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牙髓干細胞牙向分化潛能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5-03-15 06:17
牙齒再生是采用人體的組織或細胞,在體外再生出具有正常形態(tài),大小及生物功能的牙齒來取代傳統(tǒng)方法用于修復受損牙齒的目的。本篇論文主要采用慢病毒介導技術對提高人牙髓干細胞的牙向分化的潛能進行研究,找出一種在牙髓干細胞牙向分化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關鍵因子,提高牙髓干細胞牙向分化的能力,為牙齒再生的組織工程研究提供種子細胞與方法依據(jù)。在本篇論文的研究工作中,我們分離和培養(yǎng)了成人的牙髓干細胞,先后克隆了三種在牙齒發(fā)育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子于慢病毒載體上,大量生產(chǎn)并濃縮出高滴度的病毒顆粒對牙髓干細胞進行分組誘導,為后期研究牙髓干細胞牙向分化潛能的工作奠定基礎。通過一系列的檢測,我們發(fā)現(xiàn):同感染空載病毒相比較,感染攜帶有目的基因的牙髓干細胞能夠表達牙本質(zhì)細胞特異蛋白DSPP,而過表達了基因MSX1的牙髓干細胞比過表達PAX9和BMP4的牙髓干細胞分泌出更多的DSP,osteocalcin,osteopontin等牙齒結構特異性蛋白;同時被攜帶有MSX1慢病毒感染的牙髓干細胞堿性磷酸酶活性最高;鈣化程度也最高。這表明牙髓干細胞具有在體外被誘導為牙本質(zhì)細胞的潛能,同時基因MSX1是牙髓干細胞牙向分化過程中的關...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緒論
第一章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和載體
1.1.2 細胞
1.1.3 實驗儀器與設備
1.1.4 主要試劑和器皿
1.1.5 試劑配方
1.1.6 RT-PCR引物
1.2 方法
1.2.1 攜帶有目的基因的慢病毒載體的制備
1.2.2 慢病毒的生產(chǎn)
1.2.2.1 大量提取慢病毒包裝質(zhì)粒
1.2.2.2 293T細胞的擴培與凍存
1.2.2.3 磷酸鈣法轉染293T細胞,大量生產(chǎn)慢病毒
1.2.2.4 慢病毒液的收集與濃縮
1.2.2.5 測定病毒滴度
1.2.2.6 最佳MOI的確定
1.2.3 牙髓干細胞的培養(yǎng)及感染
1.2.4 被感染后牙髓干細胞的鑒定
1.2.4.1 RT-PCR
1.2.4.2 測定堿性磷酸酶活性
1.2.4.3 HE染色
1.2.4.4 免疫組化
1.2.4.5 茜素紅染色測鈣化
第二章 實驗結果
2.1 牙髓干細胞的體外分離和培養(yǎng)
2.2 構建攜帶目的基因的慢病毒載體的鑒定
2.2.1 慢病毒生產(chǎn)后的鑒定
2.2.2 慢病毒滴度的測定
2.2.3 最佳感染復數(shù)的確定
2.3 過表達后牙髓干細胞組織形態(tài)的變化
2.4 過表達后牙髓干細胞牙向分化的檢測
2.4.1 RT-PCR檢測過表達后的牙髓干細胞能夠表達DSPP
2.4.2 過表達的牙髓干細胞能夠提高堿性磷酸酶活性
2.4.3 過表達的牙髓干細胞能夠分泌牙本質(zhì)細胞特異性蛋白
2.4.4 茜素紅檢測鈣化程度
第三章 分析與討論
3.1 過表達基因BMP4、MSX1和PAX9的選擇
3.2 影響慢病毒轉染效率的因素及MOI的確定
3.3 牙髓干細胞牙向分化的檢測
第四章 結論
4.1 成功構建分別攜帶三種目的基因的慢病毒載體
4.2 生產(chǎn)出具有高滴度的三種病毒并確定最佳感染復數(shù)
4.3 過表達的牙髓干細胞能夠向牙齒方向分化
4.4 基因MSX1能夠增強牙髓干細胞牙向分化的能力
附錄1 質(zhì)粒圖譜
附錄2 測序報告單
附錄3 英文縮略語表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4035295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緒論
第一章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和載體
1.1.2 細胞
1.1.3 實驗儀器與設備
1.1.4 主要試劑和器皿
1.1.5 試劑配方
1.1.6 RT-PCR引物
1.2 方法
1.2.1 攜帶有目的基因的慢病毒載體的制備
1.2.2 慢病毒的生產(chǎn)
1.2.2.1 大量提取慢病毒包裝質(zhì)粒
1.2.2.2 293T細胞的擴培與凍存
1.2.2.3 磷酸鈣法轉染293T細胞,大量生產(chǎn)慢病毒
1.2.2.4 慢病毒液的收集與濃縮
1.2.2.5 測定病毒滴度
1.2.2.6 最佳MOI的確定
1.2.3 牙髓干細胞的培養(yǎng)及感染
1.2.4 被感染后牙髓干細胞的鑒定
1.2.4.1 RT-PCR
1.2.4.2 測定堿性磷酸酶活性
1.2.4.3 HE染色
1.2.4.4 免疫組化
1.2.4.5 茜素紅染色測鈣化
第二章 實驗結果
2.1 牙髓干細胞的體外分離和培養(yǎng)
2.2 構建攜帶目的基因的慢病毒載體的鑒定
2.2.1 慢病毒生產(chǎn)后的鑒定
2.2.2 慢病毒滴度的測定
2.2.3 最佳感染復數(shù)的確定
2.3 過表達后牙髓干細胞組織形態(tài)的變化
2.4 過表達后牙髓干細胞牙向分化的檢測
2.4.1 RT-PCR檢測過表達后的牙髓干細胞能夠表達DSPP
2.4.2 過表達的牙髓干細胞能夠提高堿性磷酸酶活性
2.4.3 過表達的牙髓干細胞能夠分泌牙本質(zhì)細胞特異性蛋白
2.4.4 茜素紅檢測鈣化程度
第三章 分析與討論
3.1 過表達基因BMP4、MSX1和PAX9的選擇
3.2 影響慢病毒轉染效率的因素及MOI的確定
3.3 牙髓干細胞牙向分化的檢測
第四章 結論
4.1 成功構建分別攜帶三種目的基因的慢病毒載體
4.2 生產(chǎn)出具有高滴度的三種病毒并確定最佳感染復數(shù)
4.3 過表達的牙髓干細胞能夠向牙齒方向分化
4.4 基因MSX1能夠增強牙髓干細胞牙向分化的能力
附錄1 質(zhì)粒圖譜
附錄2 測序報告單
附錄3 英文縮略語表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承擔的科研任務與主要成果
致謝
個人簡歷
本文編號:403529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40352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