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采用反式Twin-block和Frankel-III功能矯治器治療替牙期或恒牙初期功能性、輕度骨性安氏Ⅲ類錯(?)。分析治療前后軟組織的變化,評價兩種矯治器的療效。為臨床實踐中安氏Ⅲ類錯(?)的有效治療提供理論依據(jù)。 方法: 選擇替牙期或恒牙初期功能性及輕度骨性安氏Ⅲ類錯(?)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7歲到13.5歲。隨機分為反式Twin-block組和Frankel-III組,每組各15例。分別對治療前后的臨床表現(xiàn)及軟組織頭顱側(cè)位定位片進行分析。并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結(jié)果: ①經(jīng)過反式Twin-block矯治器的治療,下唇基角(S-Ns-Si)、下唇突距(LL-EP)和軟組織角(S-Ns-Pos)的減小,上下唇基角(Sn-Ns-Si)和面凸角(Ns-Sn-Pos)的增加,均具有極度顯著性(P0.01)。下面高(Sn-Me)、全面高(Ns-Me)和上唇突距(UL-EP)的增加,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上唇基角(S-Ns-Sn),上唇角(ULSn-Sn)和上面高(Ns-Sn)的增加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②經(jīng)過Frankel-Ⅲ功能矯治器的治療,上下唇基角(Sn-Ns-Si)、面凸角(Ns-Sn-Pos)和下唇角(LLSi-Sn)的增加,下唇基角(S-Ns-Si)、軟組織角(S-Ns-Pos)和下唇突距(LL-EP)的減小,均具有高度顯著性差異(P0.01)。上唇基角(S-Ns-Sn)、上唇角(ULSn-Sn)、下面高(Sn-Me)、全面高(Ns-Me)和上唇突距(UL-EP)的增加,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③兩組相比較,上唇基角(S-Ns-Sn)、上下唇基角(Sn-Ns-Si)、上唇角(ULSn-Sn)的增加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④兩組所用時間差異具有極度顯著性(P0.01)。 結(jié)論: ①兩種功能矯治器均能使軟組織側(cè)貌得到明顯改善。②反式Twin-block對下頜軟組織的作用較大,Frankel-Ⅲ矯治器對上下頜軟組織的作用均較大。③反式Twin-block組的平均治療時間明顯短于Frankel-Ⅲ組。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783.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爽;朱曉美;鄒珊珊;;Frankel Ⅲ型功能矯正器治療安氏Ⅲ類錯鉭的臨床研究[J];安徽醫(yī)學;2008年06期
2 馬文盛;盧海燕;董福生;胡驍穎;栗興超;;早期骨性Ⅲ類錯鉭前方牽引矯治中擴弓效果的比較[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09年02期
3 田軍;柳忠豪;王香愛;;反向Twinblock矯治器矯治替牙期功能性Ⅲ類錯鉭的臨床研究[J];華西醫(yī)學;2007年03期
4 肖文輝;FrankelⅢ矯正器對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硬軟組織側(cè)貌的影響[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1998年04期
5 王t$,曹軍;中國人軟組織側(cè)貌的形態(tài)特點及其影響因素[J];臨床軍醫(yī)雜志;2004年03期
6 鄧怡;余兵;;Frankel Ⅲ矯治反鉭的臨床研究[J];西南軍醫(yī);2009年03期
7 羅衛(wèi)紅,傅民魁;對評價側(cè)貌唇的審美線E線、B線、H線一致性、敏感性的研究[J];口腔正畸學;1997年02期
8 馮光耀;鄒冰爽;曾祥龍;;上頜牙弓反復(fù)快速擴縮的動物模型的建立及初步研究[J];口腔正畸學;2008年02期
9 鄒冰爽;高雪梅;馮光耀;曾祥龍;;反復(fù)擴縮式上頜快速擴弓矯治器配合前方牽引的初步臨床應(yīng)用[J];口腔正畸學;2008年04期
10 張國興;;FRⅢ型功能矯治器矯治前牙反鉭的軟組織側(cè)貌變化[J];口腔醫(yī)學;2009年09期
本文編號:
27932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793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