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飛薊素和富硒蛹蟲草對雷公藤甲素致大鼠肝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
本文選題:雷公藤甲素 + 肝損傷; 參考:《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評價水飛薊素和富硒蛹蟲草對雷公藤甲素致大鼠急性肝損傷的防治效果以及闡明兩者的作用機制。方法:1.水飛薊素對雷公藤甲素致大鼠肝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使用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隨機分為5組,即正常組,雷公藤甲素造模組,水飛薊素高、中、低劑量給藥組(200、100、50 mg/kg),正常組與模型組灌胃給予生理鹽水七天,第八天分別腹腔注射生理鹽水和雷公藤甲素(2mmg/kg)。水飛薊素給藥組分別灌胃給予高、中、低劑量的水飛薊素七天,第八天腹腔注射雷公藤甲素造模。造模結束24小時后對所有實驗動物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溶液使其麻醉,'用普通采血管收集腹腔大動脈血,用于檢測血清轉氨酶和總膽固醇含量。放血至死后立即采集肝臟組織,一部分經(jīng)甲醛固定后制作成HE染色病理切片、免疫組化切片以及TUNEL染色切片,一部分制成勻漿液用于檢測抗氧化酶活力、脂質(zhì)過氧化產(chǎn)物、炎癥因子以及細胞色素C含量,一部分提取蛋白后檢測磷酸化JNK、磷酸化p38、活化的caspase-3以及Nrf2蛋白表達水平。2.富硒蛹蟲草對雷公藤甲素致大鼠肝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使用雄性Wistar大鼠84只,隨機分為7組,即正常組,雷公藤甲素造模組,富硒蛹蟲草對照組(1.5g/kg),水飛薊素陽性對照給藥組(200 mg/kg),富硒蛹蟲草低劑量給藥組(0.75g/kg),富硒蛹蟲草高劑量給藥組(1.5g/kg),普通蛹蟲草給藥組(1.5g/kg)。正常組與模型組灌胃給予生理鹽水七天,第八天分別腹腔注射生理鹽水和雷公藤甲素(2mg/kg)。富硒蛹蟲草對照組灌胃給予1.5g/kg富硒蛹蟲草七天,第八天腹腔注射生理鹽水。水飛薊素給藥組、高劑量和低劑量富硒蛹蟲草給藥組以及普通蛹蟲草給藥組分別灌胃給予200mg/kg水飛薊素、1.5g/kg和0.75g/kg富硒蛹蟲草以及1.5g/kg普通蛹蟲草七天,第八天腹腔注射雷公藤甲素造模。造模結束24小時后對所有實驗動物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溶液使其麻醉,用普通采血管收集腹腔大動脈血,用于檢測血清轉氨酶和總膽固醇含量。放血至死后立即采集肝臟組織,一部分經(jīng)甲醛固定后制作成HE染色病理切片、免疫組化切片以及TUNEL染色切片,一部分制成勻漿液用于檢測抗氧化酶活力、脂質(zhì)過氧化產(chǎn)物以及細胞色素C含量,一部分提取蛋白后檢測活化的caspase-3以及Nrf2蛋白表達水平,一部分提取RNA后檢測NQO1、HO-1和GCLC mRNA表達水平。最后采用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檢測富硒蛹蟲草和普通蛹蟲草中硒含量、高效液相聯(lián)用質(zhì)譜檢測蟲草素和硒代氨基酸的含量。結果:1.水飛薊素能夠顯著下調(diào)由雷公藤甲素造成的血清轉氨酶(AST、ALT、ALP、GGT)和總膽固醇含量增高,并且能夠顯著改善雷公藤甲素造成的肝臟組織結構變形、細胞壞死和炎性浸潤的現(xiàn)象。另外,水飛薊素能夠顯著恢復雷公藤甲素造成的抗氧化酶(SOD、CAT、GSH、GST、GSH-Px)活力下降和抑制MDA以及炎癥因子(IL-6,IL-10、IL-1 β、TNF-α)以及細胞色素C含量增高。水飛薊素能夠有效抑制磷酸化p38和磷酸化JNK蛋白、凋亡蛋白活化的caspase-3以及Bax的過表達,但不能提高Nrf2蛋白的表達。2.富硒蛹蟲草能夠顯著下調(diào)由雷公藤甲素造成的血清轉氨酶(AST、ALT、ALP、GGT)和總膽固醇含量增高,明顯改善肝組織病理學畸變,增加細胞內(nèi)抗氧化酶(SOD、CAT、GSH、GST、GSH-Px)活力,減少MDA的堆積,并且能夠上調(diào)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達水平,抑制細胞色素C的釋放、凋亡蛋白Bax以及活化的caspase-3蛋白的過表達從而降低細胞凋亡指數(shù)。另外富硒蛹蟲草能夠激活Nrf2蛋白來調(diào)控GCLC、HO-1和NQO1 mRNA的表達。3.富硒蛹蟲草中的硒、蟲草素和硒代胱氨酸的含量均顯著高于普通蛹蟲草組。結論:水飛薊素和富硒蛹蟲草都能夠顯著增強體內(nèi)抗氧化防御體系,控制氧化應激壓力,抑制脂質(zhì)過氧化反應來預防雷公藤甲素造成的肝細胞凋亡和肝功能失調(diào),兩者的作用效果與劑量呈明顯的正相關性,其中高劑量的富硒蛹蟲草與高劑量的水飛薊素的作用效果相當,且顯著優(yōu)于同等劑量的普通蛹蟲草。