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34和CSF-1在狼瘡腎炎小鼠腎臟的表達及意義
本文關鍵詞:IL-34和CSF-1在狼瘡腎炎小鼠腎臟的表達及意義
更多相關文章: 狼瘡腎炎 蛋白尿 白細胞介素- 集落刺激因子-
【摘要】:目的探討巨噬細胞活化因子白細胞介素-34(IL-34)和集落刺激因子-1(CSF-1)在狼瘡腎炎小鼠腎臟的表達及意義。方法以自發(fā)性狼瘡腎炎小鼠MRL-Faslpr和TgZ-MRL-Faslpr小鼠為模型,于6周、3月、5月末處死動物,檢測尿蛋白和血肌酐的變化;PAS染色觀察腎臟病理改變;實時定量PCR和ELISA法檢測腎組織IL-34和CSF-1的表達;免疫組化和免疫熒光法檢測腎組織F4/80+巨噬細胞數(shù)量、雪蓮花凝集素(LTL)和雙花扁豆凝集素(DBA)的分布;原位雜交檢測腎臟IL-34的分布;X-gal染色檢測腎組織CSF-1的分布。結果 1隨著鼠齡增加MRL-Faslpr小鼠腎臟IL-34和CSF-1mRNA和蛋白表達均顯著增加(均P0.01),增加的IL-34和CSF-1主要分布在皮髓交界處的腎小管中,部分分布于皮質腎小管。2腎臟IL-34和CSF-1表達增加與腎臟病理分級和腎間質巨噬細胞浸潤呈量效關系。3尿蛋白定量與腎臟IL-34的表達密切相關。相關分析顯示,尿IL-34含量與尿白蛋白排泌呈正相關(r=0.915 4,P0.01),明顯優(yōu)于CSF-1(r=0.150 6,P=0.07)。結論與CSF-1相比,腎臟IL-34的表達和分泌與尿蛋白定量密切相關,尿IL-34含量能夠反映狼瘡腎炎的活動程度。
【作者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綜合科;湖北中醫(yī)藥大學針灸骨傷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腎內科;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81270771)
【分類號】:R593.242
【正文快照】: 2湖北中醫(yī)藥大學針灸骨傷學院,武漢430061集落刺激因子-1,即CSF-1(colony-stimulating factor-1),又稱M-CSF,是一種單核巨噬細胞生長因子,它能調節(jié)巨噬細胞的存活、增殖、分化和趨化[1]。腎小管上皮細胞過表達CSF-1、激活炎癥性巨噬細胞是狼瘡腎炎進行性進展的主要機制[2-3]。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任加發(fā);周陽;戴春筍;;巨噬細胞與腎臟疾病[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14年04期
2 畢藝鳴;安海燕;;IL-34與肝纖維化[J];現(xiàn)代免疫學;2015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湯進;腺苷信號通路在腎間質纖維化過程中的作用機制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2 徐歆;紫錐菊提取物對小鼠免疫和抗沙門氏菌感染能力的影響及其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3 耿燕秋;間充質干細胞通過活化M2型巨噬細胞減輕急性腎損傷的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醫(yī)學院;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周朝鋒;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漿IL-18、IL-18BPa、IL-37的變化及其與心功能的相關性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2 洪聰敏;急性腎損傷患者的遠期腎臟預后[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4年
3 郭延嶺;成年小鼠中風后小膠質細胞激活的時間依從性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戴岷,陳順樂,鮑春德;靜脈環(huán)磷酰胺沖擊治療狼瘡腎炎的長期隨訪[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0年01期
2 李廣然 ,葉任高;狼瘡腎炎的治療新進展[J];新醫(yī)學;2001年04期
3 陳偉英,尹培達;狼瘡腎炎的治療現(xiàn)狀與進展[J];新醫(yī)學;2002年12期
4 夏成云,周京國;狼瘡腎炎患者血漿內皮素水平的變化及潑尼松與環(huán)磷酰胺沖擊治療對其影響[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2年01期
5 尹培達;狼瘡腎炎的治療現(xiàn)狀與展望[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2年02期
6 杜勇,李幼姬,楊念生,陳偉英,曾麗霞,李志堅,葉任高;狼瘡腎炎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02年02期
7 楊東威;趙和平;黃斌;朱習文;;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狼瘡腎炎的療效觀察[J];湖北中醫(yī)雜志;2002年07期
8 李航,李學旺,左力,劉玉春,李安,林彬;國產(chǎn)與進口甲潑尼龍琥珀酸鈉靜脈大劑量注射治療重癥狼瘡腎炎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比較[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02年01期
