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營養(yǎng)因子-3與血管性癡呆關系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24 01:22
目的:通過觀察全腦缺血再灌注前后大鼠行為學的改變以及不同腦區(qū)神經營養(yǎng)因子-3(NT-3)表達的動態(tài)變化,探討NT-3與血管性癡呆(VD)之間的關系。方法:采用Pulsinelli-Brierley4血管阻塞法進行改良,制作血管性癡呆動物模型。選用老齡Wistar大鼠,隨機分成對照組(分為A、B、C三組)和實驗組(分別為腦缺血15min再灌注4h、24h、4d、8d、12d組),每組5只。采用游水迷宮方法檢測大鼠學習記憶功能;通過HE染色,觀察大鼠腦組織形態(tài)學變化情況;采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檢測腦組織不同部位、缺血再灌注不同時間NT-3的表達。結果:(1)實驗8d組及12d組大鼠與對照組比較,游水迷宮5min入盲端的錯誤次數增加,游完全成所需時間延長,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顯著(P<0.05);(2)HE染色鏡下見對照組神經元形態(tài)結構基本正常,實驗組神經元不同程度水腫或者壞死;(3)正常老齡Wistar大鼠腦內存在NT-3的表達。在海馬,缺血再灌注4h NT-3免疫陽性細胞減少,于24h降到最低后開始回升,一直增加到12d。在小腦,缺血再灌注4h免疫陽性細胞表達減少,并且為最低,然后開始回...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用藥效學指標篩選人參皂苷Rg1鼻用制劑的促吸收劑[J]. 陳新梅,朱家壁,孫衛(wèi)東,張立建,孫瑜皎,張朝磊. 中國天然藥物. 2005(06)
[2]神經營養(yǎng)因子對帕金森病的治療作用[J]. 肖春茍,沈琦,郭國慶,龍大宏. 廣東醫(yī)學. 2005(05)
[3]血管性癡呆動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評價[J]. 蔡晶,杜建. 中醫(yī)藥學刊. 2002(05)
[4]海馬及皮層神經元的丟失與血管性癡呆發(fā)病機制的實驗研究[J]. 高東,王景周,姚國恩,周中和,張莉莉,陳曼娥. 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 2002(03)
[5]腦缺血后大腦皮質神經元NT-3的表達變化[J]. 高禮,王廷華,曾兢,張曉,米蘭蘭. 昆明醫(yī)學院學報. 2002(01)
[6]血管性癡呆大鼠海馬神經元超微結構的研究[J]. 趙憲林,李東培,方秀斌,楊國瑞. 解剖科學進展. 2000(02)
[7]血管性癡呆的動物模型及其膽堿能機制研究[J]. 范文輝,劉之榮,李露斯.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 2000(04)
本文編號:3203309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材料與方法
結果
討論
結論
參考文獻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用藥效學指標篩選人參皂苷Rg1鼻用制劑的促吸收劑[J]. 陳新梅,朱家壁,孫衛(wèi)東,張立建,孫瑜皎,張朝磊. 中國天然藥物. 2005(06)
[2]神經營養(yǎng)因子對帕金森病的治療作用[J]. 肖春茍,沈琦,郭國慶,龍大宏. 廣東醫(yī)學. 2005(05)
[3]血管性癡呆動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評價[J]. 蔡晶,杜建. 中醫(yī)藥學刊. 2002(05)
[4]海馬及皮層神經元的丟失與血管性癡呆發(fā)病機制的實驗研究[J]. 高東,王景周,姚國恩,周中和,張莉莉,陳曼娥. 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 2002(03)
[5]腦缺血后大腦皮質神經元NT-3的表達變化[J]. 高禮,王廷華,曾兢,張曉,米蘭蘭. 昆明醫(yī)學院學報. 2002(01)
[6]血管性癡呆大鼠海馬神經元超微結構的研究[J]. 趙憲林,李東培,方秀斌,楊國瑞. 解剖科學進展. 2000(02)
[7]血管性癡呆的動物模型及其膽堿能機制研究[J]. 范文輝,劉之榮,李露斯.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 2000(04)
本文編號:32033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sb/32033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