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電流對腎囊腫假性強化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管電流對腎囊腫假性強化的影響
更多相關文章: 腎疾病 囊性 體層攝影術 X線計算機 管電流 假陽性反應 體模模型
【摘要】:目的通過模擬單純性腎囊腫的體模模型,評估管電流對腎囊腫假性強化的影響。材料與方法使用10%葡萄糖液及一定濃度的含碘溶液,分別模擬平掃、中等強化及最大強化程度腎實質背景濃度。囊腫直徑分別為6 mm、10 mm、15 mm,依據(jù)管電流不同分為A組119 m As、B組178 m As、C組297 m As,管電壓均為120 k V。以CT增加值10 HU為臨界值,評估不同條件下囊腫有無假性強化。結果 A組僅在240 HU背景濃度下出現(xiàn)假性強化,且直徑6 mm的囊腫最顯著,為21 HU。B組直徑10 mm和6 mm的囊腫在180 HU和240 HU背景下均出現(xiàn)假性強化,差值最大為240 HU直徑6 mm的囊腫,為20.4 HU。C組僅直徑6 mm的囊腫在125 HU和240 HU背景濃度下有假性強化。囊腫假性強化受背景濃度(F=17.587,P0.01)和囊腫直徑(F=4.214,P0.05)較大,背景濃度越高,直徑越小,假性強化越明顯。隨著管電流增加,CT容積劑量指數(shù)增加,假性強化值越來越小,但各組中不同背景濃度及不同直徑的囊腫假性強化出現(xiàn)幾率無明顯規(guī)律。結論增加CT掃描管電流不能完全消除囊腫假性強化的產生。較高的背景濃度和較小的囊腫直徑是產生假性強化的重要因素。但增加管電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假性強化發(fā)生的幾率。對于體重較重者,適當增加管電流以改善圖像質量、減少腎囊腫假性強化發(fā)生的可能是必要的。
【作者單位】: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四醫(yī)院CT/MR室;河北省安國市醫(yī)院CT/MR室;
【基金】:河北省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ZL20140092)
【分類號】:R692;R816.7
【正文快照】: CT診斷單純腎囊腫的標準是:腎內單發(fā)或多發(fā)類圓形低密度病變,密度均勻一致(-10~20 HU),壁薄,邊緣光滑銳利,周圍有正常腎實質,增強掃描病變無強化(CT值增幅≤10 HU)[1]。這一標準由Bosniak于1986年提出,是目前評估腎囊腫及囊腫樣病變最常用的參考依據(jù)[2],因此在腎囊腫的CT診斷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黃平;方方;劉志宏;;醫(yī)用診斷X光機管電流測試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1年07期
2 劉玉林;;X線管電流自動穩(wěn)定調節(jié)裝置[J];醫(yī)療器械;1986年02期
3 陳邦文;楊愛春;何海青;;螺旋CT自動管電流技術在胸部掃描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輻射衛(wèi)生;2011年02期
4 魏建新;;ZYS-Ⅱ型數(shù)字毫安秒表[J];中國醫(yī)療器械雜志;1991年01期
5 劉尊瀚;劉敏;李恩春;譚書德;李強;趙瀟;劉麗君;;離體豬肺標本低劑量高分辨率CT掃描的最佳管電流選擇[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年05期
6 黃偉;徐益明;邵瑾;葛高華;盧道延;馮宇;;64層CT管電流調制肺動脈成像:100kV與120kV對比[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10年10期
7 陳勇華;;CT9800無管電流故障的快速判斷[J];中國醫(yī)療器械雜志;1991年03期
8 馮祥太;趙強;王成偉;孫磊;高永昌;;螺旋CT管電流調控技術在肺部低劑量掃描中的應用[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8年14期
9 張緒明,,劉義軍,宋清偉;CT9800快掃描時檢測不到管電流故障的檢修[J];中國醫(yī)療器械雜志;1995年04期
10 尤志軍;景建梅;石明國;;自動毫安控制技術在頸部CT掃描中的價值[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周理余;;自動管電流技術在盆腔16層螺旋CT檢查中的應用[A];第十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術研討會暨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研究進展學習班資料匯編[C];2010年
2 周建;;島津變頻X光機的管電流調整[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3 崔燕海;楊向太;黃美萍;李景雷;劉輝;梁長虹;;基于胸圍的管電流調節(jié)技術在冠狀動脈CTA中的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八次全國放射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4 李劍;尤志軍;鄭敏文;李雪梅;劉凱;;雙源CT冠狀動脈成像的低劑量技術——管電流調節(jié)技術窗的優(yōu)化[A];2009中華醫(y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第十七次全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5 鄂林寧;馬大慶;;多層螺旋CT測量肺內混合磨玻璃密度結節(jié)體積的體模研究——管電流對測量準確性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16次全國放射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6 袁成;;探討低劑量CT掃描在嬰幼兒顱腦檢查中的防護價值[A];2010中華醫(y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第十八次全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江西 曾海萍;XG-200型X線機高壓次級與管電流測量電路的工作原理與故障檢修[N];電子報;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李曉瓊;低劑量CTA在頭頸血管檢查中應用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2 胡敏霞;64層螺旋CT腹部掃描參數(shù)優(yōu)化的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3 付維東;基于均一圖像質量的冠狀動脈CT血管成像個體化管電流調制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4 弓婷婷;心電圖電流調控技術在心臟CT冠狀動脈成像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1839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mjlw/1183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