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致傷原因對大鼠勃起功能障礙的影響
本文選題:勃起功能障礙 + 病因學; 參考:《重慶醫(yī)學》2016年13期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組合切斷雄鼠勃起神經(jīng)、勃起血管及坐骨海綿體肌對勃起功能障礙(ED)的影響。方法根據(jù)切斷方式不同,將285只生殖期雄性Wistar大鼠分成單側切斷A1~A7組(勃起神經(jīng);勃起血管;坐骨海綿體肌;勃起神經(jīng)和血管;神經(jīng)和坐骨海綿體肌;勃起血管和坐骨海綿體肌;勃起神經(jīng)、勃起血管和坐骨海綿體肌);雙側切斷B1~B3組(勃起神經(jīng);勃起血管;坐骨海綿體肌);一側勃起神經(jīng)和對側勃起血管組(C1組);一側勃起神經(jīng)和對側坐骨海綿體肌組(C2組);一側勃起血管和對側坐骨海綿體肌組(C3組);假手術組(D組),以上各組20只,健康對照組(E組,n=5)。育齡期未孕雌鼠285只,隨機與上述各組一一配對飼養(yǎng)。觀察配對雌鼠受孕情況(3個月)。結果 A1~A4組死亡分別為4、2、3和2只,配對雌鼠受孕率100%;A5~A7組死亡分別為4、5和4只,配對雌鼠受孕率分別為88.9%、83.3%和94.1%;B1~B3、C1~C3組死亡分別為3、2、3、2、5和5只,配對雌鼠均未受孕;D組死亡2只,配對雌鼠受孕率100%;E組無死亡,配對雌鼠受孕率100%。結論不同組合切斷雄鼠同側勃起神經(jīng)、勃起血管、坐骨海綿體肌均不會導致永久性ED,不同組合切斷雄鼠雙側勃起神經(jīng)、勃起血管、坐骨海綿體肌均導致永久性ED。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transection of erectile nerve, erectile blood vessel and sciatic cavernous muscle on erectile dysfunction (EDV) in male rat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way of transection, 285 male Wistar rats were divided into unilateral transection A1~A7 group (erectile nerve; erectile vessel; sciatic cavernosum muscle; erectile nerve and blood vessel; nerve and ischion muscle; Keywords erectile vessel and sciatic cavernosum muscle; erectile nerve, erectile vein and ischiae muscle; bilateral transection of B1~B3 group (erectile nerve; erectile vessel; Sciatic cavernous musculus; unilateral erectile nerve and contralateral erectile vessel group C _ 1 group; unilateral erectile nerve and contralateral ischiocavernous muscle group C _ 2 group; unilateral erectile artery and contralateral ischiocastoid muscle group C _ 3 group; sham operation group D group, 20 rats in each group.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V. A total of 285 unpregnant female rats of childbearing age were randomly paired with each group. To observe the pregnant condition of paired female mice (3 months). Results in the A1~A4 group, the death rates of the female mice were 4, 5 and 4, respectively. The pregnancy rates of the matched female rats were 88. 9% and 94. 1%, respectively. The death rates of the female rats in group C 3 and group C 3 were 32 3, 2 and 5, respectively. The death rates of the matched female rats were 2 in group D and 2 in group D, respectively, and the rates of pregnancy in group C 1 and group C 3 were 88. 9% and 94. 1%, respectively. The pregnant rate of female mice was 100%, that of group E was 100%. Conclusion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transection of ipsilateral erectile nerve, erectile blood vessel and ischiocavernosus muscle will not result in permanent ED.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transection of bilateral erectile nerve, erectile vessel and sciatic cavernosum muscle can all result in permanent ED.