水飛薊素的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調(diào)節(jié)促炎因子的過表達,抑制炎癥信號通路和細胞凋亡通路,富硒蛹蟲草則可能是通過激活Nrf2通路來提高抗氧化酶活力,兩種藥物對雷公藤甲素造成的急性肝損傷都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廣州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285.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饒毅,魏惠珍,席毅,歐陽輝,呂愛平,楊世林;毛細管氣相色譜法測定雷公藤中雷公藤甲素[J];中草藥;2005年10期
2 劉明星,董靜,楊亞江,楊祥良,徐輝碧;雷公藤甲素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2005年03期
3 鄭家潤;;雷公藤應用研究存在的問題[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年02期
4 莫玉潔;朱建華;;雷公藤甲素抗雄性生育作用研究進展[J];科技信息;2013年02期
5 賈力;;雷公藤甲素注射液的穩(wěn)定性試驗[J];中國藥學雜志;1985年10期
6 郭曉莊;雷公藤研究新進展——全國第二次雷公藤學術研討會概況報道[J];綜合臨床醫(yī)學;1991年05期
7 張亮,張正行,盛龍生,安登魁;毛細管氣相色譜法測定不同產(chǎn)地雷公藤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1992年03期
8 李愛群,周蓓,何羿婷;雷公藤甲素透皮吸收特性的初步研究[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02年01期
9 畢秀芹,陶君彥,畢曉黎;雷公藤根皮及地上部分的研究進展[J];湖北中醫(yī)雜志;2004年01期
10 翁小滿,Atkinson S,Gorak-Stolinska P,Dockrell H.M;雷公藤免疫調(diào)節(jié)的體外研究[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04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祖山;;雷公藤的研究與臨床應用[A];全國有毒中藥在風濕病治療中的應用與研究進展學習班講義[C];2010年
2 田磊磊;譚鵬;李飛;;雷公藤炮制前后雷公藤甲素的含量比較研究[A];2010中藥炮制技術、學術交流暨產(chǎn)業(yè)發(fā)展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沈思鈺;;雷公藤甲素的研究進展[A];2010年全國中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崔勇;;雷公藤甲素對類風濕關節(jié)炎滑膜成纖維細胞釋放炎癥介質(zhì)的作用[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及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10年
5 黃光照;劉良;韋登明;;雷公藤的毒理病理、臨床應用的毒副反應及其拮抗藥的研究[A];第四次全國雷公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6 葉海英;;雷公藤及其制劑的臨床應用研究進展[A];第四次全國雷公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7 林娜;劉春芳;賈紅偉;肖誠;吳皓;;雷公藤甲素對小鼠膠原性關節(jié)炎的抑制作用[A];第四次全國雷公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8 黃文華;郭寶林;斯金平;阮秀春;余競光;孫蘭;;雷公藤屬3種植物不同群體和個體雷公藤甲素含量研究[A];藥用植物研究與中藥現(xiàn)代化——第四屆全國藥用植物學與植物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畢曉黎;周偉雄;黃偉年;楊少強;雷華;倪吉志;;雷公藤根皮及地上部分的研究進展[A];全國中藥標準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沈思鈺;;雷公藤甲素的研究進展[A];第5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男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暨男科提高班講義[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張美容;泰寧發(fā)展雷公藤產(chǎn)業(yè)助農(nóng)增收[N];福建日報;2009年
