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毒癥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
本文關鍵詞:膿毒癥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
【摘要】:一直以來,嚴重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都是PICU常見的危重癥。其發(fā)病機制復雜,涉及機體多臟器功能改變。對其發(fā)病機制的探索一直是全世界研究的熱點。本文將近幾年來國內外對膿毒癥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匯總并分類敘述,以便大家及時了解相關動態(tài)。
【作者單位】: 南寧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
【關鍵詞】: 膿毒癥 發(fā)病機制 研究進展
【分類號】:R459.7
【正文快照】: 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急救學組對全國14家三級甲等兒童醫(yī)院或綜合醫(yī)院兒科重癥監(jiān)護室(PICU)進行了膿毒癥的流行病學調查,共納入危重患兒7123例,其中膿毒癥1452例,嚴重膿毒癥454例,膿毒性休克209例,危重患兒的膿毒癥、嚴重膿毒癥、膿毒性休克患病率分別為20.4%、6.4%和2.9%,病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石佑根;;小兒感染性休克發(fā)病機制與治療[J];淮海醫(yī)藥;2010年02期
2 楊孟選;馮凱;張紅星;周剛橋;王志富;劉保池;賀福初;;白細胞介素6基因多態(tài)性與河南地區(qū)漢族人群膿毒癥的關系[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1年01期
3 俞森洋;;嚴重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的治療新進展[J];臨床肺科雜志;2009年04期
4 曾利;張傅山;劉玉峰;;兒科血培養(yǎng)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0年16期
5 趙劭懂;葛許華;蔡愛東;江濤;喻文亮;;T細胞亞群選擇性缺失對小兒膿毒癥發(fā)生發(fā)展的影響[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0年18期
6 李鋼;趙金鋒;王凱誠;陳海平;;參附注射液對實驗性膿毒癥大鼠部分神經內分泌免疫因子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外科雜志;2011年02期
7 劉春峰;;兒童急救醫(yī)學研究進展[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1年05期
8 何顏霞;;膿毒癥凝血功能紊亂與抗凝治療進展[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1年12期
9 張瑋玨;劉宇;周榮斌;;膿毒癥與基因多態(tài)性相關性研究現狀[J];臨床急診雜志;2010年02期
10 趙光舉;盧中秋;;膿毒癥內皮細胞損傷與微循環(huán)障礙[J];臨床急診雜志;2012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廣斌;;參附注射液聯合1.6-二磷酸果糖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2年16期
2 宋紅蓮;;血培養(yǎng)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3 劉靜嫻;徐秋林;蘇磊;王立群;;蛋白酶活化受體1在內皮細胞中的作用[J];廣東醫(yī)學;2013年17期
4 楊杰;舒蕾;楊秀玲;祁會仙;;凝血功能檢測在新生兒敗血癥中的作用[J];大理學院學報;2013年12期
5 張銳;趙海蓉;崔鵬;林琳;;痰熱清注射液治療嚴重膿毒癥的臨床觀察[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0年13期
6 李斌;馬國光;劉景全;張志剛;;膿毒癥大鼠液體扣押的分布特征[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2年03期
7 陸柳營;閆秋佚;;感染性休克的研究現狀及護理進展[J];全科護理;2012年01期
8 徐建強;孫樂科;萬建華;樊愛軍;;新生兒窒息性休克早期診治體會[J];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11期
9 陳明富;石海明;;TNF-α和IL-10等細胞因子在感染性休克中的作用及其研究進展[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0年05期
10 陳晨;喬曉媛;商廣喜;王金桃;;與腦卒中相關的白細胞介素的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進展[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3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瑋玨;劉宇;周榮斌;;膿毒癥與基因多態(tài)性相關性研究現狀[A];2009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徐丁潔;婦科實寒癥與虛寒癥代謝組學及證候形成過程中相關網絡調控的比較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劉興東;腸道損傷后不同手術方式對腸粘膜屏障影響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2 田君;頸交感神經阻滯對嚴重創(chuàng)傷患者早期調控治療的臨床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0年
3 張潔;可溶性髓系細胞表達觸發(fā)受體-1在膿毒癥中的應用[D];南開大學;2010年
4 高敏;大鼠膿毒癥預后判斷指標集及預測模型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5 華敏敏;2003-2011年兒童敗血癥病原菌構成變遷及耐藥性分析[D];鄭州大學;2012年
6 麥明杰;ICU鮑曼不動桿菌肺炎的危險因素及中醫(yī)證候分布規(guī)律探討[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7 薛麗姣;鮑曼不動桿菌肺炎的中醫(yī)證候分布規(guī)律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3年
8 謝波;D-二聚體候選參考物質研制及結果一致化相關問題探討[D];北京協和醫(yī)學院;2013年
9 董曉敏;rhTNFR:FC對膿毒癥大鼠肺臟的保護作用[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鐘美珍;;以嬰兒肝炎綜合征為主要表現的敗血癥臨床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0年09期
2 馮強;;產酶大腸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檢測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9年01期
3 宋麗芳;王群思;成怡冰;金志鵬;宋春蘭;;小兒膿毒癥急性時相蛋白的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9年12期
4 陳銳;唐劍頻;盧慶林;;甲型H1N1流感死亡一例的臨床及病理學觀察[J];華西醫(yī)學;2010年05期
5 何顏霞;宋亞君;林榮樞;;危重患兒凝血功能障礙及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臨床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07年11期
6 熊q,
本文編號:5939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593958.html