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焦慮個體對威脅性信息的注意偏向訓練

發(fā)布時間:2018-05-30 02:31

  本文選題:焦慮 + 注意偏向; 參考:《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4年05期


【摘要】:目的:考察注意偏向訓練矯正焦慮個體對威脅性信息注意偏向的作用。方法:招募在校大學生,根據(jù)狀態(tài)-特質(zhì)焦慮量表(STAI)、社交焦慮量表(LSAS)、貝克抑郁量表(BDI)得分和注意偏向值(BIAS)相匹配的原則,選取BIAS10的焦慮組受試,將其分為注意偏向訓練組(n=10)和無偏向重復練習組(n=10),對兩組進行每天1次,連續(xù)7 d的訓練。采用空間線索范式,2(組別:注意偏向訓練組,無偏向重復練習組)×2(時間:前測,后測)混合設計,以面孔表情圖片為材料,比較兩組受試訓練前后的注意偏向差異。設置遷移任務,以面孔表情圖片和詞語為材料,考察注意偏向訓練效果的可遷移性。結(jié)果:訓練后,注意偏向訓練組對負性面孔的BIAS標準分數(shù)低于訓練前[(-1.07±1.38)vs.(0.60±0.45),P0.05],無偏向重復練習組對負性面孔的BIAS標準分數(shù)也低于訓練前[(-0.04±0.37)vs.(0.52±0.34),P0.05]。重復測量方差分析表明,詞語任務的時間主效應、分組主效應以及時間×分組交互作用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注意偏向訓練和無偏向重復練習都能降低受試對負性表情面孔的注意偏向。一組負性表情面孔的訓練效果能夠遷移到另外一組面孔刺激上,但不能從圖片遷移到詞語上。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ttention bias training on threatening information attention bia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matching principle of status-trait anxiety scale (STAI), social anxiety scale (SSA), Beck depression scale (BAD) and attention bias (BIAS), the anxiety group of BIAS10 was selected. The two group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ttention bias training group (n = 10) and no bias repeated training group (n = 10). The two groups were trained once a day for 7 consecutive days. The spatial cues paradigm (group: attention bias training group, no bias repeat exercise group) 脳 2 (time: pre test, post test) design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attention bia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with facial expression pictures as materials. The transfer task was set up and the transferability of attention bias training effect was investigated using facial expression pictures and words as materials. Results: after training, the standard score of BIAS for negative faces in attention bias training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aining [-1.07 鹵1.38)vs.(0.60 鹵0.45 p0.05], and the BIAS standard score for negative faces in non-bias repeated training group was also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aining [-0.04 鹵0.37)vs.(0.52 鹵0.34 (P0.05)]. The analysis of variance of repeated measurement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emporal principal effect, grouping main effect and time 脳 grouping interaction of word tasks. Conclusion: both attentional bias training and non-bias repetition training can decrease the attentional bias of negative facial expressions. The training effect of one group of negative expression faces can be transferred to another group of faces, but not from pictures to words.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北京師范大學認知神經(jīng)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271083)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項目)(2011CB711000)
【分類號】:R749.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何燕玲,張明園;Liebowitz社交焦慮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04年02期

2 湯艷清;歐鳳榮;吳楓;孔令韜;;中美兩國6種基本面部表情識別的跨文化研究[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年05期

3 王妍,羅躍嘉;大學生面孔表情材料的標準化及其評定[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5年04期

4 李春波,吳文源,何康梅,劉美蘭,崔海松,李玉珊;焦慮癥患者心理生理學反應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0年05期

5 韋程耀;趙冬梅;;面部表情的跨文化表達與識別研究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12年10期

6 呂創(chuàng);牛青云;張學民;;焦慮個體對負性刺激的注意偏向特點[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4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冬梅;;簡化字“發(fā)”及其兩個繁體字“v|”“氷”問題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8期

2 葉敏捷;鄭維芳;;萬拉法新治療社交焦慮癥的臨床觀察[J];安徽醫(yī)藥;2006年11期

3 楊道沅;扶良文;;計算機漢字系統(tǒng)的高效詞庫結(jié)構設計[J];北京化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年04期

4 張力為,丁雪琴,高潮;賽前情緒與生活滿意感及注意指向的相關[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年06期

5 胡天華;關于“○”[J];編輯學報;1995年04期

6 陳慧;漢字加工理論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7 譚曉平;常德方言動詞語義配價初探[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8 劉旭剛,彭聃齡;詞匯判斷中漢語多義詞識別的優(yōu)勢效應[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年02期

