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正電荷蛋白在納米/微米草酸鈣晶體上的吸附特性及其與帶負電荷蛋白吸附的比較
發(fā)布時間:2023-04-21 02:49
研究尺寸分別為100 nm和3μm的一水草酸鈣(COM)和二水草酸鈣(COD)晶體對帶正電荷的蛋白溶菌酶(LSZ)的吸附差異,并與帶負電荷的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吸附進行了比較。LSZ在納米/微米COM和COD晶體上的吸附都很好的擬合了Langmuir模型,屬于單分子層吸附。納米/微米COM和COD對LSZ的最大吸附量順序為COD-100 nm>COM-100 nm>COD-3μm>COM-3μm;晶體的比表面積越大,曲率越小,晶體表面所帶電荷越負,晶體結晶水越多,均導致LSZ吸附量越大。體系離子強度和p H值亦影響LSZ的吸附。隨著Na Cl濃度增加,LSZ的吸附量減小,說明Na+離子能與帶正電荷的蛋白LSZ競爭晶體表面的吸附位點,導致晶體表面吸附LSZ的位點減少。晶體對LSZ的最大吸附量都出現(xiàn)在LSZ的等電點附近(p H=10.7);在p H=58(生理條件)時,LSZ的吸附量隨p H值的增大而增大。本文結果提示,通過減小尿液的p H值或者適當增大尿液的離子強度,可以減小LSZ在尿微晶上的吸附量,有可能達到抑制草酸鈣結石的效果。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劑與儀器
1.2 納米/微米COM、COD晶體的合成方法
1.3 LSZ標準曲線測定
1.4 LSZ吸附等溫線測定
1.5 p H值對體系ζ電位的影響
1.6 p H值對吸附的影響
1.7 離子強度對吸附的影響
2 結果與討論
2.1 吸附等溫線
2.2 吸附等溫線擬合
2.3 吸附LSZ后ζ電位變化
2.4 離子強度對吸附量和ζ電位的影響
2.5 p H值對吸附的影響
3 結論
本文編號:3795685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劑與儀器
1.2 納米/微米COM、COD晶體的合成方法
1.3 LSZ標準曲線測定
1.4 LSZ吸附等溫線測定
1.5 p H值對體系ζ電位的影響
1.6 p H值對吸附的影響
1.7 離子強度對吸附的影響
2 結果與討論
2.1 吸附等溫線
2.2 吸附等溫線擬合
2.3 吸附LSZ后ζ電位變化
2.4 離子強度對吸附量和ζ電位的影響
2.5 p H值對吸附的影響
3 結論
本文編號:379568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37956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