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復材料界面對菌斑生物膜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口腔修復材料界面對菌斑生物膜的影響
【摘要】:隨著口腔醫(yī)學的發(fā)展,各種口腔修復材料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中。修復材料不同的表面結構及化學性質會對細菌的黏附定植以及生物膜的發(fā)育成熟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在唾液環(huán)境中,雖然獲得性膜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不同材料界面的固有特性,但材料界面的某些特性仍能通過遠程作用力穿透獲得性膜并作用于微生物的初始黏附,從而影響生物膜的發(fā)生發(fā)展。在生物黏附早期,材料界面主要通過各種力學因素從而對微生物黏附產(chǎn)生影響。此外,修復材料還可通過化學物質的釋放來影響生物膜的代謝。復合樹脂、玻璃離子黏固劑、陶瓷材料和金屬材料是口腔常見的修復材料,探討常見口腔材料界面對生物膜的影響機制,可為口腔材料的改性研發(fā)提供理論支持。
【作者單位】: 口腔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華西口腔醫(yī)院(四川大學);
【基金】:四川大學中荷項目配套基金(SCU2013A001)
【分類號】:R783.1
【正文快照】: 生物膜廣泛存在于牙體組織和口腔修復材料上,細菌在其中生長發(fā)育并進行著復雜的代謝活動,細菌及其代謝產(chǎn)物可造成口腔軟硬組織的破壞[1-2]。在口腔軟組織表面,襯里上皮周期性脫落對細菌的大量聚集起著預防性作用;然而在牙面、修復材料、義齒和種植體等硬性材料表面,細菌可長期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施文元;周學東;;人體口腔微生物群的相互作用[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10年01期
2 唐成芳;竇祈;劉瑞瑞;柴治國;沈麗娟;方明;陳吉華;;酪蛋白磷酸肽-無定形磷酸鈣對牙本質粘接界面耐pH循環(huán)老化的影響[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13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韓驍;周健;唐旭炎;;口腔正畸黏結劑的研究進展[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2 孫培;楊文靜;鄧婧;;隔濕劑對玻璃離子水門汀邊緣密封性的影響[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3 付彤曉;楊建軍;李曉飛;王春方;雷東輝;;3種義齒軟襯材料粘結強度的實驗研究[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4 彭湘,高云,李蔚;兩種材料修復牙體楔狀缺損療效分析[J];包鋼科技;2001年S1期
5 吳朝暉;;樁冠修復的固位力影響因素[J];北京口腔醫(yī)學;2008年01期
6 朱耿輝;高曉輝;;抗菌防脫礦型口腔正畸粘結劑的研究進展[J];北京口腔醫(yī)學;2008年04期
7 張祖太;;普及口腔材料教學的思考和建議[J];北京口腔醫(yī)學;2009年04期
8 井慶泉;孫治國;張本君;孟昭華;雷鳴;;改良冷彎卡環(huán)與鑄造支架聯(lián)合應用修復牙列缺損的療效觀察[J];北京口腔醫(yī)學;2010年04期
9 王貫新;白保晶;魏永杰;;纖維樁核冠修復牙體嚴重缺損的臨床效果觀察[J];北京口腔醫(yī)學;2011年04期
10 王瑾,程為莊;玻璃離子水門汀的研究進展[J];北京生物醫(yī)學工程;2005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楊云志;陳治清;;等離子噴涂人工種植牙HA/Ti生物梯度薄膜材料的設計[A];第三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8年
2 許乾慰;商偉輝;;齒科材料用酸酐類功能單體研究進展[A];第六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5)[C];2007年
3 陳棟;陳柯;李梅;張治勇;吳補領;;根管治療后上頜第一前磨牙全瓷MOD高嵌體修復的三維有限元研究[A];中華口腔醫(yī)學會老年口腔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換屆選舉暨第四屆全國老年口腔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4 徐永祥;林紅;孫志輝;;口腔材料學中高分子科學基礎知識的教學探討[A];第八屆全國口腔醫(yī)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5 陸華;孫皎;;有關口腔材料學教學模式的探討[A];第八屆全國口腔醫(yī)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佼佼;不同致齲性變形鏈球菌臨床分離株差異ssDNA配基的篩選和鑒定[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1年
2 華子愷;人工關節(jié)潤滑技術與摩擦學測試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3 陳海波;FW-Ⅱ型軸流泵短期輔助生物功能性和血液相容性的實驗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1年
4 周康;可攜式人工泵肺的生物相容性評價[D];中南大學;2011年
5 熊潔;螺環(huán)原碳酸酯膨脹單體的合成及用于光固化樹脂改性的方法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1年