9 張仙峰,閆國利;大學生詞的獲得年齡、熟悉度、具體性和詞頻效應的眼動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5年03期

10 沈汪兵;劉昌;王永娟;;提取抑制:來自聽覺定向遺忘的證據(jù)[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唐嘉憶;;漢譯英口譯材料的難度判斷[A];首屆海峽兩岸外語教學與研究學術研討會暨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張雅如;徐展;;同時工作記憶負載對詞-面孔Stroop效應的影響[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3 謝巧明;楊風茹;劉叢敏;姚福瓊;萬永秀;張光勇;;社交焦慮障礙病人場景因子分的性別差異[A];2006年度全國第九次精神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4 謝巧明;楊鳳茹;劉叢敏;姚福瓊;萬永秀;張光勇;;社交焦慮障礙病人Liebowitz量表因子分性別差異對照[A];第六屆中國森田療法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6年

5 呂玲春;韋鐵民;曾春來;陳禮平;陳群英;;原發(fā)性高血壓合并焦慮或抑郁情緒患者的動態(tài)血壓觀察[A];2005年中國高血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6 華清泉;曹永茂;周曉娓;王志愷;;多通道人工耳蝸植入患者的漢語聲調(diào)識別[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上)[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穎玉;基于語料庫的歐化翻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王俊;現(xiàn)代漢語離合詞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孟德騰;現(xiàn)代漢語嵌入式預制語塊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4 張文海;青少年情緒調(diào)節(jié)的ERP和fMRI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5 鐘明天;抑郁認知易感者負性情緒信息加工的杏仁核激活及腦功能連接特征[D];中南大學;2011年

6 彭春花;擁擠效應的認知神經(jīng)機制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陳少華;不同認知任務中人格特質(zhì)對信息加工的影響[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8 韓同蘭;戰(zhàn)國楚文字用字調(diào)查[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周賽紅;湘方言音韻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10 朱海燕;海洛因戒除者的認知與情緒加工特性及其腦機制[D];浙江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海瑛;《萬歷野獲編》分詞理論與實踐[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劉婧一;元代筆記分詞理論與實踐[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趙瑞粉;《現(xiàn)代漢語詞典》程度副詞配例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馬立麗;元認知干預技術與系統(tǒng)脫敏療法治療社交焦慮障礙的差異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柴艷麗;復音同義詞檢索與分析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6 周磊;化妝品廣告語言特色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7 王曉莉;目標類型和呈現(xiàn)方式對不同認知方式初中生學習判斷準確性的影響[D];河南大學;2011年

8 李鷗;胖負面身體自我女性對身體信息的聽覺注意偏向[D];西南大學;2011年

9 李星;內(nèi)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的關系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張潔尉;知覺干擾對漢字和英文單詞記憶影響的實驗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小虎,羅躍嘉,魏景漢,王國鋒;面孔內(nèi)外特征對東西方面孔識別影響的ERP研究[J];航天醫(yī)學與醫(yī)學工程;2003年02期

2 劉紅艷;張積家;;情緒面部表情的組內(nèi)優(yōu)勢效應及其理論[J];神經(jīng)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08年01期

3 李春波;驚恐障礙的心理生理學進展[J];上海精神醫(yī)學;1997年02期

4 張立藩;心率與血壓的變異性──分析方法、生理意義及其應用[J];生理科學進展;1996年04期

5 葉文博,陳智杰,唐平,宋新榮,戴素梅;人視覺反應時的性別差異及分析[J];心理科學;1998年01期

6 崔雪融;王振宏;蔣長好;田博;;面部表情信息的上下不對稱性[J];心理科學;2009年05期

7 張秋穎;陳建文;于全磊;辛鵬;;情緒識別中的群內(nèi)優(yōu)勢效應[J];心理科學進展;2011年02期

8 何燕玲,張明園;Liebowitz社交焦慮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診斷學理論與實踐;2004年02期

9 湯艷清;歐鳳榮;吳楓;孔令韜;;中美兩國6種基本面部表情識別的跨文化研究[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年05期

10 王妍,羅躍嘉;面孔表情的ERP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曼;陶嶸;胡姝婧;朱旭;;注意偏向訓練:起源、效果與機制[J];心理科學進展;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鐘俊;注意偏向訓練對大學生運動員內(nèi)隱攻擊性的短時效應[D];北京體育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195352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sb/195352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b8f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