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種植修復術在牙列缺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對齦溝液中TNF-α、IL-6水平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3-02-26 03:20
目的:探討口腔種植修復術對牙列缺損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對齦溝液中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影響。方法:選擇2017年5月—2019年8月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醫(yī)院口腔科收治的84例牙列缺損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42)和實驗組(n=42)。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修復方法,實驗組采用口腔種植修復術治療。治療后6個月對療效進行評估,比較2組患者齦溝液中TNF-α、IL-6水平,種植牙功能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采用SPSS 18.0軟件包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實驗組與對照組治療后6個月TNF-α、IL-6水平顯著高于治療前(P<0.05);實驗組治療后6個月TNF-α、IL-6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與對照組治療后6個月種植牙功能各項評分均顯著高于治療前(P<0.05);實驗組治療后6個月固位功能、語言功能、咀嚼功能及美觀功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治療過程中感染、刺痛感、核樁脫落、牙缺失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病例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3 方法
1.4 觀察指標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2組齦溝液中TNF-α、IL-6水平比較
2.2 2組種植牙功能比較
2.3 2組并發(fā)癥比較
3 討論
本文編號:3749709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病例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3 方法
1.4 觀察指標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2組齦溝液中TNF-α、IL-6水平比較
2.2 2組種植牙功能比較
2.3 2組并發(fā)癥比較
3 討論
本文編號:37497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37497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