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頜第二磨牙近中移動的三維有限元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27 14:59
目的:準確、高效地建立了一側下頜第一磨牙缺失的牙列-牙周膜-下頜骨-固定矯治器-牙列整體連扎的三維有限元模型,研究模擬下頜第一磨牙拔除以后,組牙支抗近中移動下頜第二磨牙,不同加載方式下磨牙與各支抗牙的牙周應力與初始位移情況,為臨床近中移動下頜第二磨牙提供依據。方法:1.選擇一名健康女青年行頭顱CT掃面,將所得截面影像數據直接傳輸、處理,生成三維模型,劃分網格,賦予相應材料力學參數,建立醫(yī)學上可以分析利用的一側下頜第一磨牙缺失的牙列-牙周膜-下頜骨-固定矯治器-牙列整體連扎的三維有限元模型。2.在所建三維有限元模型上,預緊值a=0,不同的支抗牙數及不同的加力方式下,對下頜第二磨牙加載150g近中移動的力,觀察磨牙與各支抗牙牙周組織Von mises應力分布情況與初始位移情況。3.在所建三維有限元模型上,十顆支抗牙、頰舌側加力的條件下,對不同的預緊值及加力牙位,使用150g力值近中移動下頜第二磨牙,觀察各支抗牙牙周組織Von mises應力分布情況與初始位移情況。結果:1.建立了包含矯治系統(托槽、弓絲、8字結扎)的下頜牙列(一側磨牙缺失)及其牙周支持組織(牙周膜、皮質骨、松質骨)的三維有...
【文章來源】:安徽醫(yī)科大學安徽省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下頜牙列、牙周組織及矯治裝置三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 材料和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4 結論
第二章 不同支抗牙數和加力方式對牙齒的牙周膜應力和初始位移影響的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4 結論
第三章 不同加力牙位和結扎力度對牙齒牙周組織的應力及初始位移影響的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4 結論
全文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綜述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應用微小種植體遠中移動尖牙的三維有限元分析[J]. 彭朋,張錫忠. 口腔醫(yī)學研究. 2011(12)
[2]拔除第一磨牙的正畸治療臨床分析[J]. 胡林華,黎秀萍,黃純,林曉瑜,邱翠旋. 廣東牙病防治. 2011(03)
[3]拔除病變第一磨牙正畸治療的臨床體會[J]. 吳欣,劉國元. 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1(01)
[4]微螺釘支抗種植體近中移動下頜第二磨牙的臨床研究[J]. 張超. 現代預防醫(yī)學. 2010(17)
[5]直絲弓技術關閉拔牙間隙的方法與時機選擇[J]. 羅曉冰,杜池,張馥蘭.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0(05)
[6]口內支抗與微型種植體支抗近中移動下頜磨牙效果比較[J]. 郭軍,法永紅,蔡興偉. 中國美容醫(yī)學. 2010(02)
[7]恒牙初期錯畸形拔除第一磨牙正畸治療療效分析[J]. 韋玲.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9(05)
[8]前移下頜第二磨牙及豎直水平阻生的第三磨牙矯治下頜第一磨牙缺隙的牙槽骨改建的研究[J]. 裘軍,王列煒,俞高龍,林珠. 臨床軍醫(yī)雜志. 2009(04)
[9]拔除齲壞第一磨牙矯治錯畸形20例臨床分析[J]. 田玉樓,秦科,趙陽,張媛媛. 上?谇会t(yī)學. 2009(04)
[10]正畸治療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四十二)——下頜第三磨牙獲得性間隙對其生長發(fā)育的意義[J]. 鄧凱雄,劉進,郭鑫.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9(05)
本文編號:3522518
【文章來源】:安徽醫(yī)科大學安徽省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下頜牙列、牙周組織及矯治裝置三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 材料和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4 結論
第二章 不同支抗牙數和加力方式對牙齒的牙周膜應力和初始位移影響的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4 結論
第三章 不同加力牙位和結扎力度對牙齒牙周組織的應力及初始位移影響的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2 結果
3 討論
4 結論
全文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綜述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應用微小種植體遠中移動尖牙的三維有限元分析[J]. 彭朋,張錫忠. 口腔醫(yī)學研究. 2011(12)
[2]拔除第一磨牙的正畸治療臨床分析[J]. 胡林華,黎秀萍,黃純,林曉瑜,邱翠旋. 廣東牙病防治. 2011(03)
[3]拔除病變第一磨牙正畸治療的臨床體會[J]. 吳欣,劉國元. 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1(01)
[4]微螺釘支抗種植體近中移動下頜第二磨牙的臨床研究[J]. 張超. 現代預防醫(yī)學. 2010(17)
[5]直絲弓技術關閉拔牙間隙的方法與時機選擇[J]. 羅曉冰,杜池,張馥蘭.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0(05)
[6]口內支抗與微型種植體支抗近中移動下頜磨牙效果比較[J]. 郭軍,法永紅,蔡興偉. 中國美容醫(yī)學. 2010(02)
[7]恒牙初期錯畸形拔除第一磨牙正畸治療療效分析[J]. 韋玲. 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9(05)
[8]前移下頜第二磨牙及豎直水平阻生的第三磨牙矯治下頜第一磨牙缺隙的牙槽骨改建的研究[J]. 裘軍,王列煒,俞高龍,林珠. 臨床軍醫(yī)雜志. 2009(04)
[9]拔除齲壞第一磨牙矯治錯畸形20例臨床分析[J]. 田玉樓,秦科,趙陽,張媛媛. 上?谇会t(yī)學. 2009(04)
[10]正畸治療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四十二)——下頜第三磨牙獲得性間隙對其生長發(fā)育的意義[J]. 鄧凱雄,劉進,郭鑫.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9(05)
本文編號:352251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35225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