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口腔論文 >

口腔就診患者中牙源上頜竇炎的CBCT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5 06:26

  本文關鍵詞:口腔就診患者中牙源上頜竇炎的CBCT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上頜竇炎 根尖周病 錐形束計算機體層攝影


【摘要】:在1943年就有學者Bauer提出由牙齒病損擴大侵入上頜竇而引起的感染是牙源性上頜竇炎(odontogenic maxillary sinusitis,OMS)[1]。大部分的臨床醫(yī)生以及研究人員都因為其較低的發(fā)現(xiàn)率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近年有大量關于牙源性上頜竇炎的研究顯示其發(fā)現(xiàn)率有增高的趨勢,這可能也與現(xiàn)目前運用到臨床的檢查手段越來越先進有關。有研究顯示在單側慢性上頜竇炎的患者中有1/3的患者是牙齒來源的[2],Maillet[3]在對病例的回顧性研究中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82例上頜竇炎患者的放射學影響中可見病原牙的存在,其中有超過50%的患者都是牙源性的上頜竇炎。Bomeli等[4]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上頜竇中的炎癥越重感染越可能是來源于牙齒?梢姮F(xiàn)目前牙源性上頜竇炎的發(fā)現(xiàn)率遠遠超過了以前的研究結果[5],其在臨床工作中的實際存在情況很有可能超出大部分醫(yī)生的預估。由于牙源性上頜竇炎的病因,治療都與其他上頜竇炎有較大差異,所以及時診斷牙源性上頜竇炎,明確病原牙對其治療和預后具有很大的意義,當懷疑有牙源性上頜竇炎存在時,需更詳細的口腔及鼻竇部檢查,常需結合放射學檢查才能明確診斷[6]。錐形束計算機體層攝影(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是現(xiàn)口腔臨床工作做較常用的放射學檢查手段,能夠提供口腔及上頜竇解剖結構的三維圖像,可以初步明確上頜竇病變情況及性質,也可以判斷牙齒與上頜竇之間的關系,是用于檢查牙源性上頜竇較理想的工具,F(xiàn)在已有部分運用cbct進行上頜竇和牙齒關系方面的研究,幾乎所有的研究結果都提示cbct無論是在觀察牙齒還是上頜竇病變都比其他檢查手段更具有優(yōu)勢。目的:1.運用cbct分析口腔就診患者中牙源性上頜竇炎在上頜竇炎中所占的比例、主要病因以及與性別和年齡之間的關系;2.通過cbct分析牙根與上頜竇之間的關系,病原牙的分布情況以及病原牙的存在與牙源性上頜竇炎的發(fā)生之前的關系。方法:按照嚴格的納入排除標準抽取2014年度在我院就診的500患者cbct影像資料。按照年齡將其分為5組:年齡≤18歲人群,年齡在19-25歲人群,年齡在26-39歲人群,年齡在40-59歲人群,年齡≥60歲人群。分別于cbct矢狀位和冠狀位測量并記錄雙側上頜竇粘膜厚度,觀察上頜3-8牙位中牙體及周圍的病損情況,病原牙牙根及上頜竇的位置關系。將病原牙按照其牙根距上頜竇底的距離分為以下三種情況:a類:牙根根尖進入上頜竇內;b類:牙根根尖剛好位于上頜竇底;c類:牙根根尖與上頜竇底之間還有一定骨組織間隔。結果:1.在口腔就診患者中牙源性上頜竇炎在上頜竇炎中所占的比例為27.5%;其中男性患者組中牙源性上頜竇炎的發(fā)現(xiàn)率較女性患者更為突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發(fā)現(xiàn)率最高的年齡段為≥60歲,為28.13%,其次是40-59歲年齡組,為14.52%(p0.05),另外,在口腔就診的患者人群中隨年齡的增大牙源性上頜竇炎的發(fā)現(xiàn)率有逐漸增高的趨勢。大部分的牙源性上頜竇炎的患者為單側發(fā)病,并且左側和右側發(fā)病的比例相差不大。2.引起牙源性上頜竇炎的主要病因是根尖周病,占54.3%;有病原牙的上頜竇有200個,其中有35%的病原牙引起了上頜竇炎,A類和B類病原牙引起上頜竇炎的概率明顯高于C類(p0.01),A類和B類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1.在口腔就診患者中牙源性上頜竇炎的發(fā)現(xiàn)率較高,單側發(fā)病更為常見,特別是在老年男性患者中;當上頜后牙出現(xiàn)病變時特別時根尖周病及重度牙周炎時引起牙源性上頜竇炎的概率較高,尤其是在牙根和病變區(qū)域越接近上頜竇時。所以在口腔診療工作中發(fā)現(xiàn)上頜后牙區(qū)病變時應警惕牙源性上頜竇炎的存在,可簡單詢問鼻竇部癥狀,如有疑似牙源性上頜竇炎情況需及時做詳細檢查,明確診斷,早期聯(lián)合耳鼻喉科制定出綜合性的治療方案。2.CBCT能夠較清楚的顯示出牙齒和上頜竇內的情況,對上頜竇炎的診斷具有較大的幫助,特別是在牙源性性上頜竇炎的病例中,可以明確其主要病因,定位病原牙,判斷預后情況等。
【關鍵詞】:上頜竇炎 根尖周病 錐形束計算機體層攝影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81
【目錄】: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前言11-13
  • 1 資料和方法13-14
  • 1.1 研究對象13
  • 1.2 投照測量設備及方法13
  • 1.3 牙源性上頜竇炎的診斷標準13-14
  • 1.4 統(tǒng)計學分析14
  • 2 結果14-17
  • 2.1 牙源性上頜竇炎的分布情況14-16
  • 2.2 上頜竇炎與病原牙的關系16
  • 2.3 牙源性上頜竇炎的病因16-17
  • 2.4 黏膜厚度17
  • 3 討論17-21
  • 全文總結21-22
  • 參考文獻22-25
  • 文獻綜述25-35
  • 參考文獻31-35
  • 致謝35-36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及參與科研情況3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小彬;急性上頜竇炎誤診為重感1例[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03年11期

