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R術后愈合期內唇側骨板吸收情況及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5-16 02:33
目的:分析美學區(qū)種植同期應用引導骨組織再生技術(GBR)愈合期內唇側骨板吸收情況,并探討其影響因素。方法:回顧性分析筆者醫(yī)院2015年1月-2018年7月美學區(qū)種植同期應用GBR術治療的49例患者臨床資料,分析患者的錐形束CT資料,記錄牙齦厚度、骨質分類、所用屏障膜及牙槽嵴形態(tài)特征,利用iCATVision軟件對種植體肩臺下2mm、體部中點、根尖處的唇側骨板進行測量,通過統(tǒng)計學分析判斷患者性別、年齡、牙齦厚度、牙槽骨骨質、牙槽嵴高度、牙槽嵴寬度、牙槽嵴倒凹深度及所用膠原膜是否為GBR術后愈合期內唇側骨板吸收的相關影響因素。結果:本組患者種植體肩臺下2mm、體部重點、根尖處的唇側骨板吸收均值分別為(0.73±0.60)mm、(0.85±0.70)mm、(0.54±0.38)mm,吸收比例分別為23.8%、18.5%、12.3%;相關分析顯示患者年齡、牙齦厚度、牙槽嵴倒凹深度與GBR術后愈合期內唇側骨板吸收顯著相關(P<0.05);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顯示年齡(β=0.503,P<0.05)、牙齦厚度(β=-0.207,P<0.05)、牙槽嵴倒凹深度(β=-0.181,P&l...
【文章來源】:中國美容醫(yī)學. 2020,29(08)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治療方法:
1.3 觀察項目: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GBR術后愈合期內唇側骨板吸收情況:
2.2 影響GBR術后愈合期內唇側骨板吸收的相關因素分析:
2.3 影響GBR術后愈合期內唇側骨板吸收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牙種植中引導骨再生膜的研究進展[J]. 劉許正,樊卜熙,韶波. 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 2019(01)
[2]兩種國產(chǎn)口腔修復膜在牙種植引導骨再生中的臨床對比研究[J]. 薛妍,陳婷,梁振耕,謝莉莉. 中國美容醫(yī)學. 2019(03)
[3]前牙拔牙位點保存術后牙槽嵴軟硬組織變化的臨床研究[J]. 承崢,孫秋望月,葛昕,王晨星,李懷奇,葉金海,李中連. 口腔醫(yī)學. 2019(01)
[4]牙周炎與非牙周炎患者行牙種植同期GBR術后種植體周圍骨吸收量對比[J]. 芮茜,張志宏,劉紅紅,蔣曄,張瑩瑩.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8(08)
[5]美學區(qū)種植同期應用異種骨行引導骨再生術后愈合期間唇側骨改建的臨床研究[J]. 張楚南,倪杰,莫嘉驥,喬士沖,王蓓,顧迎新. 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 2018(01)
[6]海奧口腔修復膜在種植中屏障膜引導骨再生臨床效果分析[J]. 龍楊,趙睿,付小明. 山西醫(yī)藥雜志. 2017(19)
[7]引導骨組織再生對正畸牙齒移動影響的研究進展[J]. 苗千代,吳盡紅,徐輝. 北京口腔醫(yī)學. 2017(03)
[8]CBCT技術研究前牙區(qū)骨劈開術種植修復的骨吸收特點[J]. 王文君,馬敏. 口腔醫(yī)學研究. 2015(05)
[9]兩種骨代材料引導組織再生用于牙槽嵴保存的可行性[J]. 高曉蔚,李珂.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2(29)
碩士論文
[1]上頜前牙美學區(qū)即刻種植病例分析報告[D]. 田芳.大連醫(yī)科大學 2018
[2]牙種植引導骨再生心包膠原膜的制備及理化性能研究[D]. 閆建偉.山東大學 2017
[3]美學區(qū)種植修復后牙齦軟組織的變化及美學評估[D]. 郭倩倩.山東大學 2017
[4]GBR引導骨再生手術在三種種植修復術式中應用的病例報告[D]. 官佳翰.大連醫(yī)科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188796
【文章來源】:中國美容醫(yī)學. 2020,29(08)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治療方法:
1.3 觀察項目: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2 結果
2.1 GBR術后愈合期內唇側骨板吸收情況:
2.2 影響GBR術后愈合期內唇側骨板吸收的相關因素分析:
2.3 影響GBR術后愈合期內唇側骨板吸收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牙種植中引導骨再生膜的研究進展[J]. 劉許正,樊卜熙,韶波. 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 2019(01)
[2]兩種國產(chǎn)口腔修復膜在牙種植引導骨再生中的臨床對比研究[J]. 薛妍,陳婷,梁振耕,謝莉莉. 中國美容醫(yī)學. 2019(03)
[3]前牙拔牙位點保存術后牙槽嵴軟硬組織變化的臨床研究[J]. 承崢,孫秋望月,葛昕,王晨星,李懷奇,葉金海,李中連. 口腔醫(yī)學. 2019(01)
[4]牙周炎與非牙周炎患者行牙種植同期GBR術后種植體周圍骨吸收量對比[J]. 芮茜,張志宏,劉紅紅,蔣曄,張瑩瑩.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8(08)
[5]美學區(qū)種植同期應用異種骨行引導骨再生術后愈合期間唇側骨改建的臨床研究[J]. 張楚南,倪杰,莫嘉驥,喬士沖,王蓓,顧迎新. 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 2018(01)
[6]海奧口腔修復膜在種植中屏障膜引導骨再生臨床效果分析[J]. 龍楊,趙睿,付小明. 山西醫(yī)藥雜志. 2017(19)
[7]引導骨組織再生對正畸牙齒移動影響的研究進展[J]. 苗千代,吳盡紅,徐輝. 北京口腔醫(yī)學. 2017(03)
[8]CBCT技術研究前牙區(qū)骨劈開術種植修復的骨吸收特點[J]. 王文君,馬敏. 口腔醫(yī)學研究. 2015(05)
[9]兩種骨代材料引導組織再生用于牙槽嵴保存的可行性[J]. 高曉蔚,李珂.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2(29)
碩士論文
[1]上頜前牙美學區(qū)即刻種植病例分析報告[D]. 田芳.大連醫(yī)科大學 2018
[2]牙種植引導骨再生心包膠原膜的制備及理化性能研究[D]. 閆建偉.山東大學 2017
[3]美學區(qū)種植修復后牙齦軟組織的變化及美學評估[D]. 郭倩倩.山東大學 2017
[4]GBR引導骨再生手術在三種種植修復術式中應用的病例報告[D]. 官佳翰.大連醫(yī)科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18879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31887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