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2μm激光切除術后尿道上皮修復機制研究的動物模型的建立
本文關鍵詞:前列腺2μm激光切除術后尿道上皮修復機制研究的動物模型的建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建立具有科學性、可行性和重復性的研究前列腺2μm激光切除術后尿道上皮修復機制的動物模型。方法:雄性中華田園犬45條,篩選標準為:年齡≥5歲,體重≥11kg,睪丸形態(tài)正常,肛門指檢提示前列腺體積明顯增大。45條犬隨機分為3組,每組15條。分別建立三種動物手術模型:經膀胱前列腺2μm激光汽化切除術模型(Tm RLP組)、經膀胱前列腺2μm激光汽化切除+部分膀胱頸粘膜汽化切除術模型(Tm RLPB組)、經膀胱前列腺2μm激光汽化切除術+雙側輸尿管皮膚造瘺術模型(尿流改道)(Tm RLPU組)。術前記錄犬的年齡、體重等基本情況。術中記錄手術時間、麻醉蘇醒時間。術后觀察犬的存活情況,分別于術后3天、1周、2周、3周、4周在膀胱鏡下觀察三組犬的前列腺部尿道創(chuàng)面的修復過程及Tm RLPB組犬的膀胱頸創(chuàng)面的修復過程。膀胱鏡觀察后手術摘除前列腺和膀胱整體組織,測量前列腺頭尾徑、橫徑、背腹徑(前列腺三徑)。行組織HE染色,顯微鏡下觀察三組犬的前列腺部尿道尿路上皮組織形態(tài)學變化及Tm RLPB組犬的膀胱頸創(chuàng)面上皮組織形態(tài)學變化。結果:本實驗選擇年齡5-7歲,體重18-22Kg,睪丸發(fā)育正常,肛門指檢前列腺體積明顯增大的雄性中華田園犬。Tm RLP組、Tm RLPB組、Tm RLPU組犬前列腺三徑乘積分別為:35.43±8.36cm3、41.23±10.45cm3、44.56±11.24cm3,均大于18cm3。本研究45條犬全部順利完成手術,其中41條實驗犬存活至行預期檢查,4條犬非預期死亡,總體預期存活率為91%。術后3天、1周、2周、3周、4周Tm RLP組、Tm RLPB組、Tm RLPU組犬的存活率分別為100%、93%、93%、93%、93%,93%、93%、93%、93%、93%,93%、93%、86%、86%、86%。Tm RLP組1條犬術后第5天死亡;Tm RLPB組1條犬于術后第2天死亡;Tm RLPU組2條犬分別于術后3h及第10天死亡。術后膀胱鏡及顯微鏡觀察結果顯示:Tm RLP組犬術后前列腺部尿道創(chuàng)面再上皮化為殘余前列腺組織的增殖覆蓋,此過程開始及完成時間分別為術后1周和3周;Tm RLPB組與Tm RLP組的前列腺部尿道創(chuàng)面再上皮化呈現(xiàn)了相同的組織來源和時間過程,但膀胱頸部創(chuàng)面再上皮化的組織來源和時間過程與前列腺部尿道存在差異,表現(xiàn)為創(chuàng)緣周圍正常膀胱頸尿路上皮的爬行覆蓋,再上皮化開始時間為術后2周,術后4周仍未完成;行尿流改道的Tm RLPB組犬術后前列腺部尿道創(chuàng)面再上皮來源與Tm RLP組相同,但開始及完成時間晚于Tm RLP組,為術后2周開始,術后4周仍未完成。結論:成功建立犬Tm RLP、Tm RLPB、Tm RLPU的動物模型,分別從修復的來源、修復的方式以及影響修復的因素等層面和角度反映了BPH術后前列腺部尿道上皮“再上皮化”過程,具有科學性、可行性及重復性,是深入研究2μm激光BPH術后前列腺部尿道創(chuàng)面修復機制較為理想的動物模型。
【關鍵詞】:犬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2μm激光切除術 動物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遵義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332;R699.8
【目錄】:
- 中英縮略詞對照表4-5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10
- 前言10-13
- 實驗材料13-15
- 實驗方法15-23
- 結果23-30
- 討論30-35
- 結論35
- 參考文獻35-38
- 綜述38-46
- 參考文獻43-46
- 致謝46-48
- 作者簡介4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遠達,蕭正倫,羅煒,黃海鷺;新建一種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動物模型[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0年03期
2 富琦,陳信義;建立病證結合動物模型的新思路[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3年09期
3 董曉華,張丹參,武海霞;衰老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及評價[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4 彭鵬,杜秀平;肺癌動物模型的制作概況[J];徐州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5 彭炳蔚,任連坤,吳立文;癲沲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J];中華神經科雜志;2005年10期
6 焦東亮;倪秀石;;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的動物模型[J];國外醫(yī)學(腦血管疾病分冊);2005年10期
7 王斌;武漢;劉恒;;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動物模型在中醫(yī)科研中的應用[J];長春中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8 李才銳,姜德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動物模型[J];國外醫(yī)學.眼科學分冊;2005年01期
9 劉穩(wěn);高志強;;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的動物模型[J];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6年02期
10 焦劍;劉武;;實驗性增生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動物模型的建立[J];國際眼科雜志;2006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白躍宏;沈曉艷;曹曼林;;慢性骨筋膜室綜合征動物模型的建立及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疼痛學分會第七屆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2 曹敬麗;黃紅云;;癡呆動物模型[A];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神經外科醫(yī)師分會第四屆全國代表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魏瑋;;證候動物模型述評[A];中醫(yī)藥中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與成果展示論壇論文集[C];2009年
