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醫(yī)學論文 > 口腔論文 >

正畸微種植體穩(wěn)定性的臨床共振頻率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08-17 18:26
【摘要】:目的:用共振頻率分析法評價正畸微種植體穩(wěn)定性的臨床變化規(guī)律,探討合適的加載時機及加載對微種植體穩(wěn)定性的影響。方法:選擇上頜第一前磨牙減數并需要強支抗的正畸患者14例,分為延期加載組和擇期加載組各7例。每例患者在上頜后牙左右頰側牙槽骨區(qū)植入分體式微種植體各1顆,用Osstell種植體穩(wěn)定性測量儀作共振頻率分析,植入后即刻及每周記錄微種植體的種植體穩(wěn)定性系數(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s,ISQ值)。延期加載組在第12周加載150 g水平牽引力之前,選出ISQ值穩(wěn)定的時間點,以此作為擇期加載組的加載時機,施加同樣大小的正畸力。2組患者均隨訪至16周,采用SPSS 19.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方差分析和t檢驗。結果:28顆微種植體中,5顆在4周內發(fā)生松動而取出,剩余23顆在16周內保持穩(wěn)定,其中12顆延期加載組微種植體的共振頻率分析顯示,ISQ值在植入即刻及第1周最高(21.48±5.25),第2周到第5周逐漸下降,第6周后維持平穩(wěn)(11.26±3.36)。11顆擇期加載組微種植體在第6周加載牽引力。從第6周至16周,2組微種植體無論加載與否,ISQ值均無顯著變化,2組間也無顯著差異(P0.05)。松動微種植體的初始ISQ值顯著小于非松動組。結論:微種植體植入1周后穩(wěn)定性下降,6周后趨于穩(wěn)定。6周后加載正畸力對穩(wěn)定性無影響,而初始穩(wěn)定性差是微種植體失敗的重要原因。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changes of orthodontic microimplant stability by resonance frequency analysis (RFA), and to explore the appropriate loading time and its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of orthodontic microimplants. Methods: fourteen patients with maxillary first premolar who needed strong Anchorage were divided into delayed loading group (n = 7) and selective loading group (n = 7). One split-type microimplant was implanted into the alveolar area of the right and left cheek of maxillary posterior teeth in each case. The stability coefficient of the implants (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s ISQ) was recorded immediately and weekly after implantation by Osstell implant stability meter. In the delayed loading group, before the 150g horizontal traction was loaded at the 12th week, the stable time point of ISQ value was selected as the loading time of the selected loading group. The patients of the same size orthodontic force group were followed up to 16 weeks. SPSS 19.0 software packag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variance and t test of the data. Results five of the 28 microimplants were loosened within 4 weeks and the remaining 23 remained stable within 16 weeks.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analysis of 12 microimplants in delayed loading group showed that ISQ was highest at the first week of implantation (21.48 鹵5.25), decreased gradually from the 2nd week to the 5th week, and remained stable at the 6th week (11.26 鹵3.36) .11 microimplants in the selective loading group were subjected to tractive force at the 6th week. From week 6 to week 16,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ISQ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initial ISQ of loose microimpla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n-loosening group. Conclusion: the stability of microimplants decreased after 1 week and tended to stabilize after 6 weeks. After 6 weeks loading orthodontic force had no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but poor initial stability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failure of microimplants.
【作者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yī)院.口腔醫(yī)學院口腔正畸科 上海市口腔醫(yī)學重點實驗室;
【分類號】:R783.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姜曉紅;張揚;韓雪;劉繼輝;馬天馳;;不同加載條件下的微螺釘支抗種植體骨界面的組織學觀察[J];上?谇会t(yī)學;2008年06期

2 亢靜;周洪;安曉莉;;不同加載時機對微種植體穩(wěn)定性影響的生物學研究[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08年02期

3 吳麗萍;徐婧秋;;微種植體支抗即刻和早期加載的電鏡觀察[J];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年04期

4 陳巖;趙文婷;KYUNG Hee-Moon;;即刻負載對正畸用微型種植體的穩(wěn)定性及周圍組織的影響[J];現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08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彪;翟穎超;鄒敬才;;正畸種植體支抗穩(wěn)定性的研究進展[J];北京口腔醫(yī)學;2010年05期

2 魏彤;繆耀強;鄒劍曾;;應用微螺釘種植體支抗壓低伸長磨牙輔助修復治療[J];廣東牙病防治;2012年07期

3 魯穎娟;常少海;;微種植體初期穩(wěn)定性的影響因素[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3年03期

4 劉鳴;彭韻文;宋莉;;微種植釘支抗的研究進展[J];廣東牙病防治;2014年02期

5 潘姍;李建霞;那畢;劉恒朗;范小平;;比較種植體支抗與傳統(tǒng)方法壓低上頜前牙療效的Meta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4年07期

6 肖遙;羅茂璇;;CBCT評價兒童上后牙頰側微種植體支抗植入部位的骨皮質厚度[J];重慶醫(yī)學;2015年02期

7 馬永平;郭艷明;柴勇;張紅;王培;;微種植釘和口外弓在成人骨性Ⅱ類高角患者中的療效對比[J];大連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年02期

8 郭萌萌;周志迎;賴仁發(fā);;正畸矯治過程微種植體支抗穩(wěn)定性的影響因素[J];廣東牙病防治;2015年11期

9 趙靜子;張文君;張曉東;;上頜后牙區(qū)正畸微種植體支抗植入安全區(qū)的測量研究[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5年06期

