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相關癌睪丸抗原TEX101研究進展
本文選題:癌/睪丸抗原 + TEX。 參考:《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2017年05期
【摘要】:TEX101是癌/睪丸抗原家族中的重要一員,高表達于人睪丸中的精母細胞和精子細胞中。目前發(fā)現(xiàn)TEX101從精子表面脫落與精卵相互作用密切相關,是精卵發(fā)生頂體反應的關鍵步驟。此外,TEX101在精漿中的濃度與睪丸生殖細胞的數(shù)量相關,可以作為代表男性生育能力的生物學標志物。最后,TEX101的表達還影響精子的運動能力和黏附能力。這些發(fā)現(xiàn)表明TEX101可以作為代表男性生育能力的生物學標志物,在精子的發(fā)生發(fā)育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Abstract]:TEX101 is an important member of the carcinomatous / testicular antigen family, which is highly expressed in spermatocytes and spermatocytes of human test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exfoliation of TEX101 from the sperm surfa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perm-egg interaction, which is a key step in the acrosome reaction of spermatozoa. In addi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TECX 101 in seminal plasma is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germ cells in testis, which can be used as a biomarker of male fertility. Finally, the expression of Tex101 also affects sperm motility and adhesion ability.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EX101 can be used as a biomarker of male fertility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permatogenesis and 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廣西醫(yī)科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衛(wèi)生計生委生殖中心;
【基金】: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科研基金(基金編號桂人口計生研1108) 廣西不孕不育患者異常核型家系的研究及其資料數(shù)據(jù)庫的構建(2014GXNSFBA118199)共同資助
【分類號】:R698.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剛,劉子龍,胡艷群,熊忠明,肖慧珠,熊承良;不育油漆工精子連接段異常的超微病理檢查[J];中華男科學;2003年04期
2 周萬灝;馬旭;姜輝;袁任培;陳茜;隋玉潔;賈孟春;;生育男性和白細胞精子癥患者精子線粒體基因缺失和含量的研究[J];中華男科學雜志;2008年05期
3 李紅;楊學農;李文平;;精子DNA損傷的研究進展及臨床價值[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8年09期
4 陸月紅;高惠娟;金帆;;不同源性精子卵胞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結局及其安全性研究進展[J];浙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年05期
5 王一飛,朱繼業(yè),吳明章;抗精子發(fā)生效應的組織學評定標準[J];生殖與避孕;1980年01期
6 王益鑫;精子發(fā)生、成熟與排放[J];生殖與避孕;1981年04期
7 謝文英,倪一玄;人精子自身免疫和同族免疫的測定技術[J];生殖與避孕;1982年01期
8 王一飛;王春年;朱云鳳;馮京生;李建國;徐晨;高惠寶;潘知行;;精子生物學研究進展——本實驗室研究成果[J];生殖醫(yī)學雜志;1993年01期
9 潘曉燕;李質馨;王正朝;王雪楠;黃冰洋;竇肇華;孫艷美;;精子發(fā)生過程中的組蛋白變化與雄性不育[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10 張志宏;朱海波;張馨月;鄧舒;劉睿智;侯毅;;不同來源精子對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治療結局的影響[J];生殖醫(yī)學雜志;201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桂耀庭;唐愛發(fā);余振東;張立兵;張鍵榮;李賢新;蔡志明;;精子發(fā)生相關基因的篩選和功能研究[A];中國生理學會2007年消化內分泌生殖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7年
2 高永金;金保方;;精子DNA完整性損傷及其相關性研究進展[A];2011·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中西醫(yī)結合醫(yī)師大會論文集[C];2011年
3 高永金;金保方;;精子DNA完整性損傷及其相關性研究進展[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一屆男科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1年
4 孫中明;;精子超微結構與男性不育[A];浙江省中醫(yī)藥學會2005年男科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學術交流會資料匯編[C];2005年
5 楊光;卞廷松;談小林;史兵偉;;流式細胞術檢測精子凋亡與男性不育癥關系初探[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屆男科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6 張明君;郭賢坤;;附睪內細胞因子在精子成熟過程中的作用[A];第十五屆全國泌尿外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7 白曉紅;;精子DNA碎片化檢測對男性不育診治的價值[A];第一屆中華醫(yī)學會生殖醫(yī)學分會、中國動物學會生殖生物學分會聯(lián)合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朱勇;吳亦波;劉鋒;郭雪江;郭曰帥;閆鋒;劉勇;曹小蓉;胡洪亮;沙家豪;周作民;李錚;;精子差異蛋白質譜分析父源性受精關鍵蛋白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男科學分會第十三次全國男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9 田永紅;;男性生殖道感染與精子功能[A];湖北省性學會第二屆第二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10 朱勇;劉鋒;閆鋒;劉勇;曹小蓉;胡洪亮;李錚;吳亦波;郭雪江;郭曰帥;沙家豪;周作民;;精子差異蛋白質譜分析父源性受精關鍵蛋白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次全國生殖醫(yī)學學術會議?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上海市人類精子庫 杜宏偉 上海市男科學研究所 李錚;人體最激情的舞者——精子[N];東方早報;2011年
2 劉長亮;“附睪炎致不孕”內幕揭秘[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婧;硫化氫對精子發(fā)生及功能障礙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4年
2 雷斌;PRPS2在精子發(fā)生過程中的生物學功能及其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張浩波;精子凋亡與男性不育相關系列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4 李純錦;牛和人精子中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和神經生長因子的表達及功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5 朱復希;圓頭精子癥受精失敗機理、對策及其基因診斷平臺的建立[D];中南大學;2013年
6 崔險峰;非梗阻性無精子癥睪丸外科取精及睪丸精子冷凍保存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7 周濤;人與獼猴精子發(fā)生相關蛋白質組的生物信息學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4年
8 鐘良文;精子發(fā)生及其異常所致唯支持細胞綜合征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9 李慕軍;不同類型精子發(fā)生障礙全基因組甲基化差異分析與重要功能基因的表達驗證[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李紅鋼;CatSper作為不育病因檢查和避孕靶點的探索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妍;易感基因核苷酸多態(tài)性對中國漢族男性精子發(fā)生障礙的影響[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查醒;MIR-183靶向TEX15調控精子發(fā)生[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6年
3 陳劍波;Spata46在小鼠生精中的表達其功能過程特征及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6年
4 張健;顯微鏡下精索經結扎對精子DNA完整性的影響[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6年
5 劉敏;精子鉀離子通道的調節(jié)機制和功能研究[D];南昌大學;2016年
6 黎娜;雙酚A和唾液酸對人精子功能的影響研究[D];南昌大學;2016年
7 周萬灝;正常男性和白細胞精子癥患者精子線粒體基因缺失和含量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8 何r,
本文編號:194184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1941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