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齡段起病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臨床特征的差異性
發(fā)布時間:2021-10-08 03:09
研究背景:雙相情感障礙是多發(fā)病、常見病,且復發(fā)率高,社會功能損害重,影響著世界上眾多人口,一直以來都是精神科臨床研究的熱點。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臨床特征具有異質性,許多研究者從不同的方面對其臨床特征展開研究,希望能為雙相情感障礙的識別、診療、預后等方面提供有用信息和幫助。目前起病年齡對雙相情感障礙的影響也備受精神衛(wèi)生工作者的廣泛關注,起病年齡是否為雙相情感障礙的分型指標和早發(fā)型雙相情感障礙是否是更具同質性臨床特征的亞型一直備受爭議。目前國外關于雙相情感障礙起病年齡的研究較多,而國內相對較缺乏。研究目的:通過對不同年齡段起病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臨床特征進行對比分析,探究不同年齡段起病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臨床特征的差異性,希望能為精神衛(wèi)生工作者進一步認識雙相情感障礙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幫助。研究方法:采用回顧性病案資料調查的研究方法,選取2012年01月01日--2012年12月31日在研究單位住院治療過的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共1671例。自編患者信息調查表(包括一般社會人口學信息和臨床特征信息),通過查閱醫(yī)院電子病歷系統(tǒng)和患者病歷檔案相結合的方式采集患者的一般社會人口學信息和臨床特征信息,并...
【文章來源】:濟寧醫(yī)學院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對象與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論文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起病年齡的1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臨床特征[J]. 胡婷,程瑩,黃干,李霞,周智廣,楊琳. 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9(07)
[2]雙向障礙中糖皮質激素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活性的負反饋調節(jié)[J]. 郭蕾,包愛民. 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9(04)
[3]中山市雙相情感障礙住院患者臨床特征和診斷變化趨勢的回顧性調查[J]. 劉磊,陳貽華,蔣廷云,肖翠琪.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9(05)
[4]不同類型首發(fā)癥狀的雙相障礙患者臨床特征對比研究[J]. 王中剛,曹玉英,李盼盼,魏辰,張旭,靳士立,禚傳君. 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 2019(01)
[5]社區(qū)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軀體疾病的共病率及相關因素分析[J]. 李梅枝,朱薇薇,王東欣,田雪飛,肖水源,劉學軍.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8(06)
[6]從痰火內擾論治雙相情感障礙理論探析[J]. 李思聰,孔軍輝. 環(huán)球中醫(yī)藥. 2018(10)
[7]不同性別雙相障礙患者臨床特征對比分析[J]. 曹寧,王中剛,劉傳新. 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8(04)
[8]雙相障礙的診療現(xiàn)狀及相關研究進展[J]. 王勇,趙雅娟,符浩,吳彥. 上海醫(yī)藥. 2017(07)
[9]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抑郁首發(fā)與躁狂首發(fā)的臨床特點比較[J]. 張瑩潔,遲勇,劉競,于海婷,王琰,于紅曄,羅炯. 中國醫(yī)刊. 2017(04)
[10]雙相障礙共病狀況及半年隨訪調查研究[J]. 鞏存奇,李慶梅,劉炳倫. 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6(02)
碩士論文
[1]單、雙相抑郁患者睡眠障礙及事件相關電位P300的比較研究[D]. 王春芳.新鄉(xiāng)醫(yī)學院 2017
[2]單相和雙相抑郁障礙臨床及心理病理學特征的比較研究[D]. 張勝軍.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7
[3]甘肅地區(qū)銀屑病早發(fā)型與晚發(fā)型的臨床特征研究[D]. 汪艦笛.蘭州大學 2017
[4]重慶市帕金森病患者臨床特征分析[D]. 魯鳳嬌.重慶醫(yī)科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423313
【文章來源】:濟寧醫(yī)學院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對象與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碩士學位論文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起病年齡的1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臨床特征[J]. 胡婷,程瑩,黃干,李霞,周智廣,楊琳. 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9(07)
[2]雙向障礙中糖皮質激素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活性的負反饋調節(jié)[J]. 郭蕾,包愛民. 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9(04)
[3]中山市雙相情感障礙住院患者臨床特征和診斷變化趨勢的回顧性調查[J]. 劉磊,陳貽華,蔣廷云,肖翠琪.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9(05)
[4]不同類型首發(fā)癥狀的雙相障礙患者臨床特征對比研究[J]. 王中剛,曹玉英,李盼盼,魏辰,張旭,靳士立,禚傳君. 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 2019(01)
[5]社區(qū)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軀體疾病的共病率及相關因素分析[J]. 李梅枝,朱薇薇,王東欣,田雪飛,肖水源,劉學軍. 國際精神病學雜志. 2018(06)
[6]從痰火內擾論治雙相情感障礙理論探析[J]. 李思聰,孔軍輝. 環(huán)球中醫(yī)藥. 2018(10)
[7]不同性別雙相障礙患者臨床特征對比分析[J]. 曹寧,王中剛,劉傳新. 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8(04)
[8]雙相障礙的診療現(xiàn)狀及相關研究進展[J]. 王勇,趙雅娟,符浩,吳彥. 上海醫(yī)藥. 2017(07)
[9]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抑郁首發(fā)與躁狂首發(fā)的臨床特點比較[J]. 張瑩潔,遲勇,劉競,于海婷,王琰,于紅曄,羅炯. 中國醫(yī)刊. 2017(04)
[10]雙相障礙共病狀況及半年隨訪調查研究[J]. 鞏存奇,李慶梅,劉炳倫. 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6(02)
碩士論文
[1]單、雙相抑郁患者睡眠障礙及事件相關電位P300的比較研究[D]. 王春芳.新鄉(xiāng)醫(yī)學院 2017
[2]單相和雙相抑郁障礙臨床及心理病理學特征的比較研究[D]. 張勝軍.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7
[3]甘肅地區(qū)銀屑病早發(fā)型與晚發(fā)型的臨床特征研究[D]. 汪艦笛.蘭州大學 2017
[4]重慶市帕金森病患者臨床特征分析[D]. 魯鳳嬌.重慶醫(yī)科大學 2015
本文編號:342331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sb/34233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