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Ⅰ類錯(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頜骨和顱底形態(tài)的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12-19 02:45
目的:用幾何形態(tài)測量法對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頜骨和顱底的形態(tài)特征進行比較研究。 方法:(1)隨機選取安氏骨性Ⅰ類錯牙合高角、低角和均角兒童的頭顱定位側位片各30張,掃描側位片后確定并數字化下頜骨的8個標志點,然后用Procrustes重疊法得出三種下頜骨的平均形狀,最后用薄板曲線法和EDMA法比較安氏Ⅰ類錯牙合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頜骨的形態(tài)特征。(2)在上述掃描后的高角和低角組的側位片上確定并數字化顱底的13個標志點,用Procrustes重疊法得出高低角組患者顱底的平均形狀,然后用薄板曲線法比較骨性Ⅰ類錯牙合高低角錯合顱底形態(tài)特征。 結果:(1)從低角到高角,下頜骨的形態(tài)改變趨勢如下:①下頜升支逐漸變短;②下頜角度逐漸增大;③頦部逐漸向后向下旋轉;④Id-Pg距逐漸增大;⑤Ar點相對于Co點向前移位。(2)低角患者前顱底和后顱底繞S點相向旋轉,顱底角減小,蝶鞍復合體區(qū)擴大;高角患者前顱底和后顱底繞S點相背旋轉,顱底角增大,蝶鞍復合體區(qū)縮小。 結論:(1)幾何形態(tài)測量法是一種研究下頜骨和顱底形態(tài)的有效方法,能夠去除物體大小、位置和旋轉等影響因素,準確反應不同垂直骨面型下頜骨和顱...
【文章頁數】: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背景
實驗方法和過程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在校期間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17531
【文章頁數】: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背景
實驗方法和過程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在校期間研究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175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40175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