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治療乳牙(牙合)面早期齲的臨床研究及其對脫礦牙釉質(zhì)再礦化作用的基礎(chǔ)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12 01:53
【摘要】:目的:評價臭氧單獨和聯(lián)合應用氟化物對乳牙殆面早期未成洞齲6個月的治療效果,探索臭氧在體外對脫礦牙釉質(zhì)的作用,為臭氧在治療齲病中的應用提供相關(guān)依據(jù)。 本研究分為兩部分: 一、臭氧對乳牙牙合面早期齲的臨床研究: 方法:利用DIAGNOdent激光探測儀對成都市雙流兩所幼兒園5—6歲的兒童的牙合面早期齲進行診斷,以其讀數(shù)最高點為齲壞最嚴重位點,將該位點繪制在記錄表上,分析其分布特點,并將之確定為臭氧治療前后的觀察點。記錄下每一位點的臨床視診指數(shù)(CSI,clinical severity index)、激光熒光檢測儀DIAGNOdent讀數(shù)、電阻抗儀讀數(shù)。選取其中沒有形成齲洞的乳磨牙參加研究,隨機分為4組,第一組為空白對照組,不接受特殊處理;第二組為臭氧治療組,用臭氧發(fā)生器Healozone處理乳牙患齲(牙合)面20s:第三組為氟漆組,用含5%FDuraphat涂布患齲(牙合)面;第四組為聯(lián)合應用組,先用臭氧處理20s后,用含2%F~-的臭氧機配套的再礦化液滴于患齲(牙合)面。在基線、1月、3月、6月時用與基線相同的方法測量乳磨牙(牙合)面的確定位點。每次復診時按上述分組進行再一次治療。
【圖文】:
首先將小毛刷置于便攜式慢機機頭上,用小毛刷清潔受檢牙胎面溝裂。用清水漱口,去除表面菌斑和軟垢,見圖1。激光熒光檢測儀DAIGNodnet(見圖2)的測量根據(jù)其操作手冊,用陶瓷標準校正后,以牙齒光滑面正常部位測量的熒光強度為基線值,然后將所得的基線值從待測部位的熒光讀數(shù)中減去,得到該位點的實際熒光值。吹干牙面,采用KvaoDIAGNOdeniA型探頭抵在聆面溝裂上移動,掃描整個胎面,直到出現(xiàn)最大值,記錄該讀數(shù),并在表格的牙胎面圖上標上該點。對其中巧人(約10%)的牙面重復檢查。所有DAIGNOdnet檢測由同一名專業(yè)醫(yī)師完成。3個月后,以同樣的方法進行檢測,記錄下DIAGN0dent讀數(shù)的最高位點
2測量方法及步驟首先將小毛刷置于便攜式慢機機頭上,用小毛刷清潔受檢牙胎面溝裂。用清水漱口,去除表面菌斑和軟垢,見圖1。激光熒光檢測儀DAIGNodnet(見圖2)的測量根據(jù)其操作手冊,用陶瓷標準校正后,以牙齒光滑面正常部位測量的熒光強度為基線值,然后將所得的基線值從待測部位的熒光讀數(shù)中減去,,得到該位點的實際熒光值。吹干牙面,采用KvaoDIAGNOdeniA型探頭抵在聆面溝裂上移動,掃描整個胎面,直到出現(xiàn)最大值,記錄該讀數(shù),并在表格的牙胎面圖上標上該點。對其中巧人(約10%)的牙面重復檢查。所有DAIGNOdnet檢測由同一名專業(yè)醫(yī)師完成。3個月后,以同樣的方法進行檢測,記錄下DIAGN0dent讀數(shù)的最高位點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R788.1
本文編號:2624124
【圖文】:
首先將小毛刷置于便攜式慢機機頭上,用小毛刷清潔受檢牙胎面溝裂。用清水漱口,去除表面菌斑和軟垢,見圖1。激光熒光檢測儀DAIGNodnet(見圖2)的測量根據(jù)其操作手冊,用陶瓷標準校正后,以牙齒光滑面正常部位測量的熒光強度為基線值,然后將所得的基線值從待測部位的熒光讀數(shù)中減去,得到該位點的實際熒光值。吹干牙面,采用KvaoDIAGNOdeniA型探頭抵在聆面溝裂上移動,掃描整個胎面,直到出現(xiàn)最大值,記錄該讀數(shù),并在表格的牙胎面圖上標上該點。對其中巧人(約10%)的牙面重復檢查。所有DAIGNOdnet檢測由同一名專業(yè)醫(yī)師完成。3個月后,以同樣的方法進行檢測,記錄下DIAGN0dent讀數(shù)的最高位點
2測量方法及步驟首先將小毛刷置于便攜式慢機機頭上,用小毛刷清潔受檢牙胎面溝裂。用清水漱口,去除表面菌斑和軟垢,見圖1。激光熒光檢測儀DAIGNodnet(見圖2)的測量根據(jù)其操作手冊,用陶瓷標準校正后,以牙齒光滑面正常部位測量的熒光強度為基線值,然后將所得的基線值從待測部位的熒光讀數(shù)中減去,,得到該位點的實際熒光值。吹干牙面,采用KvaoDIAGNOdeniA型探頭抵在聆面溝裂上移動,掃描整個胎面,直到出現(xiàn)最大值,記錄該讀數(shù),并在表格的牙胎面圖上標上該點。對其中巧人(約10%)的牙面重復檢查。所有DAIGNOdnet檢測由同一名專業(yè)醫(yī)師完成。3個月后,以同樣的方法進行檢測,記錄下DIAGN0dent讀數(shù)的最高位點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R788.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婭玲;激光共聚焦掃描顯微鏡在口腔科學中的應用[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2004年S1期
2 尹學鈞,董蒼轉(zhuǎn);臭氧的毒性及其毒作用機理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衛(wèi)生學分冊;1994年05期
3 宗旭,楊波,白希堯,王燕;臭氧的應用與進展[J];化工時刊;2002年12期
4 趙瑚,鄭弟澤,洪亮;5種消毒方法對染菌口腔印模消毒效果的比較[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00年05期
5 周偉德,孔新民,解耀邦,宦彭成,沈偉;臭氧和紫外線聯(lián)合消毒口腔手機[J];口腔材料器械雜志;1994年04期
6 胡德渝,萬呼春,李雪,范旭,童冠雄;成都市兒童齲病患病趨勢的改變(1982~1998)[J];口腔醫(yī)學;2001年01期
7 楊穎;臭氧綜述[J];攀枝花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8 李榮華,殷愷,李宏斌,馮海,鄭先強,閆平,王世汶,林頌;牙科治療臺水系統(tǒng)無菌化處理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04年05期
9 周有生,彭萬勇;臭氧消毒水對創(chuàng)傷愈合及抗感染療效觀察[J];醫(yī)藥導報;2001年04期
10 史江,張炳根,陶開華;臭氧消毒實驗研究[J];消毒與滅菌;1989年03期
本文編號:26241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6241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