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人乳鐵蛋白對口腔鱗癌Tca8113細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13 22:29
【摘要】: 口腔鱗狀細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人類十大惡性腫瘤之一,占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的80%以上,長期以來口腔鱗狀細胞癌的治療一直是腫瘤治療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迫切需要腫瘤治療的新方式。在抑制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方面,應用天然存在的化合物乳鐵蛋白(lactoferrin,LF)進行癌癥的化學預防和治療逐漸成為重要的方法。 目前,國內關于乳鐵蛋白抗腫瘤作用的研究還未見報道,本研究在吉林省科技發(fā)展計劃項目(編號:200705346)的資助下,通過一系列體外實驗,研究了重組人乳鐵蛋白(Recombinate human lactoferrin,rhLF)對體外培養(yǎng)的口腔鱗癌Tca8113細胞的抑制作用,并且為了更好的研究rhLF介導的抗口腔鱗癌細胞的活性,觀察了rhLF對細胞周期、周期調控因子、促炎癥反應細胞因子、血管生成因子的影響。結果發(fā)現rhLF在體外可以直接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rhLF在體外抗腫瘤活性的機制為誘導腫瘤細胞周期抑制,減少腫瘤細胞釋放的促炎癥反應細胞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表明直接抑制細胞生長是乳鐵蛋白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機制之一,乳鐵蛋白可以通過多種途徑發(fā)揮抗腫瘤作用,達到預防和治療腫瘤的目的。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點在于比較系統(tǒng)地研究了重組人乳鐵蛋白在口腔癌治療方面的作用,初步探討了rhLF在體外對癌細胞的抑制作用,并利用FCM、Westernblot、ELISA、免疫組化等方法研究了rhLF對口腔鱗癌Tca8113細胞細胞周期、細胞因子等表達的影響,全面系統(tǒng)地評價了rhLF在體外抑制口腔鱗癌細胞的作用及機制;提出了rhLF可以通過直接抑制生血管因子的生成來減少腫瘤相關血管的發(fā)生進而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為今后進一步的動物實驗和臨床實驗提供了依據,為口腔鱗癌的化學藥物治療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論基礎,也為其他惡性腫瘤的治療提供參考。
【圖文】:
圖 1.1 化學預防的機制Tab1.1 Mechanisms of chemoprevention蛋白的發(fā)現及基本結構白(lactoferrin,LF)最初由Sorensen等于1939年在動物es從牛乳中分離得到一種蛋白質與鐵結合形成的復合稱之為“紅蛋白”。同年Johansson 從人乳中也分離出這 年Blanc 等將他們從人乳中分離獲得的這種蛋白質正鐵蛋白是鐵結合糖蛋白,主要存在于母乳中,在哺乳動淚、唾液和精液等[14]也存在較低濃度的乳鐵蛋白。乳,具有多種多樣的生物學功能,參與構成非特異性免疫病毒等特性[15]。由于乳鐵蛋白所具有的獨特功能和特研究者的關注。乳鐵蛋白作為一種具有廣泛而獨特的生
疊成兩個基本相等的葉,,N-葉由殘基1到332組成,而C-葉則由殘基344到703組成。每個葉再進一步形成兩個結構域(每個大約160個殘基)和一條裂隙,裂隙是鐵結合部位,見圖1.2[20]。不同物種,甚至同一物種不同來源的乳鐵蛋白分子之間,其理化性質可能有所差異,例如人乳和牛乳中的乳鐵蛋白通過SDS-PAGE均能分離出表觀分子質量不同的兩個異構體[21]。此外,乳鐵蛋白具有機體特異性,牛的乳鐵蛋白不一定能被人體吸收,人體中的乳鐵蛋白吸收與利用同機體內的特殊受體有關。圖1.2 人乳鐵蛋白結構Fig 1.2 Structure of human milk lactoferrin.乳鐵蛋白肽(Lactoferrcin,Lfcin)是乳鐵蛋白在酸性環(huán)境下經胃蛋白酶作用N端釋放的一段多肽[22],Lfcin首先是由Bellamy在牛乳中發(fā)現,此后相繼在人、小鼠、山羊、豬等動物乳鐵蛋白中證明存在Lfcin的同源物。來源于牛乳鐵蛋白的抗菌肽稱為乳鐵蛋白肽B(Lactoferrcin Bovine, Lfcin-B)。LfcinB來源于牛乳鐵蛋白的第17~41位氨基酸,由25個氨基酸殘基組成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R739.8
