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記憶的精神分裂癥事件相關電位研究
【圖文】:
南京醫(yī)科大學博士修正的新模型[34],主要包括四個部分:視覺空間暫存、語音環(huán)路統(tǒng)和情景緩沖器。這個模型分為三個層次,完成最高級的控制過系統(tǒng)屬于第一層,視覺空間存貯、情景緩存和語音回路屬于第二系統(tǒng)屬于第三層,包括視覺語義、情節(jié)長時記憶和語言。一般認流體系統(tǒng),第三層是晶體系統(tǒng)。該模型強調(diào)工作記憶和長時記憶子系統(tǒng)信息整合加工過程[35]。
圖 2 Cowan 的嵌套加工模型 Smith 和 Jonide 的工作記憶成分結構與腦定位模型Smith 和 Jonides 認為[38]工作記憶系統(tǒng)存在加工空間、客體和詞語信息分,空間工作記憶多定位于右半球,詞語工作記憶多定位于左半球,,語工作記憶中存在可分離的成分負責信息的被動存貯和主動保持。存位于大腦后部,保持成分定位于大腦前部,額葉皮層的不同部位負責可分離的加工成分[36]。Smith 和 Jonides 綜合了許多工作記憶腦成像的,提出了工作記憶成分結構與腦定位模型[39],認為任何視覺輸入都可的類型進行編碼,有三類信息輸入到工作記憶中,分別為空間、客體息,其中空間信息通過枕頂通路輸入,客體信息通過枕顳通路輸入,的言語符號可以從視覺表征轉(zhuǎn)換為語音表征。該模型簡明清晰且較為現(xiàn)了工作記憶的結構成分及其參與腦區(qū),論述了工作記憶信息保持的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R749.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曉倩;姚文瑞;;首發(fā)型未服藥非器質(zhì)性睡眠障礙患者前瞻性記憶與工作記憶相關分析[J];安徽醫(yī)學;2018年11期
2 劉爽;仝晶晶;郭冬月;柯余鋒;許敏鵬;萬柏坤;明東;;情緒影響工作記憶的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動向[J];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報;2017年06期
3 張娜娜;;工作記憶與二語習得研究——《第二語言習得和加工過程中的工作記憶》評介[J];當代外語研究;2017年06期
4 高超;;閱讀障礙與視空工作記憶[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07期
5 周南;;中小學生工作記憶訓練策略[J];江蘇教育;2017年32期
6 龍皓;;關于工作記憶在語言教學領域的國外研究綜述[J];課程教育研究;2017年05期
7 ;新研究表明健康狀況影響工作記憶[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年85期
8 陶紅;;鋼琴即興創(chuàng)編音樂作為情境緩沖器于兒童工作記憶發(fā)展的運用[J];藝術評鑒;2016年13期
9 王秀麗;;工作記憶與二語語篇閱讀研究現(xiàn)狀與反思[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01期
10 張一全;陳順森;;工作記憶負荷對層級表征任務轉(zhuǎn)換的影響[J];閩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安娜;肖風;;工作記憶在翻譯中的作用[A];第二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摘要集[C];2018年
2 張海航;沈模衛(wèi);徐陣雁;周吉帆;;視覺工作記憶中的自動整合[A];第十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摘要集——心理學與社會發(fā)展[C];2015年
3 黃媛;孫忠強;水仁德;;視覺工作記憶的動態(tài)空間構型:基于射影的不變性[A];第十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摘要集——心理學與社會發(fā)展[C];2015年
4 李海峰;陳亞楠;杜峰;張侃;;工作記憶操作對記憶驅(qū)動注意捕獲的干擾[A];第十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摘要集——心理學與社會發(fā)展[C];2015年
5 周荃;邢淑芬;姜媛;方平;;注意偏向?qū)φJ知重評效果的影響:工作記憶刷新能力的調(diào)節(jié)作用[A];第十八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摘要集——心理學與社會發(fā)展[C];2015年
6 楊曉虹;林楠;楊玉芳;;工作記憶在語篇理解中的作用[A];第十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摘要集[C];2016年
7 胡岑樓;張豹;繆素媚;陳顏璋;;工作記憶負載對基于工作記憶表征的注意引導效應的影響[A];第十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摘要集[C];2016年
8 鄭月紅;莫閑;;緊張刺激下工作記憶刷新的個體差異及其對駕駛決策的影響[A];第八次全國心理衛(wèi)生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5年