2 保明利;張林霞;;小兒上頜竇炎20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年17期

3 王春,王昕,王鳳軒;上頜竇炎及其并發(fā)癥的臨床x線診斷(附30例分析)[J];蚌埠醫(yī)藥;1995年01期

4 李文軍,原薇,孫河太;沐舒坦沖洗治療上頜竇炎31例[J];中日友好醫(yī)院學報;2000年03期

5 郭寶軍;復發(fā)性上頜竇炎再手術的體會[J];成都軍區(qū)醫(yī)院學報;2001年03期

6 孫麗君;中藥治療上頜竇炎所致頭痛68例[J];中國民間療法;2002年07期

7 陳德福;急性上頜竇炎誤診牙病25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2年01期

8 霍紅;出血壞死性上頜竇炎40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4年03期

9 張淑華,張淑琴;頭痛合劑治療上頜竇炎致頭痛200例[J];河北中醫(yī);2004年09期

10 劉靜;真菌性上頜竇炎1例[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雜志;200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堂華;;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上頜竇炎60例體會(摘要)[A];第三屆第四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耳鼻咽喉科學術會論文匯編[C];2002年

2 曾堂華;;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上頜竇炎60例體會[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耳鼻咽喉科分會第十二次學術研討會暨嗓音言語聽力醫(yī)學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張和平;;兒童分泌性中耳炎與上頜竇炎的關系及治療觀察[A];第三屆第二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耳鼻咽喉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0年

4 張志堅;韓薇薇;;鼻內鏡下真菌性上頜竇炎的治療體會[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上)[C];2007年

5 姜順明;謝鼎駿;劉艷峰;;真菌性鼻炎上頜竇炎30例診治體會[A];2007浙江省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6 翟昭華;張小明;曾南林;董國禮;;上頜竇炎的MRI診斷價值[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7 衛(wèi)紅齊;李澤卿;周玫;江滿杰;程友;王秋萍;;鼻用糖皮質激素對家兔急性上頜竇炎治療作用的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上)[C];2007年

8 張蓮英;;上頜竇炎與金屬烤瓷牙修復后不適巧合一例[A];玉溪市醫(yī)學會第八屆口腔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孫建設;李曉華;曾斌;;鼻內鏡下治療出血壞死性上頜竇炎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7年

10 問明瑤;;真菌性上頜竇炎的內窺鏡治療及護理[A];全國五官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王雪蔓;口腔就診患者中牙源上頜竇炎的CBCT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6年

2 張佳鳳;牙源性上頜竇炎的診治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3 白們;慢性單側上頜竇炎的CT影像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4 姜琛;慢性單側上頜竇炎的CT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4年

5 任傳路;兔急性上頜竇炎早期粘液纖毛系統(tǒng)的改變及一氧化氮合酶的表達[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2年

6 藍嘉蕓;兩種徑路治療真菌性上頜竇炎的臨床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7 魏艷艷;不同徑路治療真菌球型上頜竇炎臨床觀察[D];鄭州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97527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97527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c316***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