4 崔軼凡;王慶國;;病證結合動物模型對中醫(yī)藥研究的意義及建模方法新思路[A];仲景醫(yī)學求真(續(xù)三)[C];2009年
5 魏瑋;;證候動物模型述評[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3)[C];2009年
6 徐國會;勵建安;王彤;周士枋;;慢性冠狀動脈狹窄及側枝循環(huán)的動物模型[A];中國康復醫(yī)學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三屆中國康復醫(yī)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1年
7 胡連生;李忠卓;劉海軍;張鐵民;;肝火上擾型耳聾動物模型的實驗初探[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成立20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8 苗明三;方曉艷;孫艷紅;;氣血雙虛動物模型的復制[A];首屆中國中醫(yī)藥實驗動物科技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2年
9 秦任甲;;高黏滯動物模型[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10 張如意;艾厚喜;葉翠飛;李林;;擬抽動動物模型的建立及評價[A];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第六屆學術會議暨學會成立十周年慶祝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萍 丁香;“讓我代表動物懲罰你”[N];醫(yī)藥經濟報;2009年
2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職業(yè)教育學院 王哲;試述心理學前瞻性記憶模型研究進展[N];吉林日報;2010年
3 張剛強;生物醫(yī)學和藥物研究動物模型規(guī)劃研討會召開[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4 記者 衣曉峰 通訊員 吳丹;新血管內膜增生動物模型研制成功[N];健康報;2013年
5 記者 譚欣;創(chuàng)新建立中醫(yī)證候動物模型[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3年
6 裘 索;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若干問題的思考[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7 新華社記者 毛磊;人應該學會與動物共存[N];新華每日電訊;2003年
8 趙琰 屈會化 王慶國;建立病證結合理想模型的新思路[N];中國醫(yī)藥報;2006年
9 李荔;牛昱宇:轉基因獼猴培育成功[N];北京科技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何世文;我們也是沒有硝煙戰(zhàn)場上的戰(zhàn)士[N];科技日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玉芝;玉屏銀屑方對濕熱證型銀屑病動物模型免疫調節(jié)作用的實驗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2 柴亮;自身免疫性內耳病動物模型的建立和凋亡及其相關蛋白在實驗性自身免疫性內耳病的表達[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3年
3 朱峰;炎癥性腸病免疫動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發(fā)病機制和藥物治療的探討[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1997年
4 成俊;腰椎融合動物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學實驗研究[D];四川大學;2006年
5 隰建成;椎間盤源性下腰痛動物模型的建立及行為學觀察[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6年
6 姜偉洲;基于中醫(yī)理論的肺陰虧虛、寒邪犯肺證動物模型的建立及相關理論的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7 徐冰;常見人體腫瘤轉移動物模型的建立及相關機理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7年
8 袁靜;兩種微生態(tài)學動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抗菌藥物殘留安全評估中的應用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9年
9 郭淑貞;血瘀證(心肌缺血)動物模型及其相關蛋白質組學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10 林曉靜;過熱復合脂多糖致熱射病大鼠動物模型多器官急性損傷的實驗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章敏貴;放射性淚腺損傷動物模型的建立、病理生理機制研究及Gadd45 α在其損傷修復中作用的探討[D];復旦大學;2014年
2 毛雅琴;幽門螺桿菌國內流行株動物模型的建立[D];浙江大學;2015年
3 孫志文;病毒介導反義CK13基因對人鼻咽癌HNE1細胞動物模型放療敏感性的影響[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李帥杰;前列腺2μm激光切除術后尿道上皮修復機制研究的動物模型的建立[D];遵義醫(yī)學院;2016年
5 張大偉;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動物模型的研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1年
6 陶琦;腎臟病動物模型對中西醫(yī)結合臨床治療指導作用的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7 李春光;豬慢性腦動靜脈畸形動物模型的建立[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7年
8 李一鳴;個體化裸鼠荷人肺癌動物模型的基因檢測[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9 溫,;產后多虛多瘀動物模型的實驗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10 付曉麗;多囊卵巢綜合征動物模型與中藥干預的文獻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前列腺2μm激光切除術后尿道上皮修復機制研究的動物模型的建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35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303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