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抑郁癥病人夢的內容分析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R749.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廖永鳳;;腦血管疾病后抑郁患者的心理護理對策[J];中國醫(yī)療前沿;2007年23期
2 蔣永紅;;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癥狀的調查[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8年04期
3 魏冬梅;李秀玲;;腦卒中后抑郁癥狀及護理[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綜合版);2004年11期
4 郭江宏,沈建宏,宗堯慶;中風后抑郁癥狀的臨床診斷和治療[J];山西醫(yī)藥雜志;2001年05期
5 張穎;張愛倫;;老年抑郁癥與冠心病[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6 付德香;;腦卒中后抑郁癥臨床癥狀特征分析[J];西南軍醫(yī);2009年04期
7 胡斌;;抑郁癥的認知行為治療[J];江西醫(yī)藥;2010年01期
8 邵靜;張文華;;解郁熄風湯治療老年高血壓病伴抑郁癥27例[J];中醫(yī)雜志;2010年03期
9 葛秋華;王元姣;葉祥明;周亮;;心理干預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功能康復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10年11期
10 吉中孚;抑郁癥的維持治療[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1986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師建國;;抑郁癥的識別與心理治療[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第五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2 李躍華;張?zhí)m鳳;;抑郁癥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目標探討[A];第五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養(yǎng)生學與康復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張瑩;周成業(yè);劉朋;王云鳳;;缺血性卒中患者抑郁癥狀與發(fā)病部位的Logistic回歸分析[A];2009香港-北京-杭州內科論壇暨2009年浙江省內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4 孫達;許唯;占宏偉;劉洪彪;;抑郁癥患者rCBF變化與局部腦功能關系的探討[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中國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第9冊)[C];2009年
5 樊浩華;;抑郁癥患者的人身安全監(jiān)控[A];河南省精神病學學術年會資料匯編[C];2006年
6 吳珂;;腦卒中病人與抑郁癥[A];2007河南省精神衛(wèi)生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7年
7 林有道;倪秀英;;慢性精神分裂癥203例抑郁癥狀的臨床調查[A];中國民政精神醫(yī)學第四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6年
8 張衛(wèi)華;;抑郁癥相關的慢性失眠的鑒別:附個案2例[A];第2屆中國睡眠醫(yī)學論壇論文匯編[C];2007年
9 張培琰;;神經可塑性——抑郁癥病理生理的新探索[A];全國精神疾病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及研究新進展學習班、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精神疾病專業(yè)委員會第九次學術年會資料匯編[C];2007年
10 蔡宗強;嚴春寅;侯建全;;伴有抑郁癥狀的前列腺增生的外科治療[A];21世紀男科學——中華醫(yī)學會第五次全國男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袁志功;哪些人易患抑郁癥[N];民族醫(yī)藥報;2007年
2 大理州第二人民醫(yī)院 陳福新;抑郁癥病人要注重“三期”治療[N];大眾衛(wèi)生報;2007年
3 健康時報記者 何佳頤;知“郁”才能治愈[N];健康時報;2005年
4 劉京徽;我國20%兒童出現抑郁癥狀 專家說父母影響是主要原因[N];中國婦女報;2004年
5 張獻懷;抑郁影響每個人[N];中國醫(yī)藥報;2007年
6 ;家有“抑郁癥” 你該怎么辦?[N];哈爾濱日報;2005年
7 梁月竹;兒童也會患抑郁癥[N];健康報;2006年
8 王冠瑛;抑郁癥困擾多少“正常人”[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6年
9 北京友誼醫(yī)院主任醫(yī)師 王潤華;消化道疾病常與抑郁癥為伍[N];光明日報;2008年
10 法律學者 羽戈;官員抑郁何來[N];中國經營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華;抑郁癥動物模型與腦血管因素相關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2 常翼;抑郁癥視覺前注意加工事件相關電位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從恩朝;兒童期性侵犯與女性抑郁癥的風險關聯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4 張江華;大學生抑郁人際高風險—應激模型實證研究—多時段追蹤和抑郁癥患者大腦灰質密度的VBM分析[D];中南大學;2011年
5 劉宇;2型糖尿病伴抑郁癥狀患者中西醫(yī)結合社區(qū)干預效果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6 馮正直;中學生抑郁癥狀的社會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7 吳輝;遼寧省醫(yī)護人員中職業(yè)緊張反應、職業(yè)緊張源及抑郁癥狀關系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劉曉華;抑郁癥遺傳模式及其與CREB1、BDNF基因的關聯和表達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9 吳文峰;兒童抑郁癥狀應激—認知易感模型的追蹤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10 李節(jié);孕婦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蔡琴鳳;住院抑郁癥病人夢的內容分析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郭敏;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患者抑郁癥及其和預后的關系[D];延邊大學;2010年
3 王新;閾下抑郁者對情緒詞匯的注意偏向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4 胡安艷;云南省中學生抑郁癥狀現況及其家庭、學校因素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10年
5 熊莉;童年中期受欺負、抑郁與學業(yè)成就的關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李春莉;合理情緒療法對提高患者自我概念的隨機對照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7 沈玨;抑郁對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應蛋白值影響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8 陸崇;乳腺癌抑郁癥調查及疏肝解郁法干預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9 秦桂福;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狀態(tài)調查與分析[D];湖北中醫(yī)學院;2008年
10 丁芳;不同年齡段抑郁癥患者睡眠障礙的臨床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72930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sb/2729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