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活動和韻律壓力感知訓練對孤獨癥和智力障礙兒童認知功能和語言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2-10-21 16:12
目的:探討音樂活動和韻律壓力感知訓練對孤獨癥和智力障礙患兒認知功能和語言的影響。方法:90例孤獨癥和智力障礙患兒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給予兩組患兒一對一的音樂活動訓練共6個月。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韻律壓力感知訓練。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心理教育評定量表第3版(PEP-3)及認知評估系統(tǒng)(CAS)進行評估。結果:治療后兩組PEP-3中語言表達、語言理解、認知、大肌肉、小肌肉、社交互動、模仿、行為特征-非語言、行為特征-語言及情感表達評分較治療前明顯增高,且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均<0.05)。觀察組CAS總分及計劃、同時性加工、注意、繼續(xù)性加工評分較治療前明顯增高(P均<0.05);且觀察組CAS總分及計劃、同時性加工、注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均<0.05)。結論:音樂活動聯(lián)合韻律壓力感知訓練更有利于改善孤獨癥和智力障礙患兒的認知功能、語言理解及交流等社交能力。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1.2 方法
1.2.1 語言及認知功能的康復訓練方法
1.2.2 觀察指標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PEP-3評分比較
2.2 兩組治療前后CAS評分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Das-Naglieri認知評估系統(tǒng)測驗與視聽整合持續(xù)性操作測試對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診斷比較[J]. 林經偉. 中國臨床新醫(yī)學. 2018(01)
[2]智力障礙或發(fā)育遲緩伴先天性眼球震顫15例臨床及遺傳學分析[J]. 高志杰,姜茜,陳倩,許克銘,劉子勤,陳曉波,陳曉麗. 中華兒科雜志. 2017 (11)
[3]孤獨癥兒童語言表現(xiàn)與語境因素的關聯(lián)性[J]. 茅榮杰,汪作為,曾凡林,許鑫,呂桃,丁美珍,蔣利敏,杜亞松,禹順英.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7(05)
[4]學齡前孤獨癥兒童綜合性康復訓練的效果[J]. 吳文英,梁智躍,呂勤,趙丹. 包頭醫(yī)學院學報. 2017(04)
[5]器具輔助口部運動訓練對孤獨癥兒童言語康復的療效[J]. 陳玉美,陳卓銘,嚴嘉健,王紅,歐陽輝,鄧雯. 廣東醫(yī)學. 2017(04)
[6]聽覺統(tǒng)合干預對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腦干聽覺誘發(fā)電位及臨床療效的影響[J]. 周洋,陳一心,高潤,王建軍,陳圖農,駱松,黃懿钖. 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6 (07)
[7]音樂訓練對認知能力的影響[J]. 王杭,江俊,蔣存梅. 心理科學進展. 2015(03)
[8]不同認知功能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在PEP-3中的反應特征[J]. 彭仰華,靜進,葉曉芳,黃哲蘭,陳學彬.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4(04)
[9]父母生育年齡及圍生期因素與孤獨癥的關系[J]. 劉文文,楊曹驊,張林娜,李夢瑤,姜凌霄,李焱,江文慶,趙志民,李彩霞,郝楠,郝麗麗,杜亞松.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3(05)
本文編號:3695971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1.2 方法
1.2.1 語言及認知功能的康復訓練方法
1.2.2 觀察指標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PEP-3評分比較
2.2 兩組治療前后CAS評分比較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Das-Naglieri認知評估系統(tǒng)測驗與視聽整合持續(xù)性操作測試對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診斷比較[J]. 林經偉. 中國臨床新醫(yī)學. 2018(01)
[2]智力障礙或發(fā)育遲緩伴先天性眼球震顫15例臨床及遺傳學分析[J]. 高志杰,姜茜,陳倩,許克銘,劉子勤,陳曉波,陳曉麗. 中華兒科雜志. 2017 (11)
[3]孤獨癥兒童語言表現(xiàn)與語境因素的關聯(lián)性[J]. 茅榮杰,汪作為,曾凡林,許鑫,呂桃,丁美珍,蔣利敏,杜亞松,禹順英.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7(05)
[4]學齡前孤獨癥兒童綜合性康復訓練的效果[J]. 吳文英,梁智躍,呂勤,趙丹. 包頭醫(yī)學院學報. 2017(04)
[5]器具輔助口部運動訓練對孤獨癥兒童言語康復的療效[J]. 陳玉美,陳卓銘,嚴嘉健,王紅,歐陽輝,鄧雯. 廣東醫(yī)學. 2017(04)
[6]聽覺統(tǒng)合干預對孤獨癥譜系障礙患兒腦干聽覺誘發(fā)電位及臨床療效的影響[J]. 周洋,陳一心,高潤,王建軍,陳圖農,駱松,黃懿钖. 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6 (07)
[7]音樂訓練對認知能力的影響[J]. 王杭,江俊,蔣存梅. 心理科學進展. 2015(03)
[8]不同認知功能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在PEP-3中的反應特征[J]. 彭仰華,靜進,葉曉芳,黃哲蘭,陳學彬.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4(04)
[9]父母生育年齡及圍生期因素與孤獨癥的關系[J]. 劉文文,楊曹驊,張林娜,李夢瑤,姜凌霄,李焱,江文慶,趙志民,李彩霞,郝楠,郝麗麗,杜亞松.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3(05)
本文編號:369597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sb/3695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