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前列腺癌是男性中非常常見的惡性腫瘤,尤其是在很多的西方國家,在我國前列腺癌的發(fā)病率相對較低,但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老齡化以及生活條件的迅速提高,發(fā)病率也有著逐年的升高的趨勢,所以提高前列腺癌的病理診斷準確率,為臨床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提供依據(jù)勢在必行。目前,用于臨床的前列腺癌生物標記物有前列腺特異抗原(Pro static specific antigen, PSA),高分子量細胞角蛋白(34βE12),α-甲基-輔酶A消旋酶(a-methylacyl-coenzyme A race-mase,又名P504s)等,如何更好的提高病理診斷率,新的生物標記物的發(fā)現(xiàn)顯得尤為重要。本實驗主要是研究同源異形盒蛋白(Engrailed-2,EN2),磷酸化組蛋白H3(phospho-histone H3, PHH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達情況,從而判斷他們在前列腺癌中表達的意義并分析他們對預后產(chǎn)生的影響。 方法:應用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檢測52例前列腺癌患者中EN2, PHH3, PSA,34βE12, P504s,Ki-67蛋白的表達情況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癥中EN2, PHH3蛋白的表達情況,聯(lián)合臨床資料和隨訪資料,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1EN2, PHH3蛋白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癥中的表達 免疫組化染色結果顯示:EN2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陽性表達率為88.46%,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癥中的陽性表達率為6.67%,EN2蛋白在前列腺癌組中的表達率明顯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組EN2的表達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HH3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陽性表達率為94.23%,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癥中的PHH3蛋白的陽性表達率為33.33%,PHH3蛋白在前列腺癌組中的表達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組PHH3的陽性表達率;兩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EN2, PHH3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達與各項臨床病理參數(shù)的關系 隨著前列腺癌組織分化級別的降低,EN2和PHH3蛋白的陽性表達率都是增高的,且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著前列腺癌臨床分期的增高,EN2和PHH3蛋白的陽性表達率是增高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前列腺癌中有淋巴結轉移的患者EN2和PHH3蛋白的表達率比無淋巴結轉移的患者表達率均高,并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EN2與PSA,34βE12, P504s, PHH3及PHH3與Ki-67蛋白的表達在前列腺癌中的等級相關性分析 PSA,34βE12,P504s,Ki-67在前列腺癌中的陽性表達率分別為96.15%,5.77%,92.31%,96.15%,根據(jù)Spearman等級相關性分析,EN2與PSA,P504s, PHH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達均呈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613,0.291,0.467;EN2與34βE12在前列腺癌中的表達呈負相關,相關系數(shù)為-0.685,PHH3與Ki-67呈正相關,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663。 4EN2,PHH3的表達及臨床病理參數(shù)對前列腺癌預后的單因素分析 小于70歲組,高分化組,臨床分期Ⅰ+Ⅱ期,無淋巴結轉移組,EN2陰性表達組及PHH3陰性表達組患者的3年總生存率高于大于(包括等于)70歲組,中、低分化組,臨床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結轉移組,EN2陽性表達組及PHH3陽性表達組患者3年總生存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5采用Cox比例風險模型對前列腺癌的預后進行多因素分析 根據(jù)Cox比例風險模型分析表明,組織分級、臨床分期、淋巴結轉移及EN2,PHH3均可影響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時間(P0.05)。 結論: 1、EN2, PHH3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達明顯高于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癥中的表達 2、EN2蛋白可能促進前列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轉移,PHH3可以反映前列腺癌細胞的增生狀態(tài) 3、EN2與PSA, P504s, PHH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達均呈正相關,與34βE12在前列腺癌中表達呈負相關,PHH3與Ki-67在前列腺癌中的表達呈正相關。 4、組織分級、臨床分期、淋巴結轉移、EN2的表達及PHH3的表達均可以影響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時間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37.2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顧方六;我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發(fā)病調查[J];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2 丁國芳,李繼承,徐銀峰,孫瑜,陶莉;中國人前列腺癌VEGF-C mRNA、VEGFR-3和CD31表達與腫瘤轉移的關系[J];實驗生物學報;2005年03期
3 賴彩永;蘇澤軒;葉東明;劉玉峰;梁蔚波;陳潔;黃維佳;;同源異型盒基因EN2在前列腺癌細胞中的表達及意義[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3年11期
4 張杰;李小靜;;P504S與基底細胞標記物在前列腺病理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診斷病理學雜志;2006年05期
5 徐明,周金良,盛惠珍;腫瘤標志物P504S在前列腺癌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04年04期
6 劉振偉,項永兵,張薇,方茹蓉,阮志賢,孫璐,高立峰,金凡,高玉堂;上海市區(qū)1973~1999年前列腺癌發(fā)病趨勢分析[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03年06期
7 陳光勇,劉麗娜,周小鴿,張長淮,黃受方;α-甲;o酶A消旋酶在前列腺腺癌診斷和鑒別診斷中的作用[J];中華病理學雜志;2004年05期
8 孫穎浩;我國前列腺癌的研究現(xiàn)狀[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4年02期
9 葉定偉;;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學和中國的發(fā)病趨勢[J];中華外科雜志;2006年06期
10 王洪亮,張海峰,許寧,張靈,計國義,李曉萌,高洪文,趙雪儉,桑原正明;中日兩城市前列腺癌普查結果及臨床病理對比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5年02期
,
本文編號:
232140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232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