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運動對CUMS大鼠學習記憶及海馬SYP、PSD-95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2-18 21:12
目的:目前抑郁癥已成為國內(nèi)外精神類疾病研究的熱點,本實驗希望尋找一種更為安全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方法。方法:建立慢性不可預見性溫和應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模型,并在建模的不同時間點進行有氧運動干預,探討有氧運動對抑郁大鼠學習記憶及海馬突觸素(Synaptophysin,SYP)、突觸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 95,PSD-95)的影響,并比較不同時間點進行有氧運動干預的效果。選擇48只3月齡雄性SPF級SD大鼠作為本實驗的研究對象,隨機分組情況如下:(1)對照組(C組),自然飼養(yǎng),共計八周。(2)模型組(M組),四周建立CUMS模型后,自然飼養(yǎng)四周,共計八周。(3)模型運動組(S1組),四周建立CUMS模型,同時進行四周有氧運動干預,自然飼養(yǎng)四周,共計八周。(4)運動組(S2組),四周建立CUMS模型后,進行四周有氧運動干預,共計八周。實驗中每天稱量所有大鼠的體重。根據(jù)實驗進度安排,通過一般狀態(tài)、體重、糖水偏好實驗、曠場實驗以及Elisa實驗,驗證是否成功建立CUMS模型。大鼠的學習...
【文章來源】:成都體育學院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曠場實驗敞箱底部示意圖
圖 2 各組大鼠體重4.2 糖水消耗實驗、曠場實驗結(jié)果糖水消耗實驗結(jié)果詳見表 27、圖 3,建模后,M 組大鼠的糖水消耗比均顯著性低于 C 組(P<0.01)。表 27 各組大鼠糖水消耗實驗結(jié)果組名 白水消耗量 糖水消耗量 總消耗量 糖水消耗比C 組 15.28±7.32 52.56±10.85 68.76±7.36 0.78±0.17M 組32.56±6.45 33.17±12.84 62.50±8.35 0.51±0.15 S1 組18.16±7.34▲51.45±12.57▲69.17±6.840.74±0.17▲▲S2 組34.66±9.47 36.71±12.43 71.53±12.49 0.50±0.16 注:與 C 組相比, P < 0.05, P < 0.01;與 M 組相比,▲P < 0.05,▲▲P < 0.01;與 S1 組相比, P <0.05, P <0.01.
圖 3 各組大鼠糖水消耗實驗結(jié)果曠場實驗結(jié)果詳見表 28、圖 4,由表可知,M 組、S1 組、S2 組大鼠的活躍均低于C 組(P<0.01),其中S1組、S2組大鼠的活躍度顯著高于 M 組大鼠(P<0.01M 組大鼠的平均速度明顯低于 C 組(P<0.01),S1 組、S2 組大鼠的平均速度均于 M 組。M 組大鼠中央?yún)^(qū)域時間和中央?yún)^(qū)域路程均低于 C 組(P<0.05),而 S1 組S2 組大鼠的中央?yún)^(qū)域時間和中央?yún)^(qū)域路程顯著性高于 M 組(P<0.01)。M 組大曠場活動的總路程明顯低于 C 組(P<0.01),S1 組、S2 組大鼠的總路程明顯高C 組(P<0.01)。表 28 各組大鼠曠場實驗結(jié)果組別 活躍度 平均速度 中央?yún)^(qū)域時間 中央?yún)^(qū)域路程 總路程C 組20.24±8.83 7.27±1.91 16.02±7.96 155.34±61.57 2103.01±302.43M 組9.70±1.25 5.08±1.96 8.30±1.25 85.39±26.23 1423.87±320.47 S1 組 15.52±2.76 ▲▲7.34±1.41▲21.61±12.19▲▲205.94±73.29▲▲2202.57±422.11▲▲ ▲▲▲▲▲▲▲▲▲▲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抑郁對老年大鼠空間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英文)[J]. 蔡萃,徐長青,金華良,厲蓓.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2018(04)
[2]抗抑郁藥物的不良反應[J]. 朱建峰,金衛(wèi)東. 醫(yī)藥導報. 2018(10)
[3]基于CUMS大鼠逍遙散拆方藥隊抗抑郁作用及BDNF/HPA機制研究[J]. 王學,劉蓉,羅杰,劉小波,石博宇,葉曉林,曾南. 中藥藥理與臨床. 2018(01)
[4]有氧運動對慢性應激大鼠空間學習記憶及海馬齒狀回BDNF表達的影響[J]. 崔建梅,楊文艷,藥宏慧,于芳,薄媛媛,蘇曉云,龐立杰.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8(01)
[5]自主跑輪運動對慢性不可預見性輕度應激大鼠抑郁樣行為及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因子近日節(jié)律的影響[J]. 趙燕,付玉.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17(10)
[6]低氧和運動訓練對大鼠學習記憶功能的影響及其與海馬突觸功能可塑性之間的關(guān)系[J]. 金其貫,武倩倩,薛忠星,王海南.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 2016(08)
