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醫(yī)院有自殺傾向的住院患者發(fā)生自殺行為的危險因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2-01-24 21:10
目的:根據(jù)某三甲醫(yī)院病歷數(shù)據(jù),描述該綜合醫(yī)院具有自殺傾向患者的特征,并分析此類患者發(fā)生自殺行為的危險因素。方法:收集廣州某三甲綜合醫(yī)院住院患者(2012年10月-2017年10月)中具有自殺傾向的案例,共計680例,根據(jù)是否發(fā)生自殺行為分為自殺傾向組(有自殺傾向無自殺行為)組和自殺行為組(有自殺傾向亦有自殺行為)。收集他們的性別、年齡、入院科室、自殺誘因、自殺方式、精神疾病患病情況、軀體疾病患病情況等數(shù)據(jù),使用t檢驗或x2檢驗,比較兩組間的社會人口學和臨床特征,使用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探討自殺行為的危險因素。結(jié)果:具有自殺傾向的人群主要特征為女性(64.7%)、已婚(75.4%)、心理科(72.5%)、抑郁癥患者(64.1%)。分組后,自殺行為組中,男性和女性的自殺方式有顯著差異(P=0.014),跳樓方式的男性較多,藥物及割腕方式的女性較多。二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提示:入院科室為重癥醫(yī)學科(OR=7.844,P=0.001)、自殺誘因為婚戀受挫(OR=3.646,P=0.021),患有腫瘤(OR=4.620,P=0.006)及患有雙相情感障礙(OR=3.734,P=...
【文章來源】:南方醫(yī)科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2 對象和方法
2.1 對象
2.1.1 研究對象
2.1.2 資料處理
2.2 統(tǒng)計方法
3 結(jié)論
3.1 住院患者基本社會人口學資料與疾病資料特征
3.2 具有自殺傾向的住院患者自殺行為的危險因素分析
3.3 自殺方式的男女差異
3.4 非心理科室自殺傾向組和自殺行為組的社會人口學和疾病資料的比較
4 討論
4.1 自殺行為危險因素
4.2 自殺方式的男女差異
4.3 自殺行為的年齡差異
4.4 綜合醫(yī)院非心理科室與心理科患者門殺行為差異
4.5 綜合醫(yī)院自殺預防與干預策略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主要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電休克治療對抑郁癥的療效分析[J]. 黃斌,張昌寶,孫守強,朱俊杰,高秀紅.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9(29)
[2]惡性腫瘤患者自殺風險評估量表的初步編制[J]. 周霜,張京,葉盈,張琴,傅靜.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9(09)
[3]568例急診科自殺未遂患者特征分析與管理對策[J]. 胡德英,柳麗茗,鄧先鋒,張麗華,楊霞,向莉,馮霞,王偉仙. 護理學雜志. 2018(18)
[4]我國綜合醫(yī)院患者抑郁焦慮障礙患病率的Meta分析[J]. 陶建青,龔冀榮,陸錦瀅,梁麗英,廖秀妹. 四川精神衛(wèi)生. 2018(01)
[5]2001年—2016年我國綜合醫(yī)院病人自殺相關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 鄭娜,朱秀琴,胡德英,何細飛. 護理研究. 2017(32)
[6]2013年昆明市居民自殺及自殺未遂史流行病學分析[J]. 顏芳,楊昭,李志坤. 預防醫(yī)學論壇. 2017(08)
[7]新疆地區(qū)有自殺意念的青中年與老年抑郁癥患者臨床癥狀比較[J]. 佟鈣玉,戴立磊,鄒韶紅. 四川精神衛(wèi)生. 2016(05)
[8]癌癥患者自殺事件影響腫瘤科護士心理應激狀況的調(diào)查分析[J]. 邊志衡,田海英,李俊青,劉小慶. 重慶醫(yī)學. 2015(33)
[9]綜合醫(yī)院非精神科臨床醫(yī)師對抑郁焦慮障礙診療服務能力現(xiàn)狀調(diào)查[J]. 郝世勝,肖玲,王惠玲,劉忠純,王高華. 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5 (11)
[10]綜合醫(yī)院住院腫瘤患者自殺特點分析與干預[J]. 周耘,胡德英,李莉. 當代護士(下旬刊). 2015(05)
本文編號:3607305
【文章來源】:南方醫(yī)科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2 對象和方法
2.1 對象
2.1.1 研究對象
2.1.2 資料處理
2.2 統(tǒng)計方法
3 結(jié)論
3.1 住院患者基本社會人口學資料與疾病資料特征
3.2 具有自殺傾向的住院患者自殺行為的危險因素分析
3.3 自殺方式的男女差異
3.4 非心理科室自殺傾向組和自殺行為組的社會人口學和疾病資料的比較
4 討論
4.1 自殺行為危險因素
4.2 自殺方式的男女差異
4.3 自殺行為的年齡差異
4.4 綜合醫(yī)院非心理科室與心理科患者門殺行為差異
4.5 綜合醫(yī)院自殺預防與干預策略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主要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電休克治療對抑郁癥的療效分析[J]. 黃斌,張昌寶,孫守強,朱俊杰,高秀紅.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9(29)
[2]惡性腫瘤患者自殺風險評估量表的初步編制[J]. 周霜,張京,葉盈,張琴,傅靜.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9(09)
[3]568例急診科自殺未遂患者特征分析與管理對策[J]. 胡德英,柳麗茗,鄧先鋒,張麗華,楊霞,向莉,馮霞,王偉仙. 護理學雜志. 2018(18)
[4]我國綜合醫(yī)院患者抑郁焦慮障礙患病率的Meta分析[J]. 陶建青,龔冀榮,陸錦瀅,梁麗英,廖秀妹. 四川精神衛(wèi)生. 2018(01)
[5]2001年—2016年我國綜合醫(yī)院病人自殺相關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 鄭娜,朱秀琴,胡德英,何細飛. 護理研究. 2017(32)
[6]2013年昆明市居民自殺及自殺未遂史流行病學分析[J]. 顏芳,楊昭,李志坤. 預防醫(yī)學論壇. 2017(08)
[7]新疆地區(qū)有自殺意念的青中年與老年抑郁癥患者臨床癥狀比較[J]. 佟鈣玉,戴立磊,鄒韶紅. 四川精神衛(wèi)生. 2016(05)
[8]癌癥患者自殺事件影響腫瘤科護士心理應激狀況的調(diào)查分析[J]. 邊志衡,田海英,李俊青,劉小慶. 重慶醫(yī)學. 2015(33)
[9]綜合醫(yī)院非精神科臨床醫(yī)師對抑郁焦慮障礙診療服務能力現(xiàn)狀調(diào)查[J]. 郝世勝,肖玲,王惠玲,劉忠純,王高華. 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 2015 (11)
[10]綜合醫(yī)院住院腫瘤患者自殺特點分析與干預[J]. 周耘,胡德英,李莉. 當代護士(下旬刊). 2015(05)
本文編號:360730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sb/36073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