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青島地區(qū)視力殘疾學生口腔健康狀況、口腔健康行為及知識知曉程度,并探討視力殘疾學生患齲相關影響因素及不同口腔健康教育方法的有效性,為今后給予該人群有針對性的口腔健康宣教措施提供基礎資料,提高視力殘疾學生的口腔健康。方法:按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口腔健康調查方法和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方法,對青島市盲校137名恒牙列期和25名替牙列期在校視力殘疾學生進行口腔健康狀況臨床檢查,并將恒牙列期學生調查結果按照性別(男、女),年齡(12-17歲、18-21歲),視力殘疾程度(盲、低視力)進行分組后統(tǒng)計分析;對137名恒牙列期視力殘疾學生進行口腔相關行為習慣和知識的問卷調查,通過Spearman相關性檢驗分析齲病相關影響因素。以班級為單位,抽取八個班級納入宣教實驗,按照人數、年齡、性別組成均衡分配的原則,分為傳統(tǒng)口腔健康教育法不反復組(A組)、傳統(tǒng)口腔健康教育法反復組(B組)、特殊口腔健康教育法不反復組(C組)、特殊口腔健康教育法反復組(D組),分別進行口腔健康知識宣教,測定各組菌斑清除率,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和最小顯著差異(LSD)t檢驗進行統(tǒng)計處理。結果:137名恒牙列期視力殘疾學生患齲率為54.01%,受檢者齲均為1.23,患齲者齲均為2.28,齲齒充填率為15.98%,窩溝封閉率為2.92%,牙外傷發(fā)生率為8.03%,牙齦出血檢出率為63.50%,人均牙齦出血牙數為5.15,牙石檢出率為72.26%,人均牙石牙數為7.32,牙周袋檢出率為6.57%,附著喪失檢出率為7.30%。25名替牙列期視力殘疾學生恒牙患齲率為12.00%,受檢者恒牙齲均為0.28,患齲者恒牙齲均為2.33,恒牙齲齒充填率為0%,恒牙窩溝封閉率為0%,恒牙外傷發(fā)生率為0%。12-17歲年齡組的齲齒充填率明顯低于18-21歲年齡組(P0.05),盲組的牙外傷發(fā)生率明顯高于低視力組(P0.05)。替牙列期學生恒牙患齲率明顯低于恒牙列期學生(P0.05)。根據調查問卷結果進行spearman相關性分析后得出,是否患齲與每天刷牙次數、刷牙的持續(xù)時間及是否飯后漱口或刷牙呈負相關關系,而與經常睡前吃甜食、每天吃甜點的次數呈正相關關系。A、B、C、D四組菌斑清除率分別為6.04%,10.25%,33.96%,56.46%,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D組效果明顯優(yōu)于A組和B組(P0.05)。結論:青島地區(qū)視力殘疾學生口腔健康問題突出,齲齒充填率極低,口腔預防措施普及率極低,缺乏對口腔健康知識的了解,口腔健康行為不規(guī)范。特殊口腔健康教育法聯合反復口腔健康教育法可作為向視力殘疾學生進行口腔健康教育的優(yōu)選方法。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80.1
【圖文】:
初診X線片

去除髓底鈣化物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喬敏;張凱;董靜;徐寶華;;游離齦瓣移植術和根向復位瓣增加種植區(qū)域角化齦效果的臨床觀察[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16年10期
2 霍靜怡;蘇暢;劉美延;沈麗曼;王玨;李雪;;兒童3種刷牙方法清除菌斑效果的隨機對照試驗[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5年05期
3 陳智;陳彬文;;根管治療后牙體修復的治療方案選擇[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15年02期
4 孫紅;陳文靜;陳雪峰;;蕪湖市兩所特殊學校學生口腔健康狀況調查[J];口腔醫(yī)學;2014年11期
5 侯玉妹;黃華;;盲聾啞兒童口腔保健研究進展[J];廣東牙病防治;2014年10期
6 周善昕;應彬彬;勵麗;王月萍;李哲光;龔清海;李輝;葛國川;;寧波市聾盲學生第一恒磨牙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現代實用醫(yī)學;2014年10期
7 武慶華;張曉東;朱坤;;二氧化鋯全瓷冠在前牙修復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4年06期
8 畢慶偉;趙雯雯;尹翰文;王君芳;胡曉峰;李巖;鮑莉;;黑龍江省18歲中學生口腔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4年06期
9 侯玉妹;黃華;高碧云;;南寧市盲聾啞學校學生口腔健康狀況調查[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4年01期
10 韓克實;李炳奇;田劍剛;孫燁;李艷萍;黃瑞哲;;陜西省12歲兒童口腔健康狀況流行病學抽樣調查[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3年1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銳;大慶地區(qū)大學新生口腔健康狀況調查與評價[D];吉林大學;2014年
2 林文紅;廣州市12歲兒童口腔健康與相關知識、態(tài)度、行為調查分析[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
273848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73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