9 沈模衛(wèi);李杰;高在峰;;客體復雜度影響工作記憶可存儲的客體數(shù)目[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杰;邵娜;;眼跳引起視覺工作記憶自動分配[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潘希;活動記憶讓孩子變得更聰明[N];科學時報;2011年
2 記者 張夢然;老年人工作記憶成功恢復[N];科技日報;2019年
3 記者 劉海英;健康狀況和生活方式影響工作記憶[N];科技日報;2017年
4 南通大學杏林學院 陶愛華 上海師范大學心理學系 王沛;老化刻板印象影響工作記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7年
5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李德明 李貴蕓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心理研究所 劉昌;高級知識分子老來“聰明依舊”[N];中國醫(yī)藥報;2002年
6 魯亦;刺激特定腦區(qū)可恢復老年人記憶力[N];中國科學報;2019年
7 周仁來 趙鑫 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jīng)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師范大學應用實驗心理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智力可以通過訓練提高嗎[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8 記者 曹繼軍 顏維琦;大腦工作記憶作用機制被發(fā)現(xiàn)[N];光明日報;2014年
9 高博;“工作記憶”訓練可提高智商[N];科技日報;2008年
10 記者段佳;活動記憶讓孩子變得更聰明[N];大眾科技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敏;基于工作記憶的精神分裂癥事件相關電位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9年
2 黃羽商;客體構型的視覺工作記憶加工機制[D];浙江大學;2018年
3 朱誠峰;視覺工作記憶中動態(tài)構建的格式塔的保持加工機制[D];浙江大學;2019年
4 年青;籃球運動員視空工作記憶負載對視覺搜索的影響機制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7年
5 沈瑋;肝氣郁結證MCI患者言語和空間工作記憶的ERP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7年
6 楊平;客體信息在視覺工作記憶中的維持與提取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7 吳凡;客體注意在工作記憶加工綁定中的特性[D];浙江大學;2018年
8 王一托;恐懼應激影響大腦認知功能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軍事科學院;2018年
9 徐欣穎;自我威脅刺激的注意加工[D];上海師范大學;2018年
10 郭瑋;不同運動鍛煉方式老年人的視空間工作記憶的特征[D];上海體育學院;201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谷艷;基于工作記憶特性對屬性失憶現(xiàn)象機制的探討[D];浙江大學;2019年
2 周猛;工作記憶對交替?zhèn)髯g忠實度的影響[D];廈門大學;2017年
3 張春霞;定向記憶線索對視覺工作記憶提取的影響[D];信陽師范學院;2019年
4 謝悅悅;背景音樂對幼兒抑制控制和工作記憶的影響[D];深圳大學;2018年
5 史晨琳;老年性聽覺工作記憶障礙神經(jīng)機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8年
6 王昆;大鼠內(nèi)側(cè)前額葉神經(jīng)元在視—聽空間信息工作記憶中的反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8年
7 周莉;前額葉皮層神經(jīng)元參與視覺與聽覺工作記憶的神經(jīng)機制[D];華東師范大學;2018年
8 孫菲菲;早年創(chuàng)傷與CRHR1基因多態(tài)性對工作記憶的影響[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8年
9 劉夢然;聽寫活動對高中英語學習者二語工作記憶的影響[D];北京外國語大學;2018年
10 宋婷;負荷越大,轉(zhuǎn)換越難:來自數(shù)字大小交替比較的證據(jù)[D];遼寧師范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6417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sb/2641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