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生長因子對牙周炎犬即刻種植體早期骨結合影響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11-14 20:51
【摘要】:背景:在我國成年人中牙周炎是牙喪失的最主要原因,患病率約為70%-85%。目前口腔種植修復是牙缺失患者重要的修復方法之一。即刻種植是拔牙后,立即將種植體植入新鮮的拔牙窩內,與傳統(tǒng)的延期種植技術相比,即刻種植技術擁有治療時間短、手術次數少和降低骨吸收等優(yōu)點,近年來得到了廣泛應用。在即刻種植中,良好的種植體骨結合是口腔種植成功的先決條件,但牙周炎患者拔牙后牙槽窩的形態(tài)、骨量及口內未消除的牙周相關致病菌可能影響種植體的初期穩(wěn)定性及早期骨結合,從而增加種植體失敗的風險。因此如何增強牙周炎患者拔牙后即刻種植的早期骨結合,從而提高其成功率是目前研究的熱點。近年來研究發(fā)現,神經生長因子能影響骨代謝、減少炎癥介質釋放并且對種植體周圍早期骨結合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目前鮮有神經生長因子對牙周炎即刻種植早期骨結合影響的相關文獻報道。目的:本實驗通過將神經生長因子局部應用于牙周炎犬即刻種植體的周圍,探究神經生長因子對牙周炎犬即刻種植體早期骨結合的影響,以期為臨床研究提供借鑒參考。方法:于4只實驗用健康成年比格犬的下頜所有前磨牙牙頸部結扎正畸結扎絲及絲線,涂抹牙齦卟啉單胞菌輔以高糖黏性飲食建立牙周炎模型。建模后每周對犬的牙周進行觀察和探診,第4周建模完成。第5周拔出雙側下頜第二、三前磨牙行即刻種植術,共植入種植體16顆。4只犬的左側下頜為實驗組,右側下頜為對照組,實驗組在種植體周圍骨膜下注射神經生長因子(1.0μg/d),連續(xù)注射2周;對照組在種植體周圍骨膜下注射等劑量的生理鹽水。第4周末隨機選取2只實驗犬處死,第8周末將剩余2只實驗犬處死,取下頜骨,將下頜骨制作成1.0×1.0×1.5cm大小含有單顆種植體的骨塊,浸泡在10%的福爾馬林溶液中。行大體觀察、X線觀察,然后用硬組織切片機沿著種植體長軸切開打磨至厚度約為80μm的骨磨片,甲苯胺藍染色進行組織學觀察并應用專業(yè)的圖像處理軟件(Image-pro plus 6.0)對種植體組織切片圖像進行分析,計算得出牙周炎犬4、8周種植體的骨結合率。結果:1.實驗犬建模4周后,所有犬的下頜前磨牙區(qū)均出現牙齦炎癥、探診出血、牙齒松動及牙槽嵴嚴重吸收的牙周炎癥狀,提示造模成功。2.大體觀察:兩組實驗犬種植術后手術部位愈合良好,未出現術后并發(fā)癥。3.X線觀察:術后4周,兩組種植體周圍骨質均顯示X線透射區(qū),與周圍正常骨組織相比骨密度明顯較低。術后8周,兩組種植體周圍骨組織X線透射區(qū)均比4周有所減少,與正常骨組織相比骨密度仍較低;與實驗組相比,對照組密度減低區(qū)明顯。4.組織形態(tài)學觀察:術后4周,對照組顯示種植體與骨組織之間部分結合,纖維組織形成較多,可見類骨質,骨小梁稀疏;實驗組顯示種植體與骨組織之間結合部位相對較多,纖維組織相對較少,有連續(xù)的骨小梁出現。術后8周,兩組的組織切片均顯示種植體周圍的骨組織較4周時更成熟、致密。對照組顯示仍有一些纖維組織存在,雖骨組織與種植體結合部位相對較多,但骨小梁礦化程度不高;實驗組顯示骨小梁均勻整齊、礦化程度高,新生骨組織更多且致密,骨組織直接與種植體結合范圍更廣。5.骨計量學分析:術后4周,對照組種植體骨結合率為(41.06±3.31)%,實驗組為(56.49±3.20)%;術后8周,對照組種植體的骨結合率為(60.46±2.26)%,實驗組為(77.45±2.33)%,結果顯示術后4、8周對照組種植體骨結合率明顯低于實驗組,兩組之間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1.本實驗在比格犬下頜前磨區(qū),利用正畸結扎絲及絲線結扎牙頸部,并涂牙齦卟啉單胞菌輔以高糖黏性飲食的方式,能夠成功建立牙周炎模型。2.牙周炎即刻種植后早期應用神經生長因子,可以加速種植體周圍新生骨的生成和成熟,擴大種植體骨結合范圍,表明在牙周炎即刻種植中,神經生長因子可以加速骨組織的形成、促進種植體骨結合。3.神經生長因子局部應用于牙周炎拔牙后即刻種植,能夠提高種植體骨結合率,并縮短骨組織愈合時間。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783.6
本文編號:2332268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783.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建軍;黃亮;韓慶斌;李新志;闕祥勇;;神經生長因子對大鼠脛骨骨折愈合的影響及其機制[J];山東醫(yī)藥;2016年32期
2 賴春花;周磊;徐淑蘭;郭澤鴻;岳新新;;顯微CT與硬組織切片技術在評價牙種植體骨結合中應用的對比研究[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6年03期
3 呂桂浩;蔣練;滿城;向曉波;;神經生長因子對兔合并局部神經損傷的下頜骨骨折愈合中BMP-2表達的影響[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6年07期
4 沈麗;王妍;;神經生長因子的研究及應用進展[J];微生物學免疫學進展;2015年06期
5 王立剛;徐彬;迪麗努爾·阿吉;古麗努爾·阿吾提;;糖尿病牙周炎模型大鼠的牙槽骨喪失[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年05期
6 邵磊;趙寶紅;;鈦種植體骨結合界面組織學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4年07期
7 馬小涵;廖慶慶;曾劍玉;張敏;;神經生長因子對骨髓基質細胞成骨活性的影響[J];北京口腔醫(yī)學;2013年05期
8 沈媛;王恩群;廉攀峰;李俊杰;任偉;梅玲;汪瓊;;神經生長因子復合鍶磷灰石在即刻種植周圍骨缺損修復中的動物實驗[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年08期
9 于博涵;王佐林;;口腔種植體骨性結合界面的研究進展[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3年02期
10 王會平;馬樹澤;賈情;徐歡;孟巖;;微創(chuàng)拔牙后即刻種植的臨床觀察[J];口腔醫(yī)學;2013年02期
,本文編號:233226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3322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