本文編號:2662645
【圖文】:
圖 1.1 化學預防的機制Tab1.1 Mechanisms of chemoprevention蛋白的發(fā)現及基本結構白(lactoferrin,LF)最初由Sorensen等于1939年在動物es從牛乳中分離得到一種蛋白質與鐵結合形成的復合稱之為“紅蛋白”。同年Johansson 從人乳中也分離出這 年Blanc 等將他們從人乳中分離獲得的這種蛋白質正鐵蛋白是鐵結合糖蛋白,主要存在于母乳中,在哺乳動淚、唾液和精液等[14]也存在較低濃度的乳鐵蛋白。乳,具有多種多樣的生物學功能,參與構成非特異性免疫病毒等特性[15]。由于乳鐵蛋白所具有的獨特功能和特研究者的關注。乳鐵蛋白作為一種具有廣泛而獨特的生
疊成兩個基本相等的葉,,N-葉由殘基1到332組成,而C-葉則由殘基344到703組成。每個葉再進一步形成兩個結構域(每個大約160個殘基)和一條裂隙,裂隙是鐵結合部位,見圖1.2[20]。不同物種,甚至同一物種不同來源的乳鐵蛋白分子之間,其理化性質可能有所差異,例如人乳和牛乳中的乳鐵蛋白通過SDS-PAGE均能分離出表觀分子質量不同的兩個異構體[21]。此外,乳鐵蛋白具有機體特異性,牛的乳鐵蛋白不一定能被人體吸收,人體中的乳鐵蛋白吸收與利用同機體內的特殊受體有關。圖1.2 人乳鐵蛋白結構Fig 1.2 Structure of human milk lactoferrin.乳鐵蛋白肽(Lactoferrcin,Lfcin)是乳鐵蛋白在酸性環(huán)境下經胃蛋白酶作用N端釋放的一段多肽[22],Lfcin首先是由Bellamy在牛乳中發(fā)現,此后相繼在人、小鼠、山羊、豬等動物乳鐵蛋白中證明存在Lfcin的同源物。來源于牛乳鐵蛋白的抗菌肽稱為乳鐵蛋白肽B(Lactoferrcin Bovine, Lfcin-B)。LfcinB來源于牛乳鐵蛋白的第17~41位氨基酸,由25個氨基酸殘基組成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R739.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向陽,李玉紅,許倩,陳凜;IL-6及其受體和凋亡相關基因在胃癌中的表達[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2 徐承平;卞修武;王清良;章容;陳春燕;葉慶煒;;非小細胞肺癌組織芯片中白介素-8的表達及其臨床病理意義[J];中國肺癌雜志;2007年05期
3 肖暉;劉寧;;乳鐵蛋白對大鼠成骨細胞增殖與分化的影響[J];國際骨科學雜志;2008年03期
4 徐文華,周健;白細胞介素8與頭頸部鱗癌[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2005年06期
5 曹雷;王莉紅;劉婷嬌;劉佩勇;;p27~(Kip1)、cyclin D1蛋白和Ki-67在口腔鱗癌中的表達及其意義[J];廣西醫(yī)學;2008年11期
6 楊湛;;口腔頜面部腫瘤綜合治療設計中的平衡理念[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08年01期
7 王越;楊潔;高燕;牛文彥;姚智;;卵巢癌細胞IL-6、IL-8及其受體表達的研究[J];免疫學雜志;2006年05期
8 陳車生;袁勤生;;乳鐵蛋白的研究進展[J];食品與藥品;2008年01期
9 凌雪萍,龐廣昌,李國強;乳鐵蛋白的最新研究進展[J];食品科學;2003年01期
10 馮興軍,王建華,楊雅麟,滕達,劉立恒;乳鐵蛋白肽(Lactoferricin)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04年01期
本文編號:266264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6626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