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維生素D水平與狼瘡性腎炎的相關性研究
【學位單位】:川北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R593.242
【部分圖文】:
圖 1 SLE 組、HC 組尿液 1,25(OH)2D3濃度比較 SLE 患者發(fā)生 LN 的概率高于女性 SLE 患者 中男:女發(fā)病率=1:11(11/136)。SLE 中男性出現(xiàn) L(10/11)高于女性出現(xiàn) LN 的概率 45.6%(57/125),義(x2=8.304,p=0.004,見表 1)。LN 組患 SLE 的病程
表 1 LN、nLN 組基線資料比較[ x±s,n(%)M(P25,P75)]LN 組尿液 1,25(OH)2D3濃度[26.54(19.71,32.70)ng/mL]比 1(24.79,79.35) ng/mL]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圖年齡(歲) 病程(年) 男性(%)LN 23.51±6.03 3(1,6) 10(10/67nLN 37.47±6.07 6(2,10) 1(1/69)t/x2-10.073 -4.218 8.304p 0.000 0.000 0.004
8)高于 nLN 組 0(0,1)(t=-6.095,p=0.004,見圖 3E); LN 組紅細胞平均體積 90(83.8,93.6)fl 低于 nLN 組 93.2(89.85,95.7)fl(t=-3.045,p=0.002,見圖 3F); LN 組白蛋白 40.8(35.9,43.0)g/L 低于nLN 組 43.9(42,45.35)g/L(t=-5.372,p=0.000,見圖 3G);LN 組 C3 522(410,786)mg/L 低于 nLN 組 669(582,731)mg/L(t=-2.022,p=0.043 見圖 3H);LN 組 C4 115(74.8,169)mg/L 低于 nLN 組 158.26(119.5,188.5)mg/L(t=-2.852,p=0.004 見圖 3I)。LN 與 nLN 組淋巴細胞計數(shù)、血紅蛋白、球蛋白、尿素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孟賢;;自體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重型狼瘡性腎炎的臨床觀察[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8年20期
2 梁利芳;;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在狼瘡性腎炎中的意義[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9年08期
3 周丹;;針對性護理在環(huán)磷酰胺沖擊治療狼瘡性腎炎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9年19期
4 張雪楓;欒智杰;李德成;;慢性原發(fā)性腎小球腎炎和狼瘡性腎炎中醫(yī)體質分型規(guī)律性與差異性[J];現(xiàn)代醫(y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年02期
5 張巧萍;;64例狼瘡性腎炎患者臨床治療的體會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年A3期
6 王繪霞;夏育民;;狼瘡性腎炎的診療進展[J];皮膚科學通報;2018年03期
7 于小勇;;狼瘡性腎炎管理的十大常見錯誤[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8年08期
8 盧艷;;他克莫司治療難治性狼瘡性腎炎的近期療效及1年隨訪觀察[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7年01期
9 陳菊;周君;;糖皮質激素輔助硼替佐米治療難治性狼瘡性腎炎臨床研究[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7年08期
10 柏林;劉崇俊;;加味黃芪桂枝五物湯治療狼瘡性腎炎激素撤減期的效果探討[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6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舒慧;自噬相關蛋白在狼瘡性腎炎腎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6年
2 戚超君;Renalase與狼瘡性腎炎進展的初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6年
3 邵思佳;中國狼瘡性腎炎患者治療、療效及預后的變化趨勢研究[D];南京大學;2017年
4 徐梁;miR-9和miR-125b在狼瘡性腎炎中作用及機制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8年
5 李艷秋;狼瘡性腎炎易感基因的定位和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4年
6 沈淑瓊;普樂可復治療狼瘡性腎炎的前瞻性臨床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5年
7 丁涵露;狼瘡性腎炎PD-L1表達及其基因轉染的實驗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5年
8 李春雯;腎復康治療狼瘡性腎炎作用機制的實驗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9 周健光;高遷移率族蛋白1在小鼠狼瘡性腎炎中的表達[D];浙江大學;2007年
10 鄭振峰;狼瘡性腎炎患者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瑞;尿液維生素D水平與狼瘡性腎炎的相關性研究[D];川北醫(yī)學院;2019年
2 李淑歡;胸腺肽輔助治療難治性狼瘡性腎炎的臨床觀察[D];上海交通大學;2016年
3 劉艷;狼瘡性腎炎小管間質病變對預后影響及抗P-選擇素單抗的干預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6年
4 廖琳;狼瘡性腎炎患者外周血PDW、MPV、PLT水平及臨床意義[D];川北醫(yī)學院;2019年
5 龔書豪;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鈣調神經磷酸酶抑制劑治療狼瘡性腎炎患者療效的Meta分析[D];南昌大學;2019年
6 邱憶;狼瘡性腎炎并發(fā)感染臨床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D];南昌大學;2019年
7 鄭凱;柴枳龍牡湯聯(lián)合激素與環(huán)磷酰胺治療狼瘡性腎炎氣滯血瘀證的療效觀察[D];山西中醫(yī)藥大學;2018年
8 羅磊;免疫抑制劑維持治療狼瘡性腎炎的初步評價[D];南華大學;2019年
9 邢鵬;狼瘡性腎炎免疫治療及維持期復發(fā)預測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8年
10 張亞梅;補體組份1q和胱抑素C對狼瘡性腎炎的實驗室診斷[D];西南醫(yī)科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87159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2871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