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早年創(chuàng)傷事件和事件相關電位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早年創(chuàng)傷事件和事件相關電位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河北醫(yī)科大學》 2015年
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早年創(chuàng)傷事件和事件相關電位的研究
甄淑芳
【摘要】:目的:近年來對輕度認知障礙(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認知功能研究越來越多,創(chuàng)傷對認知功能的影響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而早年創(chuàng)傷對MCI的影響的研究較少,事件相關電位能否作為早期診斷指標以及與早年創(chuàng)傷存在相關性值得探討。本文旨在討論MCI患者早年創(chuàng)傷事件對認知功能的影響,事件相關電位與MCI患者早年創(chuàng)傷事件的相關性。尋找能夠早期識別MCI的客觀方法,提高早期診斷輕度認知障礙的水平。方法:從2009~2010年調查的石家莊市社區(qū)60歲以上老年人認知功能數據庫抽取MCI 30例,即MCI組;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職業(yè)與MCI組相匹配健康對照30例,即對照組。入組標準為:(1)符合Petersen等診斷標準;(2)年齡≥60歲;(3)能夠配合完成認知功能檢查者;(4)自愿參加,遵循知情同意原則;(5)所有的被試均為右利手,視力或矯正后視力正常。MCI組與對照組采用蒙特利爾認知量表(Mo CA)、簡易智力狀態(tài)檢查量表(MMSE)、臨床癡呆評定量表(CDR)完成總體認知功能評估;兒童期創(chuàng)傷問卷(CTQ-SF)、成年期生活事件問卷完成創(chuàng)傷事件評估;事件相關電位N200、P300的測定完成腦電生理學評估,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根據影響因素的資料類型進行量化賦值,再行多重回歸分析。結果:1總體認知功能評價:兩組對象相比較,MCI組MMSE評分顯著減退(P0.01)且Mo CA評分顯著降低(P0.01),Mo CA以延遲記憶、視空間損害為主;MCI組MMSE評分和Mo CA評分均較對照組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MCI組和對照組的Mo CA得分均低于MMSE,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且Mo CA在認知損傷的評分項目中更準確的評定認知具體損傷的項目;2兩組對象兒童期創(chuàng)傷問卷中情感虐待、軀體忽視及CTQ總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分別為-3.697,-4.947,-4.716;P0.01);余因子分以及成年生活事件問卷評分未見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CI組兒童期創(chuàng)傷量表與Mo CA因子分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情感虐待與軀體忽視與延遲回憶呈正相關,與注意力呈負相關;3兩組對象ERP比較,結果顯示MCI組Cz點、Pz點P300和N200潛伏期明顯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CI組Cz點、Pz點P300和N200波幅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Fz點P300和N200潛伏期及波幅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經Spearman單因素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軀體忽視和CTQ總分與Fz點N200、Pz點N200的潛伏期呈正相關(P0.01),與Pz點P300波幅呈負相關(P0.01)。事件相關電位P300、N200與早年創(chuàng)傷的軀體忽視及CTQ總分均有良好的相關性,可作為反映早年創(chuàng)傷對輕度認知障礙老年患者的認知功能損害的神經電生理指標。結論:1對于MCI患者篩查,Mo CA較MMSE敏感,更適合MCI患者篩查;2經歷早年創(chuàng)傷性事件的MCI患者更易出現延遲記憶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的認知功能損害;3事件相關電位的N200、P300可作為MCI患者的早期篩查工具;4事件相關電位的P300、N200可作為反映早年創(chuàng)傷事件對MCI患者的認知功能損害的神經電生理指標。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49.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曹秋云,江開達,劉永昌,肖世富,張明園,黃紅芳,左傳濤;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體層攝影術和神經心理學測定的初步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2年01期
2 祝本菊;姜美娟;陶華英;;重復經顱磁刺激對不同類型輕度認知障礙的干預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年07期
3 鄭東明;董曉宇;孫洪贊;徐永川;馬英;王曉明;;遺忘型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執(zhí)行功能損害[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2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建忠;江振國;戈艷蕾;王紅陽;;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執(zhí)行功能及與血漿低氧誘導因子-1水平的關系[J];貴州醫(yī)藥;2015年10期
2 董孟杰,林祥通,趙軍;輕度認知障礙~(18)F-FDG PET顯像的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05年02期
