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伴精神病性癥狀患者事件相關電位P50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25 21:45
目的:1.探究抑郁癥伴精神病性癥狀患者感覺門控P50的特征;2.探究抑郁癥伴精神病性癥狀患者感覺門控P50與HAMD17的總評分以及焦慮/軀體化、阻滯、睡眠障礙等因子的相關性特征;3.探究抑郁癥伴精神病性癥狀患者感覺門控P50的社會人口學特征因素的影響,為應用P50評價抑郁癥伴精神病性癥狀患者提供客觀性的依據(jù)以及進一步認識伴精神病性癥狀P50與疾病嚴重程度的關系以及社會人口學特征的影響因素。方法:按照符合入組標準選取抑郁癥伴精與不伴神病性癥狀患者及正常對照后,分別簽署知情同意書,所有入組人員均完成一般人口學信息資料的采集,包括年齡、性別、婚姻、文化程度等。抑郁癥伴與不伴精神病性癥狀患者分別采用漢米爾頓抑郁量表(HAMD17)進行嚴重程度評估,測定事件相關電位P50,主要測量其潛伏期、波幅以及條件測試波幅比(S2/S1)。應用SAS9.4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單位用均數(shù)?標準差描述,三組間潛伏期、波幅、S2/S1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進一步的兩兩比較采用Bonferroni法。抑郁癥伴精神病性癥狀患者P50與HAMD17...
【文章來源】:山西醫(yī)科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4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方法與資料
1.1 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人口學資料
1.2.2 量表評估
1.2.3 P50 檢測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結(jié)果
2.1 抑郁癥伴與不伴精神病性癥狀患者組與對照組一般人口學資料比較
2.2 抑郁癥伴與不伴精神病性癥狀患者組與對照組P50潛伏期、波幅的比較結(jié)果
17評分與P50 指標的相關分析.."> 2.3 抑郁癥伴精神病性癥狀患者HAMD17評分與P50 指標的相關分析..
2.4 社會人口學特征因素對抑郁癥伴精神病性癥狀患者P50 的影響
討論
3.1 抑郁癥伴與不伴精神病性癥狀患者感覺門控P50 的特征
17相關性研究"> 3.2 抑郁癥伴精神病性癥狀患者P50與HAMD17相關性研究
3.3 社會人口學特征因素對抑郁癥伴精神病性癥狀患者P50 的影響
結(jié)論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在學期間承擔/參與的科研課題與研究成果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伴精神病性癥狀抑郁癥患者人口學及臨床特征[J]. 辛立敏,陳林,楊甫德,顏峰,王剛,方貽儒,陸錚,楊海晨,胡建,陳致宇,黃頤,孫靜,王小平,李惠春,張晉碚,司天梅. 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 2019(08)
[2]首發(fā)抑郁癥患者的人格特質(zhì)、認知功能變化及影響因素[J]. 李瑞華,羅錦秀,王彥芳. 山東醫(yī)藥. 2019(21)
[3]醫(yī)學史視域下中國抑郁癥發(fā)展研究[J]. 白吉可,周志超,張大慶. 醫(yī)學與哲學(A). 2018(12)
[4]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聯(lián)合阿立哌唑治療伴有精神病性重度抑郁患者的療效觀察[J]. 呂永澤.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8(09)
[5]老年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認知功能與抑郁障礙的相關性分析[J]. 劉妍,黃小波,陳文強,王寧群,陳玉靜.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8(05)
[6]單相與雙相抑郁患者事件相關電位P50和P300比較[J]. 任志斌,金衛(wèi)東,王鶴秋.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6(05)
[7]感覺門控P50在精神疾病中的研究進展[J]. 朱穎. 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6(05)
[8]焦慮癥患者認知電位P300及感覺門控P50特點[J]. 謝志兵,梁美玲. 四川精神衛(wèi)生. 2015(01)
[9]難治性與非難治性抑郁癥患者感覺門控P50的對比研究[J]. 查勇,唐婭娟,劉萍霞. 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10)
[10]產(chǎn)后抑郁癥患者聽感覺門控P50的研究[J]. 黃平,陳玖,唐英,楊來啟,李亞萍.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4(06)
博士論文
[1]重性抑郁癥患者認知功能特征與事件相關電位的關聯(lián)研究[D]. 周振和.鄭州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雙相情感障礙及抑郁癥感覺門控P50的臨床研究[D]. 萬光蕓.汕頭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100377
【文章來源】:山西醫(yī)科大學山西省
【文章頁數(shù)】:4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方法與資料
1.1 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人口學資料
1.2.2 量表評估
1.2.3 P50 檢測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結(jié)果
2.1 抑郁癥伴與不伴精神病性癥狀患者組與對照組一般人口學資料比較
2.2 抑郁癥伴與不伴精神病性癥狀患者組與對照組P50潛伏期、波幅的比較結(jié)果
17評分與P50 指標的相關分析.."> 2.3 抑郁癥伴精神病性癥狀患者HAMD17評分與P50 指標的相關分析..
2.4 社會人口學特征因素對抑郁癥伴精神病性癥狀患者P50 的影響
討論
3.1 抑郁癥伴與不伴精神病性癥狀患者感覺門控P50 的特征
17相關性研究"> 3.2 抑郁癥伴精神病性癥狀患者P50與HAMD17相關性研究
3.3 社會人口學特征因素對抑郁癥伴精神病性癥狀患者P50 的影響
結(jié)論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在學期間承擔/參與的科研課題與研究成果
個人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伴精神病性癥狀抑郁癥患者人口學及臨床特征[J]. 辛立敏,陳林,楊甫德,顏峰,王剛,方貽儒,陸錚,楊海晨,胡建,陳致宇,黃頤,孫靜,王小平,李惠春,張晉碚,司天梅. 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 2019(08)
[2]首發(fā)抑郁癥患者的人格特質(zhì)、認知功能變化及影響因素[J]. 李瑞華,羅錦秀,王彥芳. 山東醫(yī)藥. 2019(21)
[3]醫(yī)學史視域下中國抑郁癥發(fā)展研究[J]. 白吉可,周志超,張大慶. 醫(yī)學與哲學(A). 2018(12)
[4]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聯(lián)合阿立哌唑治療伴有精神病性重度抑郁患者的療效觀察[J]. 呂永澤.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8(09)
[5]老年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認知功能與抑郁障礙的相關性分析[J]. 劉妍,黃小波,陳文強,王寧群,陳玉靜.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8(05)
[6]單相與雙相抑郁患者事件相關電位P50和P300比較[J]. 任志斌,金衛(wèi)東,王鶴秋. 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 2016(05)
[7]感覺門控P50在精神疾病中的研究進展[J]. 朱穎. 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6(05)
[8]焦慮癥患者認知電位P300及感覺門控P50特點[J]. 謝志兵,梁美玲. 四川精神衛(wèi)生. 2015(01)
[9]難治性與非難治性抑郁癥患者感覺門控P50的對比研究[J]. 查勇,唐婭娟,劉萍霞. 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4(10)
[10]產(chǎn)后抑郁癥患者聽感覺門控P50的研究[J]. 黃平,陳玖,唐英,楊來啟,李亞萍.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4(06)
博士論文
[1]重性抑郁癥患者認知功能特征與事件相關電位的關聯(lián)研究[D]. 周振和.鄭州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雙相情感障礙及抑郁癥感覺門控P50的臨床研究[D]. 萬光蕓.汕頭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1003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sb/31003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