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牙頜種植重建修復術后咀嚼肌電功能評價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08 18:05
目的:通過與天然牙對比,分析無牙頜種植重建修復術后咀嚼肌肌電特征并進行評價,旨在給臨床醫(yī)師提供參考意見。方法:研究納入15位年齡相近的健康志愿者,30位種植修復重建患者(雙頜種植固定修復患者15名;單頜種植固定修復患者10名,對頜為天然牙或天然牙和種植局部固定義齒;種植支持式桿卡修復患者5名,對頜為全口義齒或者活動義齒。采用牙列缺損種植重建專用口腔健康量表(OHIP-I)進行修復術后滿意度調查。使用肌電儀分別在放松、最大緊咬合、咀嚼時進行肌電圖檢查。選取不對稱指數(shù)(asymmetry index,As,%)、活動指數(shù)(activity coefficient,Ac,%)、轉矩指數(shù)(torque index,Tc,%)分別分析咀嚼過程中肌肉的不對稱性、顳肌前束和咬肌發(fā)揮功能的大小以及下頜轉矩趨勢來評估咀嚼運動模式的協(xié)調性。同時記錄四組在不同功能狀態(tài)下咀嚼肌的標準化肌電值,分析在咀嚼不同質地食物狀態(tài)下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咀嚼肌電活性差異,以評估種植重建修復后患者的肌電特征。本研究數(shù)據(jù)使用SPSS.23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中總體滿意度采用卡方檢驗;四組組間肌電活性、咀嚼不同質地食物之間肌電變化...
【文章來源】:南京醫(yī)科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指示電極位置
性醫(yī)用電極片 永康達醫(yī)療器械耗材有醫(yī)用酒精 利爾康醫(yī)療科技有限公棉卷 利爾康醫(yī)療科技有限公球 金曄農法食品有限公司豆 東寶食品有限公司方法:1 實驗步驟準備:完成儀器與設備的連接,在安靜的房間內,指導患者熟悉實的動作,囑咐患者緊咬牙以觸診咬肌及顳肌前束肌纖維最突出位置酒精擦拭皮膚進行脫脂干燥,以增加導電性,順著肌纖維方向 電極片貼于左右側咬肌中部、顳肌前束表面,將直徑為 55mm 的一極貼于頸部皮膚表面 (接地電極),并保持兩者之間距離控制在 12m間。
圖 1:全口牙列缺失,上下頜一段式種植固定義齒修復Pic1: Full edentulism, one-piece implant fixed complete prostheses in both maxillaand mandible圖 2:雙頜種植固定義齒患者在放松以及咀嚼軟硬物狀態(tài)下的肌電值Pic2:EMG values of a patient with full arch implant fixed prostheses under rest andchewing hawthorn and Japanese peanuts病例 2,男,76 歲,上頜牙列缺失,下頜牙列缺損,上頜植入 8 枚植體行一段式種植固定義齒修復,下頜植入 4 枚行種植局部固定義齒修復。術后隨訪27 個月。(圖 3-圖 4)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復雜修復的咬合設計理念及關鍵臨床步驟[J]. 張豪. 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 2019(01)
[2]牙列缺損患者種植義齒修復的口腔健康影響程度量表研制[J]. 劉佳鈺,陳卓凡,張慶元.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5(08)
[3]肌電圖在無牙頜修復治療和療效評估中的應用[J]. 柴璐毅,劉麗,張烈焚. 口腔醫(yī)學. 2012(02)
[4]中國無牙頜患者種植修復的特殊性:回顧性研究[J]. 林野. 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 2011(01)
[5]咀嚼肌表面電極肌電圖重復性檢驗和參考值的建立[J]. 陳玉琴,耿屹,錢海馨,張富強. 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 2007(04)
[6]種植體支持義齒患者骨感知的大腦皮層適應性初步研究[J]. 陳琰,林野,李科,李健慧,邸萍,金真. 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9 (04)
本文編號:3483967
【文章來源】:南京醫(yī)科大學江蘇省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指示電極位置
性醫(yī)用電極片 永康達醫(yī)療器械耗材有醫(yī)用酒精 利爾康醫(yī)療科技有限公棉卷 利爾康醫(yī)療科技有限公球 金曄農法食品有限公司豆 東寶食品有限公司方法:1 實驗步驟準備:完成儀器與設備的連接,在安靜的房間內,指導患者熟悉實的動作,囑咐患者緊咬牙以觸診咬肌及顳肌前束肌纖維最突出位置酒精擦拭皮膚進行脫脂干燥,以增加導電性,順著肌纖維方向 電極片貼于左右側咬肌中部、顳肌前束表面,將直徑為 55mm 的一極貼于頸部皮膚表面 (接地電極),并保持兩者之間距離控制在 12m間。
圖 1:全口牙列缺失,上下頜一段式種植固定義齒修復Pic1: Full edentulism, one-piece implant fixed complete prostheses in both maxillaand mandible圖 2:雙頜種植固定義齒患者在放松以及咀嚼軟硬物狀態(tài)下的肌電值Pic2:EMG values of a patient with full arch implant fixed prostheses under rest andchewing hawthorn and Japanese peanuts病例 2,男,76 歲,上頜牙列缺失,下頜牙列缺損,上頜植入 8 枚植體行一段式種植固定義齒修復,下頜植入 4 枚行種植局部固定義齒修復。術后隨訪27 個月。(圖 3-圖 4)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復雜修復的咬合設計理念及關鍵臨床步驟[J]. 張豪. 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 2019(01)
[2]牙列缺損患者種植義齒修復的口腔健康影響程度量表研制[J]. 劉佳鈺,陳卓凡,張慶元.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5(08)
[3]肌電圖在無牙頜修復治療和療效評估中的應用[J]. 柴璐毅,劉麗,張烈焚. 口腔醫(yī)學. 2012(02)
[4]中國無牙頜患者種植修復的特殊性:回顧性研究[J]. 林野. 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 2011(01)
[5]咀嚼肌表面電極肌電圖重復性檢驗和參考值的建立[J]. 陳玉琴,耿屹,錢海馨,張富強. 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 2007(04)
[6]種植體支持義齒患者骨感知的大腦皮層適應性初步研究[J]. 陳琰,林野,李科,李健慧,邸萍,金真. 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9 (04)
本文編號:348396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348396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