6 孫靜華;胃癌前病變患者口腔中齲病和牙周病相關細菌以及口腔細菌多樣性的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7 張維駿;生態(tài)醫(yī)學思想下的中西醫(yī)病因學比較研究[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8 曹強;以藻酸鈣為載體的可注射性組織工程骨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yī)大學;2003年
9 逯宜;制作工藝及輻射交聯(lián)對PMMA性能影響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10 宋君祥;提高金屬熔附烤瓷性能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學;五種牙體修復材料對L929細胞增殖、凋亡及凋亡相關基因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姜月;不同固化方式對樹脂纖維樁粘結強度的影響[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高偉;表面改性羥基磷灰石晶須填料增強牙科復合樹脂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4 梁爽;四種室溫固化型PMMA與熱固化型PMMA粘結強度的性能比較[D];吉林大學;2011年
5 邱莎;口腔鎳鉻合金析出的鎳鉻在小鼠肝,腎的沉積及DNA損傷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1年
6 郝新青;長春市口腔臨床應用光固化燈光密度的調(diào)查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李蘭英;牙釉質原位仿生再礦化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8 楊松;常用非鎳基烤瓷合金反復熔鑄前的處理及其反復熔鑄后力學性能變化的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蘇萍;金屬基底冠厚度對納米陶瓷和普通陶瓷金瓷冠抗壓強度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王文玲;厚度及光照次數(shù)對聚合瓷修復體顏色影響的實驗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濟芬;黃翠;張幗;王颯;沈琳;;礦化液對牙本質粘接系統(tǒng)粘結強度的影響[J];口腔醫(yī)學研究;2006年04期
2 趙三軍;陳吉華;;口內(nèi)耐久實驗中牙本質粘結界面納米滲漏的研究[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09年05期
3 趙穎煊;閆晶;趙信義;林松杉;劉亞君;惠秀麗;;人工唾液浸泡對牙本質黏結耐久性的影響[J];中華老年口腔醫(yī)學雜志;2011年01期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王必寧;賈普榮;矯桂瓊;張元沖;;雙材料界面裂紋尖端場數(shù)值模擬[A];復合材料:生命、環(huán)境與高技術——第十二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2 魏悅廣;;韌/脆雙材料界面斷裂的尺度效應[A];“力學2000”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3 徐緋;趙燕;李玉龍;;一種可描述不連續(xù)的SPH方法[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張文清;;陶瓷基材料界面的計算研究和界面材料的微觀設計[A];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5 劉又文;;各向異性材料界面共線剛性線夾雜的縱向剪切問題[A];“力學2000”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6 吾勤之;巴維真;何承發(fā);陳朝陽;;低能X射線在材料界面附近的劑量分布[A];第8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二)[C];1996年
7 張國慶;潘春旭;;La_(2/3)Ca_(1/3)MnO_3、La_(1/2)Ba_(1/2)CoO_3復合材料的異常電輸運行為[A];湖北省物理學會、武漢物理學會2004’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廖寧波;不同材料界面?zhèn)鳠岬亩喑叨冉<拔锢頇C制研究[D];江蘇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冀亞仙;反平面作用下的相異雙材料界面端應力分析[D];太原科技大學;2013年
2 黃元輝;Bi_2Te_3/CoSb_3寬溫域熱電材料界面熱穩(wěn)定性及其器件集成[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3 李睿容;半無限壓電材料界面附近圓柱夾雜的動態(tài)脫膠問題[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4 崔書文;結合材料界面端脆斷準則的理論研究與實驗驗證[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6年
5 汪心旺;半無限壓電材料界面附近圓孔與裂紋的動力反平面特性[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6 徐兵;薄膜涂層材料界面缺陷檢測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15983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kouq/1159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