[7]不同形式的運動訓練對血管性癡呆大鼠學習記憶及海馬區(qū)突觸可塑性的影響[J]. 董軍濤,林陽陽,燕鐵斌,梁慧英,呂曉,何曉闊,眭明紅.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6(07)
博士論文
[1]突觸可塑性與再可塑性在丙泊酚和小劑量氯胺酮減輕抑郁大鼠電休克學習記憶損傷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 任力.重慶醫(yī)科大學 2018
碩士論文
[1]小鼠海馬齒狀回過表達18kDa轉(zhuǎn)位蛋白對焦慮和抑郁樣行為的調(diào)節(jié)[D]. 李雷.河北北方學院 2017
本文編號:3543175
【文章來源】:成都體育學院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曠場實驗敞箱底部示意圖
圖 2 各組大鼠體重4.2 糖水消耗實驗、曠場實驗結(jié)果糖水消耗實驗結(jié)果詳見表 27、圖 3,建模后,M 組大鼠的糖水消耗比均顯著性低于 C 組(P<0.01)。表 27 各組大鼠糖水消耗實驗結(jié)果組名 白水消耗量 糖水消耗量 總消耗量 糖水消耗比C 組 15.28±7.32 52.56±10.85 68.76±7.36 0.78±0.17M 組32.56±6.45 33.17±12.84 62.50±8.35 0.51±0.15 S1 組18.16±7.34▲51.45±12.57▲69.17±6.840.74±0.17▲▲S2 組34.66±9.47 36.71±12.43 71.53±12.49 0.50±0.16 注:與 C 組相比, P < 0.05, P < 0.01;與 M 組相比,▲P < 0.05,▲▲P < 0.01;與 S1 組相比, P <0.05, P <0.01.
圖 3 各組大鼠糖水消耗實驗結(jié)果曠場實驗結(jié)果詳見表 28、圖 4,由表可知,M 組、S1 組、S2 組大鼠的活躍均低于C 組(P<0.01),其中S1組、S2組大鼠的活躍度顯著高于 M 組大鼠(P<0.01M 組大鼠的平均速度明顯低于 C 組(P<0.01),S1 組、S2 組大鼠的平均速度均于 M 組。M 組大鼠中央?yún)^(qū)域時間和中央?yún)^(qū)域路程均低于 C 組(P<0.05),而 S1 組S2 組大鼠的中央?yún)^(qū)域時間和中央?yún)^(qū)域路程顯著性高于 M 組(P<0.01)。M 組大曠場活動的總路程明顯低于 C 組(P<0.01),S1 組、S2 組大鼠的總路程明顯高C 組(P<0.01)。表 28 各組大鼠曠場實驗結(jié)果組別 活躍度 平均速度 中央?yún)^(qū)域時間 中央?yún)^(qū)域路程 總路程C 組20.24±8.83 7.27±1.91 16.02±7.96 155.34±61.57 2103.01±302.43M 組9.70±1.25 5.08±1.96 8.30±1.25 85.39±26.23 1423.87±320.47 S1 組 15.52±2.76 ▲▲7.34±1.41▲21.61±12.19▲▲205.94±73.29▲▲2202.57±422.11▲▲ ▲▲▲▲▲▲▲▲▲▲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抑郁對老年大鼠空間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英文)[J]. 蔡萃,徐長青,金華良,厲蓓.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2018(04)
[2]抗抑郁藥物的不良反應[J]. 朱建峰,金衛(wèi)東. 醫(yī)藥導報. 2018(10)
[3]基于CUMS大鼠逍遙散拆方藥隊抗抑郁作用及BDNF/HPA機制研究[J]. 王學,劉蓉,羅杰,劉小波,石博宇,葉曉林,曾南. 中藥藥理與臨床. 2018(01)
[4]有氧運動對慢性應激大鼠空間學習記憶及海馬齒狀回BDNF表達的影響[J]. 崔建梅,楊文艷,藥宏慧,于芳,薄媛媛,蘇曉云,龐立杰. 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8(01)
[5]自主跑輪運動對慢性不可預見性輕度應激大鼠抑郁樣行為及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因子近日節(jié)律的影響[J]. 趙燕,付玉.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 2017(10)
[6]低氧和運動訓練對大鼠學習記憶功能的影響及其與海馬突觸功能可塑性之間的關(guān)系[J]. 金其貫,武倩倩,薛忠星,王海南. 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 2016(08)
[7]不同形式的運動訓練對血管性癡呆大鼠學習記憶及海馬區(qū)突觸可塑性的影響[J]. 董軍濤,林陽陽,燕鐵斌,梁慧英,呂曉,何曉闊,眭明紅. 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 2016(07)
博士論文
[1]突觸可塑性與再可塑性在丙泊酚和小劑量氯胺酮減輕抑郁大鼠電休克學習記憶損傷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 任力.重慶醫(yī)科大學 2018
碩士論文
[1]小鼠海馬齒狀回過表達18kDa轉(zhuǎn)位蛋白對焦慮和抑郁樣行為的調(diào)節(jié)[D]. 李雷.河北北方學院 2017
本文編號:354317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sb/35431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