【作者單位】: 遵義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
【基金】:貴州省科技廳基金[黔科合J字LKZ(2011)07]
【分類號】:R69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晏繼銀;昔多芬治療勃起功能障礙124例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0年12期
2 程平;現(xiàn)代治療術征服勃起功能障礙[J];醫(yī)藥世界;2000年11期
3 胡禮泉;勃起功能障礙診斷與治療[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01年02期
4 張元芳;加強老年性勃起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J];老年醫(yī)學與保健;2001年04期
5 劉照旭;山東省男科學會首屆勃起功能障礙研討會召開[J];中華男科學;2001年04期
6 許清泉,朱積川,姜輝,洪鍇,王曉峰;老年勃起功能障礙的臨床分析[J];中華男科學;2001年06期
7 李錚,王益鑫;老年勃起功能障礙研究進展[J];生殖醫(yī)學雜志;2001年02期
8 張石革,孫定人;治療勃起功能障礙藥物的研究與應用進展[J];中國藥房;2001年01期
9 孟戰(zhàn)戰(zhàn);老年勃起功能障礙病人血流動力學探討[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2年01期
10 古子平;勃起功能障礙的治療進展[J];廣州醫(yī)藥;200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廣森;陳文英;尤耀東;張朝德;;勃起功能障礙程度與體質的相關性研究[A];第七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男科學術會議及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男科提高班論文匯編及講義[C];2011年
2 黃晨;陳斌;王鴻祥;陳榮;韓銀發(fā);王益鑫;黃翼然;;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礙的心理因素分析[A];第七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男科學術會議及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男科提高班論文匯編及講義[C];2011年
3 肖新民;趙啟華;黃書;許亞宏;李軍;劉強;;電腦中頻治療儀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A];第一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男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4 徐福松;魯龍光;;心理疏導療法治療勃起功能障礙臨床觀察[A];第二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男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5 辛鐘成;張志超;袁亦銘;田龍;;原發(fā)性勃起功能障礙臨床特點及診斷與治療經(jīng)驗[A];21世紀男科學——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男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6 陳斌;黃旭元;韓銀發(fā);孫杰;王益鑫;黃翼然;;生化篩選在預期勃起功能障礙療效中的作用[A];21世紀男科學——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男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7 李波;江立軍;王耕;;勃起功能障礙程度評分標準臨床觀察[A];21世紀男科學——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男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8 劉為池;于永剛;;駐桂部隊勃起功能障礙流行病學調(diào)查[A];21世紀男科學——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男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9 陳昭典;;勃起功能障礙診斷與治療的進展[A];2007年浙江省男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10 崔云;;勃起功能障礙的中西醫(yī)新認識與研究進展[A];2007年浙江省男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戚廣崇(主任醫(yī)師);勃起功能障礙的診治[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6年
2 副主任醫(yī)師 林利華;莫讓壓力破壞性能力[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9年
3 身體周刊記者 屠俊;大叔們?yōu)楹巍坝行臒o力”?[N];東方早報;2014年
4 蒲昭和;下列慢性病可致ED[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4年
5 本報記者 葉依;你的那個他是假ED嗎?[N];健康時報;2004年
6 肖祥云;富貴病讓男性雄風不振[N];大眾衛(wèi)生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王峰;男性保健之“最”[N];中國消費者報;2000年
8 ;ED與其他疾病有關[N];新華每日電訊;2000年
9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yī)師 李宏軍;勃起功能障礙診治需規(guī)范[N];健康報;2012年
10 本報記者 唐夏;辛鐘成:走出盲目“壯陽”的誤區(qū)[N];中國消費者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韋安陽;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礙大鼠陰莖海綿體平滑肌表型轉化及白膜纖維成分改變的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7年
2 張琦;動脈性勃起功能障礙中的氧化應激與抗氧化治療[D];吉林大學;2010年
3 應薦;滋陰法治療腎虛型勃起功能障礙的臨床及實驗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3年
4 白劍;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綜合征導致下尿路癥狀和勃起功能障礙的機制初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吳堅清;中西醫(yī)辨證分型與高血壓患者勃起功能障礙[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6 劉建榮;勃起功能障礙的基本病機探討及興靈湯作用機理研究[D];湖北中醫(yī)學院;2003年
7 林浩成;COX同工酶-10aa-PGIS轉基因治療神經(jīng)損傷型勃起功能障礙機制的實驗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8 饒可;RhoA/Rho激酶導致高脂血癥白兔勃起功能障礙機制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磊;珠海市成年男性勃起功能障礙的病例對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2 劉凌云;夜間勃起試驗檢測在勃起功能障礙診斷中的價值[D];吉林大學;2009年
3 任明亮;他達那非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有效性與安全性[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6年
4 楊相立;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與勃起功能障礙的關系的臨床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7年
5 聶永華;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對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障礙的影響[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2年
6 張峰彬;重組人生長激素治療中老年勃起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7 李歡;三七總皂苷對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礙大鼠勃起功能的影響[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張順鈺;真空負壓吸引對早泄患者和勃起功能障礙患者的作用[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3年
9 呂崢;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障礙氧化損傷機制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李科技;骨髓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礙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98679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1986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