3 程艷;肖世富;;中國輕度認知功能損害的研究進展(英文)[J];上海精神醫(yī)學;2014年01期
4 黃影柳;;婚育女性癲癇患者生活質量調查及其干預效果[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9年09期
5 胡壘;黃華品;;成年癲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J];現代電生理學雜志;2008年01期
6 李學忠;;不同發(fā)作類型癲癇患者生活質量的臨床分析[J];江蘇醫(yī)藥;2007年05期
7 王玨,魏娜,張彤,蘭海,姚凱南;注意力缺陷障礙伴多動癥診斷技術的現狀與展望[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4年05期
8 尤春景,許濤,歐陽多利,黃國榮;腦損害認知障礙與功能恢復的相關研究[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3年03期
9 尤春景,許濤,歐陽多利,黃國榮,李文迅;認知障礙與腦損害部位的相關研究[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3年04期
10 朱遂強,羅利俊,陳輝,唐敏,阮旭中;癲癇患者認知障礙與生存質量的相關研究[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4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曹秋云;Alzheimer病腦PET、神經心理測定及BPSD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2 楊承芝;輕度認知損害患者的記憶特征及中醫(yī)證候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3 董孟杰;正電子發(fā)射斷層(PET)基礎與臨床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孟明珠;成年女性癲癇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及自我效能評價分析[D];山東大學;2011年
2 陳罕;輕度認知障礙的臨床觀察[D];吉林大學;2006年
3 房立巖;輕度認知損害證候及認知特點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4 胡壘;抗癲癇藥物與焦慮、抑郁對成年癲癇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D];福建醫(yī)科大學;2008年
5 程啟慧;ERP-MMN在輕度認知障礙的診斷、分型和預后中的價值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8年
6 楊淼;皖北地區(qū)成人癲癇患者生活質量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0年
7 蘭希福;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病人嗅覺功能減退的臨床研究[D];青島大學;2010年
8 姚蘭;69例難治性癲癇患者的臨床分析[D];吉林大學;2012年
9 郝良芳;MMN、P300、ApEn在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診斷中的價值探討[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2年
10 秦陽;癲癇患者婚姻質量與個性及應對方式的相關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丁蓓;凌華威;陳克敏;;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神經影像學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2007年02期
2 肖世富,徐巍,姚培芬,嚴和骎 ,張明園;老年人輕度認知功能損害的神經心理測驗研究[J];臨床精神醫(yī)學雜志;1999年03期
3 郭明麗;楊偉炎;王秋菊;;失匹配負波簡介及其聽力學應用前景[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06年02期
4 唐牟尼,劉協(xié)和,云揚,韓海英,唐銘民,任會,彭祖貴,覃林敏,羅祖明;社區(qū)老年期輕微認知功能損害和老年期癡呆的隨訪研究[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0年04期
5 孫厚亮;張新卿;閔寶權;孟超;王姮;劉一寧;陳彪;;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執(zhí)行功能障礙[J];中華神經科雜志;2006年02期
6 武力勇,魏鏡,李舜偉;抑郁癥和早期阿爾茨海默病的記憶和執(zhí)行功能[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4年05期
7 王琿;唐榮華;朱文珍;方思羽;占傳家;胡偉;夏友華;王建枝;;阿爾茨海默病額葉白質損害的DTI與臨床執(zhí)行功能的關系[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9年10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永波;輕度認知障礙及其進展[J];河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5年02期
2 范云澤;房偉;張強;;對輕度認知障礙預警及干預的臨床意義[J];醫(yī)學綜述;2008年13期
3 崔其福;趙艷茹;;輕度認知障礙研究進展[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S1期
4 尹昌浩;郭艷芹;韓瓔;;輕度認知障礙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12年09期
5 宋守君;;輕度認知障礙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老年醫(yī)學分冊);2001年04期
6 方芳,晏勇;輕度認知障礙的研究進展[J];重慶醫(yī)學;2004年06期
7 熊光潤,陳靜,王虹敏,顧昱,熊芳琴,馮玲,譚曉敏,王靜;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情感圖片再認的研究[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04年03期