9 慈春增,肖青,趙瑞蓮;狼瘡腎炎患者治療前后的尿液變化及意義[J];山東醫(yī)藥;2003年10期
10 王潔;狼瘡腎炎的治療進展[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曉非;蔣莉;劉海娜;張榕;張曉莉;;早期狼瘡腎炎患者血中可溶性CD40配體的變化及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全國風濕病學年會論文匯編[C];2003年
2 鐘力;高建華;徐珊;張劍勇;尹志華;;激素聯(lián)合中藥治療難治性狼瘡腎炎的臨床研究[A];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強直性脊柱炎專題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7年
3 鐘力;高建華;徐珊;張劍勇;尹志華;;激素聯(lián)合中藥治療難治性狼瘡腎炎的臨床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中醫(yī)風濕病學術研討會專輯[C];2006年
4 劉曉倩;戴明;陳曉翔;胡大偉;鮑春德;;狼瘡腎炎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8及其結合蛋白基因的表達[A];全國自身免疫性疾病專題研討會暨第十一次全國風濕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5 郭桂梅;陳順樂;沈南;倪旭鳴;鮑春德;戴岷;王海豐;黃新芳;錢捷;;狼瘡腎炎患者腎組織基因表達的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風濕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顧越英;;狼瘡腎炎的臨床治療進展[A];浙江醫(yī)學會2007年風濕病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肖嫦娟;饒慧;;不同治療方案對Ⅴ型狼瘡腎炎的綜合療效對比[A];第17次全國風濕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8 李雪璐;邢艷;;雌二醇和白細胞介素-10在女性狼瘡腎炎患者血漿的表達水平及其意義[A];第17次全國風濕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9 林書典;;伴抗中性粒細胞胞質抗體陽性狼瘡腎炎的臨床病理特征[A];第17次全國風濕病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2年
10 陽曉;葉任高;;狼瘡腎炎的診斷和治療[A];第七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腎臟病會議專題講座匯編[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陶春祥;狼瘡腎炎的藥物治療[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2 衣曉峰;李華虹;如何判斷狼瘡腎炎患者腎損害?[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3 魏開敏;狼瘡腎炎的免疫抑制治療[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馨梅;彌漫增殖性狼瘡腎炎的臨床和病理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09年
2 王娟;狼瘡腎炎伴血栓性微血管病變的臨床病理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09年
3 劉志純;TWEAK-P38 MAPK信號通路在狼瘡腎炎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東鋒;狼瘡腎炎治療的系統(tǒng)評價[D];瀘州醫(yī)學院;2009年
2 陳慧;血、尿白介素-6的檢測在重癥狼瘡腎炎患者中的臨床價值[D];川北醫(yī)學院;2010年
3 趙永利;狼瘡腎炎病理分型與臨床特征的相關性探討[D];吉林大學;2010年
4 宋星慧;增生性狼瘡腎炎治療的系統(tǒng)評價[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5 雷永生;1032例狼瘡腎炎臨床病理分析[D];鄭州大學;2014年
6 楊曉青;狼瘡腎炎的臨床病理研究及發(fā)病機制初探[D];四川大學;2007年
7 宋曉燕;狼瘡腎炎患者腎組織中載脂蛋白E的表達及意義[D];山東大學;2008年
8 張國華;間歇小劑量環(huán)磷酰胺治療12例狼瘡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的臨床分析[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8年
9 樊敏;來氟米特對狼瘡腎炎小鼠的治療作用及機制探討[D];吉林大學;2010年
10 曹平;細胞凋亡清除障礙及瓣狀內切核酸酶1基因變異在狼瘡腎炎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D];蘭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3053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1305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