南大學;2014年

9 孫向潔;IMP3在肺腺癌中的表達與臨床預后的相關性研究及初步機制探討[D];復旦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封利穎;蝦夷扇貝IGFBP5、IGF2BP2基因克隆、表達分析及與生長相關的SNP位點篩查[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2 劉卓雅;CRMP-2和IMP-3在肺癌中的表達及意義[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3 馬凰斌;同期行經(jīng)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并良性前列腺增生電切術的臨床觀察[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4 容祖益;二次電切治療高危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臨床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5 張矛;應用cDNA芯片篩選膀胱移行細胞癌差異表達基因及驗證研究[D];蘭州大學;2014年

6 李濤;銅綠假單胞菌制劑對小鼠膀胱癌和脾細胞作用的機制研究[D];蘭州大學;2014年

7 李永前;膀胱癌細胞對溶瘤腺病毒敏感性的基因譜差異研究[D];蘭州大學;2014年

8 耿超;膀胱癌雙源CT診斷與臨床意義[D];青島大學;2014年

9 劉敬濤;TURBT術后常用藥物膀胱灌注治療預防腫瘤復發(fā)的臨床療效觀察研究[D];延安大學;2014年

10 欒祖乾;經(jīng)尿道2μm激光膀胱部分切除治療膀胱腫瘤療效分析[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鄧萬俊;與中藥防己相關的尿路上皮癌[J];國外醫(yī)學(中醫(yī)中藥分冊);2000年06期

2 劉屹立,宮大鑫,孔垂?jié)?王平,孫志熙;尿路上皮癌復發(fā)風險評價并文獻復習[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3 張仁亞;劉飛飛;;尿路上皮癌組織學變異型:鑒別診斷和臨床意義[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07年01期

4 張兆祥;劉宇飛;;尿路上皮癌組織學變異型的病理特征及診斷[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08年06期

5 陶偉;單玉喜;孫傳洋;陽東榮;;原發(fā)性前列腺尿路上皮癌1例報告[J];現(xiàn)代泌尿生殖腫瘤雜志;2009年06期

6 葉錦;王鵬;陳錦;張堯;吳剛;靳風爍;;熒光原位雜交技術在尿路上皮癌預警診斷中的應用[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9年12期

7 丁雪飛;李漢忠;嚴維剛;;多色熒光原位雜交檢測尿沉渣診斷膀胱尿路上皮癌[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10年03期

8 肖蘭;楊繼洲;康照利;;熒光原位雜交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應用[J];腫瘤防治研究;2011年03期

9 白鑫;高健剛;侯四川;孫小慶;朱磊一;;單核細胞趨化蛋白在腎盂尿路上皮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1年06期

10 胡惠敏;;浸潤性微乳頭型尿路上皮癌1例病理觀察和文獻復習[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年2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葉錦;靳風爍;王鵬;;熒光原位雜交在尿路上皮癌預警診斷中的應用[A];第十六屆全國泌尿外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梁軍號;齊雋;陳建華;張良;王偉民;劉建河;白強;康健;沈海波;盛旭俊;虞永江;;41例輸尿管尿路上皮癌的臨床分析[A];第十五屆全國泌尿外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孫庭;謝文杰;梅金紅;王共先;崔蘇萍;馬明;;多色熒光原位雜交技術診斷尿路上皮癌的臨床應用[A];華東六省一市泌尿外科學術年會暨2011年浙江省泌尿外科、男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4 邱曉拂;胡衛(wèi)列;王元利;王尉;沈文;張長征;;熒光原位雜交技術在上尿路上皮癌診斷中的臨床意義[A];第七次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泌尿外科學術年會暨第二次廣東省中西醫(yī)結合泌尿外科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許清泉;黃曉波;熊六林;張在先;馬凱;于路平;于澄釩;王曉峰;朱積川;;吉西他濱聯(lián)合順鉑方案治療晚期尿路上皮癌近期療效評價[A];第十五屆全國泌尿外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6 陳衛(wèi)民;曹雷華;謝平;陳捷;;馬蹄腎合并腎盂尿路上皮癌一例報告并文獻復習[A];華東六省一市泌尿外科學術年會暨2011年浙江省泌尿外科、男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7 孫庭;馬明;謝文杰;習海波;傅斌;肖坤;;多色熒光原位雜交技術診斷尿路上皮癌的臨床價值初評[A];華東六省一市泌尿外科學術年會暨2011年浙江省泌尿外科、男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8 邱曉拂;胡衛(wèi)列;;熒光原位雜交技術檢測尿路上皮癌 尿液的臨床研究[A];第七次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泌尿外科學術年會暨第二次廣東省中西醫(yī)結合泌尿外科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程亮;;尿路上皮癌組織學變異型的研究新進展[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07年學術年會暨第九屆全國病理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10 張豪杰;盛璐;謝旦聲;吳惠興;戴文斌;丁海雍;汪東亞;徐駿;周俊;張正望;孫忠全;錢偉慶;宋建達;;尿路上皮癌腎實質(zhì)內(nèi)轉移二例報告并文獻復習[A];第十五屆全國泌尿外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陽;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劑抑制膀胱尿路上皮癌作用機制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2 郭剛;2微米激光在尿路上皮癌治療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1年

3 陳敏豐;熒光原位雜交技術在尿路上皮癌及前列腺癌的臨床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4 宋偉;膀胱尿路上皮癌DAPK基因的表達及其啟動子甲基化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5 劉光明;DEK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達及腎移植術后尿路上皮癌特點[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6 王軍;miR-14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達及其功能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7 周密;膀胱尿路上皮癌CCR7表達的意義[D];中南大學;2011年

8 李云飛;EN2在人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達及其作用機制初步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李東杰;TGF-β1誘導的上皮—間質(zhì)轉化在人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4年

10 丁雪飛;熒光原位雜交在尿路上皮癌及前列腺癌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閆學川;膀胱尿路上皮癌上皮間質(zhì)轉化的初步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2 李法錦;尿路上皮癌患者人巨細胞病毒活動性感染特異性細胞免疫狀態(tài)變化的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崔向宇;多中心尿路上皮癌克隆起源的雜合子缺失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楊濤;淺表性膀胱尿路上皮癌術后復發(fā)相關因素的臨床分析[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4年

5 熊廷川;染色體著絲粒探針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診斷中的應用[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9年

6 王嶺;熒光原位雜交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早期診斷中的臨床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11年

7 杜山別克·克孜;熒光原位雜交技術檢測尿路上皮癌分子細胞遺傳學變異的臨床應用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8 余義;熒光原位雜交技術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D];南昌大學;2012年

9 趙國華;腎移植術后尿路上皮癌診斷及治療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0年

10 景光遠;水通道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達及意義[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復發(fā)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中IMP3和CD44蛋白表達


  更多相關文章: 膀胱尿路上皮癌 復發(fā) IMP CD 免疫組織化學法


,

本文編號:51315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51315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73c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