8 趙永波,周曉琳;輕度認知障礙[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04年05期
9 馬立華;;輕度認知障礙研究現狀[J];中國醫(yī)學文摘.內科學;2004年01期
10 劉彬,韶紅,彭永革,丁惠瑩;對深圳羅湖區(qū)老年人輕度認知障礙的調查與分析[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永波;周曉琳;;輕度認知障礙[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2 趙永波;周曉琳;;輕度認知障礙[A];第七屆全國老年醫(yī)學學術會議暨海內外華人老年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3 趙永波;周曉琳;;輕度認知障礙概念及進展[A];2005年中國神經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陳皓;洪楠;;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對輕度認知障礙的初步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下冊)[C];2006年
5 高芳;張允嶺;韓振蘊;侯小兵;金香蘭;陳寶鑫;何婷婷;;血管源性輕度認知障礙認知損害特點分析[A];中醫(yī)藥中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與成果展示論壇論文集[C];2009年
6 高芳;張允嶺;韓振蘊;侯小兵;金香蘭;陳寶鑫;何婷婷;;血管源性輕度認知障礙認知損害特點分析[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3)[C];2009年
7 陳懷紅;;輕度認知障礙的現代概念和研究進展[A];2005年浙江省老年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8 何迎春;張如富;;輕度認知障礙的中醫(yī)辨證分型[A];浙江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神經內科專業(yè)委員會第五次學術研討會中西醫(yī)結合神經內科學習班資料匯編[C];2006年
9 王健;林水淼;;從“心”論治輕度認知障礙的思考[A];第十次中醫(yī)藥防治老年病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10 于華林;詹向紅;;近10年輕度認知障礙研究進展[A];2013年全國老年性癡呆與相關疾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指導專家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精神衛(wèi)生中心精神科 張毅 副主任醫(yī)師 王子揚;[N];上海中醫(yī)藥報;2013年
2 中華醫(y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賈建平;[N];健康報;2011年
3 李 浩 劉 芳 徐立然 侯留法 崔 玲 羅增剛;[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4 劉鵬;[N];新華每日電訊;2008年
5 ;[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6 本報記者 聶國春;[N];中國消費者報;2009年
7 褚曉明;[N];健康報;2005年
8 通訊員褚曉明;[N];科技日報;2002年
9 王增;[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7年
10 呂乃群;[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張耀東;老年輕度認知障礙的現狀調查、危險因素及早期干預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2 黃覺斌;自然人群中老年人輕度認知障礙的隨訪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2年
3 姚志軍;輕度認知障礙和阿爾茲海默病腦形態(tài)異常的磁共振影像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4 尹昌浩;兩種類型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多模態(tài)核磁共振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zhí)m;石河子老年輕度認知障礙影響因素的分析[D];石河子大學;2015年
2 甄淑芳;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早年創(chuàng)傷事件和事件相關電位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李彥明;血脂和甲狀腺激素水平對輕度認知障礙篩查和早期診斷的臨床意義[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4 馬旭;面向輕度認知障礙的神經影像建模方法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5 黎彬如;輕度認知障礙的臨床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6年
6 區(qū)鳳娟;基于數據挖掘遺忘型輕度認知障礙古代方劑用藥規(guī)律分析[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7 尹立勇;輕度認知障礙調查與診斷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沈銀;廣州地區(qū)城鄉(xiāng)65歲及以上老人輕度認知障礙和癡呆的流行病學調查[D];廣州醫(yī)學院;2011年
9 李雪;中醫(yī)健康教育對中風后輕度認知障礙患者的干預[D];長春中醫(yī)藥大學;2013年
10 趙騰;糖原合酶激酶-3β活性與輕度認知障礙的相關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早年創(chuàng)傷事件和事件相關電位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4443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sb/144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