10 呂影濤;徐平平;元佩燕;王晶;許曼波;;Beagle犬后牙解剖特點與微螺釘種植體植入部位的相關研究[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11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武會敏;微鈦釘支抗負載前后周圍液體中IL-8及sICAM-1水平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楊彩霞;種植體支抗配合片段弓技術推磨牙向后的臨床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3 李晨曦;影響微型種植體穩(wěn)定性相關危險因素的臨床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王晶;牙根損傷修復的實驗動物模型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舒艷;不同加載時機及受力條件下微種植釘穩(wěn)定性的研究[D];青島大學;2011年

6 胡明華;螺旋CT用于測量腭骨及上下頜牙槽骨不同部位骨密度的比較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9年

7 李琳;凋亡相關蛋白Bcl-2和Bax在實驗性Ⅱ糖尿病大鼠種植體周圍的表達及意義[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許志強;鈦合金/不銹鋼微植體支抗穩(wěn)定性的實驗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0年

9 燕玲;國內微種植體與傳統(tǒng)支抗技術臨床應用的系統(tǒng)評價[D];遵義醫(yī)學院;2010年

10 譚宇;增齡因素對微種植體支抗穩(wěn)定性的影響[D];瀘州醫(yī)學院;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晶,白玉興,王邦康,高曉輝;微型支抗種植釘愈合期骨結合狀態(tài)的組織學觀察[J];北京口腔醫(yī)學;2005年04期

2 尋春雷;曾祥龍;王興;孫志輝;;力值、時間因素對即刻加載微鈦釘最大抗力強度影響的實驗研究[J];口腔正畸學;2007年04期

3 張揚,張丹,馮翠娟;微小種植體正畸支抗生物力學的三維有限元分析[J];上海口腔醫(yī)學;2005年03期

4 周琦,梁芮,沈倍勇,肖悅,張筱薇,藍偉紅;外科種植支抗在正畸、修復治療中的應用評價[J];上海口腔醫(yī)學;2005年04期

5 嚴擁慶;高益鳴;錢玉芬;;支抗種植體的組織學研究進展[J];上?谇会t(yī)學;2006年06期

6 吳晶;白玉興;王邦康;高曉輝;;愈合期微型種植體-骨界面的組織形態(tài)學研究[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06年02期

7 亢靜;周洪;安曉莉;;不同加載時機對微種植體穩(wěn)定性影響的生物學研究[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2008年02期

8 康非吾;盧軍;潘可風;;種植區(qū)骨皮質厚度對種植體骨界面應力分布的影響[J];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年01期

9 姜曉紅;張揚;劉繼輝;徐延;;微型種植體支抗在正畸治療雙頜前突中切牙及磨牙位置變化的研究[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10 朱勝吉;周彥恒;傅民魁;;種植體支抗正畸治療中上頜磨牙穩(wěn)定性的初步研究[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6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偉;脫鈣凍干骨修復種植周骨缺損的影象學及掃描電鏡觀察[D];武漢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魯穎娟;常少海;;微種植體初期穩(wěn)定性的影響因素[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3年03期

2 陳巖;李云華;孟興凱;楊荷荷;;口腔正畸微種植體的實驗研究[J];內蒙古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3 房偉;丁寅;郭向紅;王琪;孔亮;陳曦;;雙變量正畸微種植體骨塊三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07年08期

4 樊永杰;張保榮;;口腔正畸微種植體的實驗研究[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5 武秀萍;趙志河;李冰;李振強;;植入術式對微種植體生物力學性能的影響[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10年03期

6 段昌華;唐開紅;;微種植體用于修復治療前局部牙列矯正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0年03期

7 胡勤偉;陶列;趙寧;;正畸治療中微種植體支抗的患者接受度調查[J];上海口腔醫(yī)學;2010年06期

8 張夢潔;孫應明;王曉波;章加宇;;正畸微種植體精確植入的初步臨床研究[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1年05期

9 李冠娥;黃亮;張彬;李金源;王立妍;劉柯;;低骨代謝對不同直徑微種植體即刻負載穩(wěn)定性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2年01期

10 王英大;;微種植體用于修復治療前局部牙列矯正療效觀察[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武冠英;徐寶華;;應用微種植體做支抗壓低上頜第一磨牙的臨床研究[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全科口腔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一次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2 鄭青青;邱海鷗;;微種植體植物入術圍手術期的護理[A];全國口腔護理新進展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姜琳;微種植體支抗宏觀結構的生物力學優(yōu)化設計和分析[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2 唐甜;不同愈合時間下正畸微種植體穩(wěn)定性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3 公柏娟;新型正畸支抗用微種植體鈦合金的制備與生物相容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顏丹;不同形態(tài)特征微種植體的生物力學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2 王震東;與微種植體支抗臨床應用相關的多因素分析[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5年

3 白晶;微種植體界面及其穩(wěn)定性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楊光銀;微種植體與頜骨三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學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7年

5 房偉;正畸微種植體優(yōu)化設計的三維有限元分析[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9年

6 時超;不同加載時機對微種植體穩(wěn)定性影響的前瞻性臨床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7 劉一冰;愈合時間對Ⅲ類骨質中微種植體穩(wěn)定性影響的三維有限元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4年

8 王碩;可降解微種植體支抗裝置在實驗動物體內的相關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9 田彥星;辛伐他汀對骨質疏松新西蘭大白兔微種植體穩(wěn)定性的影響[D];河北聯合大學;2011年

10 周陽明;“微種植體—拔牙創(chuàng)—牙齒—頜骨”三維有限元模型的相關生物力學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218850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218850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4b5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