2 周大彬 通訊員 藍云龍 郎衛(wèi)紅;雷公藤產(chǎn)業(yè)化發(fā)展“底氣”足了[N];麗水日報;2006年
3 本報記者 駱志雄;泰寧雷公藤邁入產(chǎn)業(yè)化門檻[N];三明日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鄭玉容;農(nóng)業(yè)對接項目多[N];福建科技報;2006年
5 張美容;泰寧生物制藥產(chǎn)業(yè)助農(nóng)增收[N];三明日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馮磊;中藥研究應為臨床提供支撐[N];中國中醫(yī)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劍;萃取過程強化的基礎研究及在雷公藤甲素分離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11年
2 李毅;雷公藤甲素對炎性腸病(克羅恩。┠c黏膜免疫系統(tǒng)IL-6/STAT3信號通路的干預機制[D];南京大學;2011年
3 趙飛;雷公藤甲素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和自噬的分子機制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6年
4 曾嶸;慢性腎臟病—腎間質(zhì)纖維化易感基因的Meta分析及雷公藤甲素的干預機制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5 龍聰;雷公藤甲素對原發(fā)性滲出性淋巴瘤細胞的影響及分子機制研究[D];武漢大學;2016年
6 余超;樹突狀細胞的TLR信號通路在炎癥性腸病(克羅恩。┑淖兓袄坠偌姿馗深A機制[D];南京大學;2011年
7 袁凱;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紅素通過調(diào)節(jié)中性粒細胞活性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機制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7年
8 張偉英;雷公藤甲素聯(lián)合照射抑制鼻咽癌細胞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7年
9 李如君;去泛素化酶BRCC36對慢性壓力超負荷小鼠心臟的保護作用及雷公藤甲素干預的實驗研究[D];揚州大學;2017年
10 韓洋洋;雷公藤甲素抑制前列腺腫瘤細胞增殖能力的分子機制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駱錦彬;SRp20蛋白與雷公藤甲素誘導胰腺癌細胞凋亡的相關機制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5年
2 童洋飛;雷公藤甲素對心肌細胞周期抑制因子CDKN1a表達及心肌肥大的影響[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5年
3 樊梅;脒修飾的載雷公藤甲素陽離子脂質(zhì)體的腎小球靶向給藥系統(tǒng)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4 李猛;雷公藤甲素對人乳腺癌干細胞干性的影響與初步機制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5 許可嘉;自噬介導的雷公藤甲素肝臟毒性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6 徐慧慧;雷公藤甲素對Tregs-OC共培養(yǎng)體系中OC分化及骨吸收功能的影響[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7 周雪;MSCs上清緩解雷公藤甲素損害卵巢顆粒細胞機制的探究[D];南京大學;2014年
8 饒明錦;天然小分子雷公藤甲素抑制Hedgehog信號通路活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9 付陽;膀胱灌注雷公藤甲素對大鼠膀胱癌的作用及其機制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10 焦曉琳;雷公藤甲素誘導K562/G01細胞凋亡的MDM2-P53機制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76975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mazuiyixuelunwen/1769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