腭側阻生尖牙閉合式助萌與開放式助萌后牙周狀況的差異分析
本文選題:腭側阻生尖牙 + 開放式助萌; 參考:《實用醫(yī)學雜志》2014年12期
【摘要】:目的:探討腭側阻生尖牙開放式助萌和閉合式助萌后,尖牙及鄰牙牙周狀況的差異。方法:選擇30例單側上頜腭側阻生尖牙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每組15例,一組采用開放式助萌法,另一組采用閉合式助萌法。去除矯治器3~6個月后進行牙周狀況的檢查。結果:開放組與閉合組的阻生尖牙及鄰牙的牙周袋深度、齦退縮量、牙齦出血指數(shù)、角化齦寬度和骨支持量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是開放組阻生尖牙的牽引萌出時間及正畸治療時間要短于閉合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開窗方法的選擇對助萌后腭側阻生尖牙和鄰牙的牙周狀況影響不大。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 of periodontal status between canine and adjacent teeth after open and closed onset of palatal impacted canine teeth. Methods: thirty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maxillary palatal impacted canin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5 cases in each group. On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pen method and the other group with closed method. Periodontal condition was examined 3 ~ 6 months after removal of the appliance.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pth of periodontal bag, gingival retreat, gingival bleeding index, width of keratinized gingival and bone support of impacted canine and adjacent teeth between open group and closed group. But the time of distraction eruption and orthodontic treatment in the ope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losed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choice of fenestration has little effect on periodontal status of palatal impacted canine and adjacent teeth.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口腔科;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yī)院口腔科;
【基金】:河南省科技廳基礎與前沿項目(編號:122300410263)
【分類號】:R783.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談寶森;尖牙尖部齲2例[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1998年02期
2 楊波,段銀鐘;改良匣形曲矯治上頜唇向低位恒尖牙[J];實用口腔醫(yī)學雜志;1999年02期
3 申留剛!縣公療醫(yī)院河南商水466100,申彥娜!縣公療醫(yī)院河南商水466100;上頜4個尖牙1例[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1年04期
4 趙芳,駱進,袁治,羅淋;尖牙嚴重近中唇向低位的臨床矯治體會[J];云南醫(yī)藥;2005年02期
5 趙泓;應用稀土永磁Nd_2Fe_(14)B牽引尖牙向后:有關持續(xù)力假說正確性的研究[J];口腔正畸學;1997年01期
6 吳伯宏;主副弓絲配合矯治唇向低位上頜尖牙的臨床應用(附38例病歷報告)[J];上海生物醫(yī)學工程;1998年01期
7 呂嬰;下頜尖牙牙齡與腕骨骨齡的關系[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1999年01期
8 彭偉!山西省(036301),席續(xù)存!山西省(036301);尖牙近、遠中小圈簧在Begg系統(tǒng)打開咬合的應用[J];口腔醫(yī)學縱橫;1999年04期
9 俞宙虹;;雙根乳尖牙[J];國外醫(yī)學.口腔醫(yī)學分冊;1988年02期
10 王定安;陶尚菊;段瑞平;肖雪輝;吳恩格;解保生;楊寶秀;;復合生物陶瓷在尖牙再移植中的應用[J];昆明醫(yī)學院學報;199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莉;張睿;彭彬;;雙根管下頜尖牙的臨床特點及治療:兩例病例報告[A];全國第三次牙體牙髓病學臨床技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鄧禮輝;馮輝;;改良尖牙“8”字后結扎術在關閉拔牙間隙中的臨床應用[A];第四軍醫(yī)大學口腔醫(yī)院2004第七屆全國口腔正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3 陳茂達;;尖牙替代側切牙正畸治療的療效探討[A];第四軍醫(yī)大學口腔醫(yī)院2004第七屆全國口腔正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4 翁思恩;陸靜;曹惠菊;;螺旋彈簧與橡皮鏈遠牽尖牙的臨床療效比較[A];第五次全國口腔正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7年
5 鐘惠;;單個鏈狀橡皮圈彈力結扎牽引尖牙遠移的臨床觀察[A];第四軍醫(yī)大學口腔醫(yī)院2004第七屆全國口腔正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6 郭奕;彭誠;陳晶晶;;直絲弓矯治器結合活動翼托槽倒貼矯治低位尖牙[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全科口腔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第一次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7 劉鑫;段銀鐘;劉嵐;;微小種植體支抗與傳統(tǒng)強支抗在成人雙頜前突患者尖牙遠移中的比較研究[A];第四軍醫(yī)大學口腔醫(yī)院2004第七屆全國口腔正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8 呂嬰;;下頜尖牙牙根鈣化與腕骨發(fā)育的相關研究[A];第五次全國口腔正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7年
9 彭偉;席續(xù)存;;尖牙近、遠中小圈簧在Begg系統(tǒng)中打咬合的應用[A];FDI、CSA臨床口腔進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10 米叢波;王光榮;彭力;;未萌尖牙雙尖牙大小的預測[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第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次全國口腔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遠航 衣曉峰;頜骨內“行走”近3厘米 下頜尖牙完全“歸隊”[N];健康報;2005年
2 秦德英;不要隨意拔掉“犬齒”[N];家庭醫(yī)生報;2008年
3 初夏;幫孩子換上一口好牙[N];中國消費者報;2004年
4 張福生 張紹江 ;牙痕檢驗在案件偵破中的運用[N];人民公安報;2005年
5 衣曉峰;張遠航;哈醫(yī)大二院矯正嚴重下頜牙畸形[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6 王忠;孩子“虎牙”別亂拔[N];保健時報;2005年
7 本報記者 趙紹華;換牙事小學問大[N];健康時報;2004年
8 東方;80歲你還會有20顆牙齒嗎[N];中國保險報;2002年
9 王梅;護牙從“零”開始[N];科技日報;2003年
10 木蘭;讓小虎牙自行“歸隊”[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馬文盛;牽張成骨快速正畸牙齒移動的實驗與應用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李德利;固定、可摘及套筒冠牙周夾板的三維有限元研究[D];北京大學;2008年
3 王麗艷;靜磁場在口腔正畸臨床中的應用以及對面領骨骼肌細胞生物安全性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4 蔣濟雄;口腔正畸弓絲成形規(guī)劃及彎制機器人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閆闊;Tip-Edge矯治技術中尖牙外展彎相對位置對尖牙移動趨勢影響的有限元分析[D];吉林大學;2012年
2 錢英莉;正畸力作用下尖牙移動過程的模擬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3 李曉飛;上頜埋伏阻生尖牙的矯治方法探討[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趙璽;牙周膜牽張成骨術快速移動尖牙的三維有限元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5 程世東;片段弓技術用于上頜雙側尖牙唇側易位阻生的治療[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2年
6 劉超;上頜尖牙埋伏阻生的病因機制[D];山東大學;2008年
7 段嬌紅;種植體支抗和尖牙在正畸矯治過程中的初始應力分析[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4年
8 高輝;Tip-Edge矯治技術尖牙遠中傾斜移動過程不同傾斜角度的初步生物力學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9 梁亞平;根據(jù)牙齒的多項增齡指標推斷年齡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3年
10 鄭瑩;正常合牙尖高度的測量及托槽粘貼高度的再定位[D];江西醫(yī)學院;2004年
,本文編號:18522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1852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