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與接觸性唇炎的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31 16:29
目的:分析牙膏及其主要成分與接觸性唇炎的相關性,了解牙膏在變應性接觸性唇炎病因學方面的意義。 方法:采用斑貼試驗檢測亞急性/慢性唇炎患者對牙膏及其主要成分和“瑞敏”CH-1000中國篩查系列變應原的敏感性,并與正常對照組作比較,通過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牙膏及其主要成分與變應性接觸性唇炎的相關性,了解變應性接觸性唇炎患者機體的變態(tài)反應狀態(tài);通過詳細詢問和記錄唇炎組和對照組的個人資料,分析探討影響唇炎發(fā)生、發(fā)展的相關因素;囑唇炎患者脫離使用致敏的牙膏,隨訪4周觀察其唇炎好轉情況。 結果:用19種市售牙膏進行斑貼試驗,唇炎組40例全部呈現有陽性反應,陽性反應總項次數為362項次,其中32例患者正在使用或常用牙膏品種與陽性結果相吻合,對照組20人有7例出現陽性結果,陽性反應總項次數為75項次,經統(tǒng)計學處理,唇炎組的陽性反應總項次百分率(45.4%)明顯高于對照組(19.3%)并具有非常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χ~2=8.144,P=0.004);唇炎組和正常對照組中的各10例接受了牙膏主要成分斑貼試驗,唇炎組8例出現陽性結果,對照組1例出現陽性結果,經確切概率法(Fisher法)χ~2檢驗,唇炎組的總陽性反應百分率(9.5 %)高于對照組(1.0 %)并具有非常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00);用“瑞敏”CH-1000系列斑貼試劑分別對唇炎組和正常對照組進行斑貼試驗,結果唇炎組40例中21例呈現有陽性反應,而且大部分患者對2種以上致敏原敏感,經統(tǒng)計學處理,唇炎組出現的陽性反應例數的百分率(52.5%)高于對照組(10.0%),具有非常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χ~2=8.469,P=0.004),而且唇炎組的陽性反應總項次百分率(4.8%)高于對照組(0.8%),并具有非常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χ~2=11.746,P=0.000);隨訪唇炎組患者發(fā)現其中19例脫離接觸致敏的牙膏后唇炎有不同程度的好轉,17例無明顯好轉,4例失訪。 結論:牙膏及其主要成分與亞急性/慢性唇炎存在相關性,脫離接觸致敏的牙膏后部分患者唇炎有不同程度的好轉,提示接觸因素尤其牙膏是亞急性/慢性唇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亞急性/慢性唇炎患者對日常接觸變應原的敏感性高于正常對照組,說明亞急性/慢性唇炎可能具有特應性體質。
【學位單位】:廣州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1
【中圖分類】:R781.56
【部分圖文】:
胞受到破壞而發(fā)生紅斑丘疹、水皰等急性皮炎反應。斑貼試驗是檢測接觸變應原最經典、最可靠的方法,是確診接觸性皮炎的公認標準。圖6 Ⅳ型變態(tài)反應的發(fā)生機制示意圖4.4.2 操作步驟:斑貼試驗的材料采用低敏斑試膠帶,操作步驟為:①將待測致敏原以適量分別按順序放人由惰性聚乙烯塑料制成的斑貼測試器 IQ 芯室中,膏體試驗物可直接加入斑貼測試器 IQ 芯室,加入量略超過芯室容積的
個輕壓芯室以驅除空氣,使之均勻接觸到皮膚上并做好標記(圖 8);③48h后去除斑貼測試器,觀察皮膚反應并記錄,72h 再次觀察并讀取斑試結果。圖7 添加試驗物示意圖圖8 背部斑貼試驗物示意圖
背部斑貼試驗物示意圖
本文編號:2809052
【學位單位】:廣州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1
【中圖分類】:R781.56
【部分圖文】:
胞受到破壞而發(fā)生紅斑丘疹、水皰等急性皮炎反應。斑貼試驗是檢測接觸變應原最經典、最可靠的方法,是確診接觸性皮炎的公認標準。圖6 Ⅳ型變態(tài)反應的發(fā)生機制示意圖4.4.2 操作步驟:斑貼試驗的材料采用低敏斑試膠帶,操作步驟為:①將待測致敏原以適量分別按順序放人由惰性聚乙烯塑料制成的斑貼測試器 IQ 芯室中,膏體試驗物可直接加入斑貼測試器 IQ 芯室,加入量略超過芯室容積的
個輕壓芯室以驅除空氣,使之均勻接觸到皮膚上并做好標記(圖 8);③48h后去除斑貼測試器,觀察皮膚反應并記錄,72h 再次觀察并讀取斑試結果。圖7 添加試驗物示意圖圖8 背部斑貼試驗物示意圖
背部斑貼試驗物示意圖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熊峰;楊健;楊文林;;接觸性唇炎與牙膏[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1年02期
2 何永亮,易勇,王紅星,閆志鋒;含吐溫-80中藥注射液對犬致過敏的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5年01期
本文編號:280905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8090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