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牙管與上頜中切牙位置關系的X線影像學定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6-07 01:35
目的上頜中切牙的矢狀向位置決定了正畸患者的側貌美觀,在正畸臨床診療中,雙頜前突患者一般需要通過減數(shù)四個前磨牙進行矯治,以最大支抗內收上下頜前牙,來改善側貌,解決突度問題。傳統(tǒng)支抗正畸手段可以使上頜中切牙內收5.78mm,而種植支抗可以使上頜中切牙的最大內收量增大至8mm,但是在上頜前牙內收的過程中,少數(shù)上頜中切牙會侵犯上頜骨一個重要的解剖結構——切牙管,從而導致牙根吸收、牙齒松動等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本研究旨在通過頭顱定位側位片與錐形束計算機斷層掃描(CBCT)研究切牙管與上頜中切牙之間的位置關系,以期為臨床治療及后續(xù)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同時比較應用頭顱定位側位片與CBCT圖像手段分析切牙管和上頜中切牙之間位置關系的規(guī)律,從而為正畸患者的檢查診斷及治療方案的設計提供參考手段。方法選取76名已經(jīng)拍攝頭顱定位側位片和CBCT圖像正在進行正畸治療的成人患者,在頭顱定位側位片上測量U1-SN角度、上頜中切牙牙軸與PP平面角度α1;在CBCT圖像上測量切牙管長度L、切牙管長軸與PP平面角度α2,上頜中切牙牙軸與PP平面角度α3,上頜中切牙根尖距離R-R;在CBCT圖像上定義三個平行于PP平面的測量水平...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語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文獻回顧
2.1 切牙管相關的文獻回顧
2.1.1 切牙管定義
2.1.2 切牙管的解剖學特征
2.1.3 切牙管的影像學特征
2.1.4 切牙管長度
2.1.5 切牙管管腔直徑
2.1.6 切牙管唇側牙槽骨板厚度
2.2 有關切牙管與上頜中切牙位置關系的研究文獻回顧
2.2.1 在水平面上觀察
2.2.2 在矢狀面上觀察
2.2.3 臨床方面
2.3 由于上前牙內收所致的不良影響
2.3.1 牙槽骨吸收
2.3.2 牙根吸收
2.4 錐形束計算機斷層掃描(CBCT)在口腔正畸學中的應用
第3章 實驗方法
3.1 資料與方法
3.1.1 樣本收集
3.1.2 樣本納入標準
3.1.3 實驗設備
3.1.4 圖像處理及測量平面的確定
3.1.5 測量項目
3.1.6 統(tǒng)計學分析
第4章 結果
4.1 所有測量指標的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
4.2 U1-SN、α1、α2、α3四個測量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4.3 不同測量水平間UR1、UL1分別到切牙管距離的差異性分析
4.4 相同測量水平間UR1與UL1到切牙管距離的差異性分析
4.5 不同測量水平間切牙管寬度的差異性分析
4.6 不同測量水平間切牙管唇側牙槽骨板厚度的差異性分析
第5章 討論
5.1 研究意義
5.2 關于性別分組
5.3 切牙管長度
5.4 U1-SN、α1、α2、α3之間的相關性
5.5 不同測量水平間上頜中切牙牙根到切牙管距離
5.6 相同測量水平間UR1與UL1到切牙管距離
5.7 不同測量水平間切牙管寬度
5.8 不同測量水平間切牙管唇側牙槽骨板厚度
第6章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990583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縮略語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文獻回顧
2.1 切牙管相關的文獻回顧
2.1.1 切牙管定義
2.1.2 切牙管的解剖學特征
2.1.3 切牙管的影像學特征
2.1.4 切牙管長度
2.1.5 切牙管管腔直徑
2.1.6 切牙管唇側牙槽骨板厚度
2.2 有關切牙管與上頜中切牙位置關系的研究文獻回顧
2.2.1 在水平面上觀察
2.2.2 在矢狀面上觀察
2.2.3 臨床方面
2.3 由于上前牙內收所致的不良影響
2.3.1 牙槽骨吸收
2.3.2 牙根吸收
2.4 錐形束計算機斷層掃描(CBCT)在口腔正畸學中的應用
第3章 實驗方法
3.1 資料與方法
3.1.1 樣本收集
3.1.2 樣本納入標準
3.1.3 實驗設備
3.1.4 圖像處理及測量平面的確定
3.1.5 測量項目
3.1.6 統(tǒng)計學分析
第4章 結果
4.1 所有測量指標的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
4.2 U1-SN、α1、α2、α3四個測量指標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4.3 不同測量水平間UR1、UL1分別到切牙管距離的差異性分析
4.4 相同測量水平間UR1與UL1到切牙管距離的差異性分析
4.5 不同測量水平間切牙管寬度的差異性分析
4.6 不同測量水平間切牙管唇側牙槽骨板厚度的差異性分析
第5章 討論
5.1 研究意義
5.2 關于性別分組
5.3 切牙管長度
5.4 U1-SN、α1、α2、α3之間的相關性
5.5 不同測量水平間上頜中切牙牙根到切牙管距離
5.6 相同測量水平間UR1與UL1到切牙管距離
5.7 不同測量水平間切牙管寬度
5.8 不同測量水平間切牙管唇側牙槽骨板厚度
第6章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及在學期間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99058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399058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